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打算逼迫高保融让位,来一波常规操作,现在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
谁不服就杀!
杀到所有人服为止。
就在高从义准备举起屠刀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消息。
周军进城了。
面对周军的兵临城下,李景威这一次没有任何冲动,直接下令军队开城迎接周军,主动上缴了所有器械,配合周军控制了江陵四门。
投降得干净利落。
在控制江陵四门的同时,侯章亲自率兵将南平王宫团团围困。
大势已去的高从义不愿意被擒受辱,直接点燃了南平王宫,高呼道:“我南平王室焉能做阶下之囚。”
随着高从义的自焚,江陵归于大周掌控。
尽管过程出现了小小的变故,但大周依旧没有折损一兵一卒。
罗幼度直接让孙光宪去说降归州、峡州。
归、峡二州不过是位于长江中上游的两个小州,根本没有抵抗之力,也没有抵抗之心,直接归降了。
尤其是随着林仁肇率领水军的抵达,南平更加掀不起半点风浪。
南平王室还异想天开地打算拥立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为南平王。
罗幼度想也不想,直接说了一句:“某做不得主,你们自己去官家面前商议此事。”
他手一挥,直接将所有高氏成员打包运往开封府。
这辈子,他们这一行人是别想回到江陵了。
大周占据江陵的消息最先传至武平。
现今割据武平的是周行逢。
原本武平节度使是王逵,王逵奉郭荣命出征南唐,因部下进谗,逼反了岳州团练使潘叔嗣,为潘叔嗣所杀。
潘叔嗣心知自己不能服众,于是遣朗州将吏到潭州迎请周行逢,自己则返回了岳州。
周行逢接管了武平军后,用计除掉了潘叔嗣,一并获得了王逵、潘叔嗣的领地。据有朗、潭、衡、澧、岳、道、永、邵、辰、全十州四十县,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过周行逢心知不是大周对手,很识趣地遣使告于郭荣,表达了愿意臣服的意思。
郭荣目前无心收复荆南,授他为朗州大都督、武平军节度使,节制武安、静江等军,加检校太尉,承认了他对荆南之地的割据。
周行逢对于南平是有想法的,尤其是南平因为出兵不力,为郭荣厌恶之后,便生出了异样的心思。
江陵地理位置太有诱惑力了,南船北马、七省通衢。
且不说军事地位,就接通巴蜀、江南、中原、荆南四方商业通道,足以赚个盆满钵满。
周行逢自知实力有限,敌不过孟蜀、南唐,更别说是大周,可这坐着收钱的买卖,哪有不动心的道理。
只要南平一有异动,周行逢立刻就打着为周天子除害的旗帜北上。
结果派出去的谍报传来的却是罗幼度坐镇南平,江陵归周的消息。
“这……怎么可能!”
周行逢脸色惨白。
这一下子麻烦可大了,荆南水系不亚于江淮江南,江陵水军可以随时随地地南下攻取自己占据的任何要地。
“他们不是回师开封了?”
“罗幼度刚刚不久还在扬州跟钱弘俶饮酒作乐,怎么几天功夫就拿下了江陵?”
一种叫做恐惧的情绪弥漫心头。
南平不过是没有遵郭荣命令而行,这才几天就灭了?
尽管江陵覆灭的过程他详细地反复看了十几遍,没有罗幼度的一点痕迹。
周行逢却不相信罗幼度只是因为恰巧路过就趁势收了江陵,其中一定有他在推手。
太可怕了!!!
“无怪能与丞相齐名!”
周行逢只觉得一股凉气在心头挥之不去,略微沉吟,挥手叫来了自己的心腹李观象,道:“先生,你从府库挑选一些厚重的大礼。对了,将我那张白虎皮也带上,送往开封,就说臣周行逢的一点心意。”
那张白虎皮是周行逢最爱的至宝。
金陵。
大周退兵,李璟终于缓过神来。
开始处理战败后的所有政务。
这一年的征战,南唐损失惨重。
国库见底,国中精锐荡然无存。
没有十年生息,他们再难恢复元气。
但李璟看得很开,至少江南国主的位子是保住了,不用当亡国之君。
这还没松一口气,得知了林仁肇驻扎于巢湖的水军突然驶入长江,吓得李璟犹如惊弓之鸟,以为郭荣效仿汉高祖背盟灭项羽。
好在发现对方并没有出兵采石矶,而是直接顺流而上去了江陵。
紧接着江陵已为罗幼度占据的消息传来。
大周已得淮南,与自己共同拥有长江下游天堑,现在又占据了江陵,掌控了上游地利。
李璟脑中只有一个念头,不干了,这江南国主,谁愿意当,谁当去。
此时皇太弟李景遂再三要求请辞王储之位,李璟已经同意,改立众望所归的燕王李弘冀为国储。
但是让位国储,必须得到郭荣的同意。
李璟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上书郭荣表示传位给退位李弘冀。
这还觉得不够安全,李璟看着文武百官说道:“现今长江天堑不再,吾等迁都洪州如何?”
孟蜀,王宫。
相比周行逢、李璟的反应。
孟昶就淡定多了。
在给罗幼度逼降之后,孟昶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化悲愤为食力,本来就肥胖的身子更加壮硕,莫说是骑马走路都吃力,需要人抬着行走。
得知罗幼度取了江陵,孟昶反而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说道:“跟诸葛丞相为敌,嫌自己命长吗?”
郭荣极有先见之明地给孟昶留下了挥霍的资本。
这位西蜀国主当真就醉生梦死了,日子过得比原来更加奢靡。
显德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今年的冬天来得比晚年更早一些。
罗幼度时隔一年,再次踏入了汴京开封。
随着大周国运日盛,汴京的繁华亦是日新月异。
罗幼度看着周边既熟悉又陌生的景物,心中也颇为自豪,这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罗幼度并没有直接回府,而是轻骑驶向了皇城。
来到了城门口,罗幼度对张琼等人道:“你们离家差不多一年了,都回去吧。我走的时候,转到一探御营司,让常思德护我回府即可。”
随着地位的越来越高,罗幼度也开始注重自身的安全。
不说有张琼、常思德这样的猛将护卫,但少于两位数以上的亲卫绝不出门。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大意而出师未捷身先死。
强如小霸王孙策这样的人都会因大意中招,何况是他?
罗幼度一路来到了大内,正想让侍卫通报。
护卫大内的兵士,恭敬地道:“都指挥使,官家提前传来口谕,说都指挥使若至,可直接入内,自行前往延和殿。”
罗幼度作揖回礼,大步入内。
大内一众护卫不知不觉地目送其远去。
罗幼度轻车熟路地来到延和殿。
正往台阶向上而行,郭荣大笑着从上而至。
“朕的大功臣回来了!”
郭荣不给罗幼度行礼的时间,拉着他向殿内走去,边走还边道:“非正式场合,你我君臣无须客气。吾与文伯先生,已经等你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