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舒元不愿意老死任上,特地找到了罗幼度,携带了重礼拜见。

罗幼度听得解释,说了一声:“原来如此!”

然后围着舒元用马车运来的一车礼物,转了一圈,目光落在了一卷古籍上,伸手取了过来,细细一看,是南朝齐、梁时奇人陶弘景的《天文星算》。

罗幼度道:“这个我收下了!其他的你带回去吧!”

舒元大急道:“罗统军这些都是某的一点心意。”

罗幼度笑道:“朋友间的往来,这点小礼物足矣。”

舒元大喜过望:“末将惶恐,只怕配不上统军。”

罗幼度领着舒元进屋,边走边道:“可我对舒兄是相当佩服的,以一己之力,搅动风云,险些力挽狂澜。”

舒元在淮南之战表现极佳,但是历史上的淮南之战,舒元的表现更是精彩。

舒元凭借手上的一万兵马,力压李重进的侍卫亲军司,直接解了寿州之围。将李重进包围寿州的兵马,驱赶到了寿州城北。

也是因为如此,历史上张永德怀疑李重进通敌,甚至喝酒之后大骂李重进有奸谋。

哪里是李重进有奸谋,实在是舒元这货为了建功立业真的不怕死,进攻打得是真的狠。

舒元忍不住唉声叹气。

两人坐定。

舒元说道:“统军会不会因为末将阵前投敌而看不起末将?”

罗幼度摇头道:“有李景这样的君主,并不奇怪,我能够理解舒兄的心情。至可以肯定一点,舒兄在没有受到陈觉逼迫之前,舍生忘死地奋战,是我军最大的劲敌,参不得假。”

南唐李璟在去帝号以后,名义上已经是大周臣子了。

周太祖郭威的高祖父叫郭璟,故而李璟避讳已经改名为李景。

舒元感动道:“统军知我!末将身为男儿,却有追求建功立业之心,但心底也知忠义二字,绝非唯利是图的小人。李景……不说也罢!”

“官家不嫌弃末将,任命末将为蔡州团练使,本该知足。只是末将自认为一身本领不输于他人,不愿虚度一生,哪怕马革裹尸亦无所谓。只愿求得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罗幼度微笑道:“舒兄这拳拳之心,令人动容。官家既任命你为团练使,依旧让你掌一州之兵,显然有用你的意思,回去好好练兵,有你用武之地。”

罗幼度这话像是说了,也像什么也没说。

但舒元却是听懂了,一脸喜意,说道:“舒元谢统军指点,愿为统军马首是瞻。”

对于舒元的到来,罗幼度心底极为高兴。

在郭荣的特意安排下,大周的军方以三足鼎立的形式呈现着。

若以魏蜀吴三家划分,李重进就属大魏,根基深厚侍卫亲军司兵力最为雄厚,三司最强。

张永德就是孙吴,也是老字号实力,殿前司是大周最强战力。

罗幼度则是刚刚建立起班底的刘蜀,固然手下有一票强将,根基着实薄弱了一些。

莫说是李重进、张永德,在这方面他还不如老四赵匡胤。

赵匡胤有着老赵家几代人数十年的人脉资源。

别看赵匡胤因为王彦升一事焦头烂额,狼狈不堪。

那是因为祸不及他自身,一但赵匡胤真出了点什么事情,这些人脉资源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罗幼度凭借宽厚大度的人格魅力,以及淮南之战惊艳的表现,在军方站稳了脚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但亲疏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认可信服,不代表就是他这一边的人。

这些年不断的经营自己的圈子,罗幼度也拉拢了韩令坤、石守信、高怀德等人,但他的核心成员还是潘美、曹彬这一些潜力无限的后起之秀。

潜力无限指的是未来,不是现在。

潘美、曹彬得名气比韩令坤、石守信大的多。

但现在真要一对一的干一架,潘美、曹彬未必就胜得过韩令坤、石守信。

处在巅峰期的韩、石两人,多年的征战经验就够潘美、曹彬吃一壶的。

当下罗幼度急需一些经验丰富,能打能战的骨干。

但很显然大周的骨干多是李重进、张永德或赵匡胤的至交下属。

在缺乏特殊机遇的情况下,很难将他们撬过来。

朱元、林仁肇、郭廷谓这批南唐能打能战的降将就是罗幼度的目标。

林仁肇现在在淮河训练水军,这位为他所擒的大将等同他的人。

朱元、郭廷谓一直找不到切入的机会。

孟浪的贴过去收买外将人心,太过做作,也影响不好。

他能不动声色的坑赵匡胤一把,说不准对方也准备了套子。

传到郭荣耳中,那就得不偿失了。

舒元现在自己贴上来,即便让郭荣知道,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罗幼度这个地位,不收一点能打的小弟又怎么制衡李重进、张永德这两个老油条?

罗幼度将自己的心思藏着。

这求人跟被人求,那是不同的概念。

罗幼度要的就是这一份提携知遇之恩,云淡风轻的说道:“都是为大周效力,何分彼此?同为一个目标,相互帮衬也是应该的。你跟郭廷谓还有往来?”

舒元如实道:“不曾有往来,不过我与他在江南时,关系不错,可以为统军介绍一二。”

他们这群降将能力嘛,毋庸置疑,但地位很尴尬。

大周缺的是文臣,而不是武将。

本来就是粥多肉少,还让外来人分一杯羹?

那不更加不够吃了?

再加上淮南之战,周军多多少少都在舒元、林仁肇、郭廷谓手上吃过苦头。

死在舒元手上刺史级别的大将就有四位,林仁肇利用南唐水师逼得张永德直骂娘,郭廷谓更是将赵匡胤的老子赵弘殷打的找不到北,还欺负了赵匡义。

这聚在一处,难免膈应。

所以历史上不管是大周,还是大宋,舒元、郭廷谓这些能打的降将都没有得到重用。

他們的人生巅峰便是淮南之战。

舒元、郭廷谓想必也知道这点。

郭廷谓生性恭谨,会兢兢业业的等着机会。

舒元可不愿意等。

相比李重进、张永德这样的老派实力,舒元知道罗幼度这股大周新起势力是最好融入的。

罗幼度道:“介绍到不用,顺其自然就好。终究是一起共事的,你们之间的关系不可太僵。”

郭廷谓不急着收服,这种人只要给他机会,他自己就会聚过来。

舒元不一样。

在罗幼度眼里这家伙就是一头饿狼,必需用个套子将他套住,还得喂他食物,同时不能喂饱。你不喂他,他自己就会去觅食,喂饱了他,要不就缺乏动力,要不就撑大了胃口。

这种人就得握在手心里,未来立功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将他编入御营司。

不然很有可能就跟人跑了。

手下的人有小心思很正常的。

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不可能指望所有人都跟白起一样那么听话。让他去砍人,伏尸百万,不要他了,一句话,直接自己抹脖子,干净利落。

舒元这种人怎么用,怎么制衡,就得看上位者的手段。

罗幼度还是有信心能够制得住他的。

舒元见罗幼度担心自己跟郭廷谓处不好关系,影响内部和谐,也听出面前这位年青的御营司统军有一并收服他们的意思,更是兴奋,斗志昂扬说道:“统军放心,末将绝不有负统军期许。”

笑傲汉唐风》小说在线阅读_第2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君子二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笑傲汉唐风第2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