左思右想,郭无为提议不如将烫手的山芋,丢给契丹爸爸。
正好耶律屋质就在晋州。
耶律屋质此人极为了得,有宰相之器,心思深沉,重信守诺,对于中国文化如数家珍,还精于天文地理。文能治国,武能领兵,是契丹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
耶律璟能够坐上皇位他是首功,后来耶律贤能够坐上皇位,他也是第一功臣。
可以说契丹内部厮杀最惨烈的这些年,契丹能够依旧坐稳北地霸主之位,耶律屋质功不可没。
耶律屋质看出了中原的崛起不可逆转,深知拿下了燕幽地的中原,不可能放过燕云十六州的剩下几州的,必须提前做准备,亲自来安抚刘承钧,送来了萝卜,巩固彼此的关系,达成军事经济上的互助约定。
契丹已经少了幽都府,不能再失去大同府了,更不能让大同府受到战火影响。
北汉的晋州是他们天然的防线与战场。
就在谈判期间,中原发生了变故,耶律屋质想要了解第一手情况,一直留在晋州,寻找落井下石的机会。
刘承钧将“郭宗训”送到耶律屋质面前的时候,耶律屋质瞬间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耶律屋质对于中原汉文化了如指掌,深知中原对正统的重视。
中原王朝第一继承人“郭宗训”在他们手上,他们便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中原很可能因此再度陷入内乱,机会也就来了。
就算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无非就是多认了一个皇帝儿子罢了。
契丹向来不缺儿皇帝。
耶律屋质深知刻不容缓,他知罗幼度的手段,不能给他太多的机会和时间,让他稳固四方。
亲力亲为,一手促成了“郭宗训”云中登基,下檄文诬蔑符皇后、罗幼度,以大周正统的身份,给予大周四方节度使加官进爵的口头承诺,号召他们对抗中原伪朝廷。
大同府天宝寺。
耶律屋质站在寺宝塔的九层塔楼之上,拿着地图,向远处眺望。
在他的侧前下方不远处正在大兴土木,那里原来是云州府衙,现在已经开始修建宫殿了。
不过耶律屋质根本就没看一眼,而是拿着一张地形图远远地眺望着,然后在地图上画了好几个点。
一人怒气冲冲地上楼,在一旁坐下,还故意弄出了声响。
耶律屋质并未回头,而是继续看着地图,说道:“又有谁惹着你了?”
来人叫耶律敌烈,是契丹太宗耶律德光的儿子,现今契丹皇帝耶律璟的弟弟,契丹的冀王,此刻的他一脸不服气。
相比于幽州,大同云州一直不怎么受契丹待见。
一方面西部的相对平静,经济和人口发展也大为逊色幽州,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同云州南边有一个北汉作为缓冲地带。
中原王朝不管是谁,只要进攻北汉,契丹必将支援。
这就是所谓的将战场拖到别人家门口去打。
云州也不会受到威胁,也就不受重视了。
可随着幽州的失陷,云中的地位一下子得到了提升,成为了西北至关重要的要塞。
耶律璟回到北方后,立刻收到了耶律屋质提升大同云州地位的急信,也得到了睡皇帝的认可。
耶律敌烈是大同云州的第一把手,得云州地位提升,最大受益者是他。
结果他还未享受几日,一個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郭宗训”、赵匡义等人,鸠占鹊巢,霸占了云中,还拆了自己的府衙,改建皇宫。
耶律敌烈内心极度不平衡,但又不敢在耶律屋质面前发泄。
他这个冀王,在耶律屋质面前什么也不是。
耶律屋质的官职是北院大王总管山西事务。
北院大王掌契丹五院部兵马,总管山西事务,又管着山西汉人,那是契丹西方的王中王。
耶律敌烈道:“这皇宫也弄个太奢侈了!”
耶律屋质笑道:“就当给陛下建的,他们住不了多久。”
他说着将手中的地图递给耶律敌烈,说道:“明日你让人去白登山、采凉山、宁武山、恒山去探查详细地形,寻找可以驻军的地方。”
耶律敌烈起身肃然道:“大王,这是要打仗?”
耶律屋质摇头道:“不是要打仗,是准备打仗。南京的落陷,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看他们的准备!我们输得一点都不冤枉。别笑萧思温不知兵事,换作你我,面对这样的对手,未必讨得了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原的罗幼度了不起呀。立郭宗训,会给他们带来麻烦,只会削弱他们的实力,不会改变大局。”
“终有一天,他们会到达这里。我们必须先一步准备,依山而守。”
耶律敌烈不服气道:“我可不信,这中原厉害,我大辽勇士也不逊色他们。”
他嘴上拒绝,但耶律屋质的安排,他还是听从的,正准备下楼,耶律敌烈忽然回头,问道:“那个大王……郭宗训,真的是郭宗训?”
耶律屋质问道:“为何如此问?”
耶律敌烈说道:“我不信檄文说的什么奸相妖后,郭宗训跟赵匡义应该是仇人。可他们的关系太好了,郭宗训也不像六岁的孩子……”
耶律屋质没有解释那么多,肯定的道:“他就是郭宗训!”
此刻在他的袖子里还藏着一张赵德昭的通缉令呢!
但那又怎么样?
赵匡义说他是郭宗训,他就是郭宗训。
是真是假无所谓,需要他是真的,他就是真的。
**********
汴京,朝堂。
议论咒骂声络绎不绝。
讨贼缴文,郭宗训的招降令,还有陈思让的书信,逐一依照地位高低传了下去。
看到三封信的人或是沉默,或是咒骂,义愤填膺。
除了知道内情的符皇后、罗幼度,大多看到缴文、招降令、书信的人都相信这个郭宗训是真的。
毕竟说词太契合了。
符皇后说遇到了贼人,失散了,赵家唯一逃跑的赵匡义就带着郭宗训出现在了契丹。
完美解释了原委:郭宗训为赵匡义所擒,给他带到了北汉,再由北汉投奔了契丹。
一切都是那么合情合理的,没有半点毛病。
当然缴文上的说词无人相信,毕竟郭宗训不过六岁,知道什么又懂得什么?
这檄文内容还不是让契丹人、赵匡义随意拿捏的。
可就算这样,无可更改的一个事实,郭宗训是大周唯一的合法继承人。
郭荣生前只册封了郭宗训一人,郭宗让、郭宗谨、郭宗诲皆未封爵。
这一下满朝文武尴尬了,这大周的天子在大同云州建立了新朝廷,那他们这伙人算什么?
檄文上说符皇后是妖后,罗幼度是奸相,那他们呢?
他们又是什么?
二臣贼子?
最尴尬的是魏仁浦。
魏仁浦是最忌惮罗幼度的存在,想着法子要限制他的扩张。
他怕罗幼度寻找郭宗训不尽力,暗地里大把撒钱,将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俸禄全部都用来找郭宗训了。
只是一点消息也没有,魏仁浦甚至怀疑是不是罗幼度将皇嗣藏起来了。
直到今日才知道,郭宗训给赵匡义拐到了燕云十六州的大同云州去了,还成为了契丹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