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张侯回答,魏秀秀嗖地拔出残月剑,对着张侯胸口,故作怒容状:"张侯,你给我听着,现在和你说话的,是大宋兵马大元师、扫魔公、大丞相的儿媳。你不要卖萌了,为了找你,我和夫君浪费了二天时间,现在已经是第七天了。如果十天之内赶不到竹山,我们夫妻就不能参加伐元战争了!"
张侯张嘴,喷出一口仙气,烟气氤氲中,残月剑铮的一声,弹回剑鞘!
"打早打晚,有这么重要吗?大宋和蒙元较量数十年了,打到现在,有结果吗?"
张侯一边说,一边逼视着魏秀秀。
"这--"
魏秀秀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张侯从竹椅上立起身来,朗声道:"我夜观天象,见北斗七星幽暗不明,但最北边的那颗瑶光最亮,这很不正常。本来嘛,玉衡最亮,天权最暗。所以,这样逆天象而行,说明蒙元境内定有大乱。等其大乱至极限时,大宋出师北伐,定能奏捷,一鼓而灭元!"
赵翔、魏秀秀听了,绝对钦佩!
因为这样的高水平分析,从天象角度分析蒙元帝国兴衰,他俩闻所未闻。如果不是经天纬地之材,能有这样的高论吗?
赵翔、魏秀秀双双下拜,恳请张侯出山,挽大宋于既倒,救社稷于飘摇!
张侯淡然道:"古往今来的王霸之术,用人时装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样子,弃用时不屑一顾,毫无人情人性可言。我的前生辅佐大汉立国四百年,结果呢,刘邦和吕后在我隐居后依然不放过我,派牛头马鬼四处截杀我,追得我居无可居。无奈之下,我只得逃入茫茫的庸地群山里,聊以度日。变身为张侯,屈指算来有千年矣!"
赵翔拍着胸脯,大声道:"请张师傅放心,灭元成功后,我束发入山,跟你修道。粗茶淡饭,决不后悔!"
魏秀秀脆声道:"我愿随夫君一起到房山隐居,跟张师傅学仙修道。"
张侯笑道:"你俩愿意,你俩的子孙愿意吗?"
赵翔听了,挠了挠脑袋,讷讷道:"这,这我倒没考虑过。这事,真的,真的太麻烦了!"
张侯清声道:"是啊,天下事本麻烦,因为麻烦,才有人做嘛。好了,不和你们讨论这个问题了,你俩是实干家,这我非常清楚。你俩有一个非常可贵的品质,那就是厚道!这是我决定出山,辅佐你们夫妻俩的原因和动力!"
赵翔、魏秀秀听了,相视一笑,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竹山之巅,劲风拂动,赵林、孟菊衣袂,赵林盘腿打坐,孟菊昂然而立。齐美、风信子风列二旁,英姿飒爽。
赵林缓缓道:"当年开山仙尊曾云,天下三珠五鼎归我,则能号令江湖,协助大宋,剪灭蒙元。如今三珠已归,镇方鼎、圣力鼎已收,惟有逐草教的洪荒鼎,游灵教的压蛮鼎,化平教的招仙鼎,尚在敌手,这块心病,不知何时能医?"
孟菊说道:"洪荒鼎在鲁姗姗手里,她是你的姨妹,助纣为虐不为头;压蛮鼎在左丘燕手里;招仙鼎在嵇傲手里,听说嵇傲臂残后,功力下降,为防不测,悄悄把招仙鼎交给罗琴、蔡裘保管,并派化平猛士队日夜守护,看管极严。"
赵林听了,徐徐说道:"化平猛士队重未染指江湖,一直呆在大理老窝,看家护院,但其战力强大,不可小觑。我师傅幻空真人告诉我,一百年前,化平猛士队曾经是江湖最厉害的团队,那时化平教出现了十大高手,均在化平猛士队里,威不可当啊。"
齐美、风信子听了,附和了几句,彼此交谈甚是融洽。
四人又说了一阵江湖之事,只见赵翔、魏秀秀来到赵林、孟菊面前,后面跟着张侯。
赵林见张侯骨格清奇,飘然有仙家之概,遂问道:"先生是--"
张侯把自己身份说了一下,赵翔、魏秀秀把结识张侯经过,简述了一遍。
赵林、孟菊、齐美、风信子听了,甚是高兴,赵林用手招了下张侯,示意张候到他身边来。
张侯走到赵林身边,赵林沉声道:"张先生才学宏富,足智多谋,前身为大汉立国四百年,后身肯定能为大宋作出盖世奇功的。近期大宋军要大举伐元,收复故土,望先生教我。"
张侯见赵林诚心求教,于是正襟危坐,侃侃而谈:"大宋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军队建设有章法,可以说各个方面是天下模范。大宋军的短板在于进攻能力有待改进,此次伐元,是一个系统工程,须整合各方面力量,稳步推进。还有,大宋将士要增强狠劲,对敌人要狠,不能仁慈,因为战阵之上,仁慈不能不饭吃。当年宋襄公在战场上讲仁义,结果兵败泓水,教训深刻。赵帅统领大宋三军,只要训练出大宋将士的狠劲狠心,就能雄霸天下,立不世之功,扬万世之名!"
赵林听了,频频点头,称赞道:"先生宏论,精妙绝伦,赵林佩服!依先生之见,此番伐元,当先攻何处?后面的操作如何进行,望先生不吝赐教。"
张侯朗声道:"大宋军主力分东西二路,西路军首先攻打夏州,迫使元军增援,采取围点打援战术,一举歼灭敌之援军,然后一鼓下夏州;东路军主力集结在大都附近,在西路军酣战夏州之际,突然出兵,袭击蒙元东部地区,在蒙古大草原上机动作战。骑兵配置方面,东路军应该优先,至少要配备五万铁骑。"
赵林听了,喃喃自语:"东路军五万铁骑?现在大宋国所有的铁骑加起来,只有三万多,如此看来,最近要加快铁骑兵建设了。"
张侯徐徐说道:"兵不厌诈,赵帅可令小股部队频繁出动,不断袭扰元军。待铁骑兵整训完毕,正式大举伐元。所以,从现在起,铁骑兵的建设,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操之过急伐元,胜处不大!当年汉伐匈奴,首先拥有一支精良的骑兵,才能在大草原上千里转战,追歼敌军!"
众人听了,纷纷称赞张侯的兵略胜人一筹,不愧为张良变身。
不久,赵龙夫妇、赵虎夫妇、赵飞夫妇、赵馨夫妇全部来到竹山之巅,最晚的赵虎夫妇,是第九天傍晚到达的。这样,十日游胜利结束。
竞争结果,赵翔、魏秀秀夫妇首先来到竹山之巅,其次分别是赵馨和林虎、赵飞和冉梅、赵龙夫妇、赵虎夫妇。
赵飞、冉梅向众人介绍了廖羽,赵林大喜,任命廖羽担任赵飞的副将,随大军北伐蒙元。
众人在竹山之巅畅饮襄酒,唱军歌,尽兴而归。
话休絮烦,赵林、孟菊一行回到襄阳府衙后,当日各自回家歇息。
第二天清晨,襄阳府衙议事厅里,大宋北伐军主要文武集中在一起,讨论出师伐元事宜。
讨论了一个白天,晚饭后,赵林当众宣布出师伐元部署情况:
指挥中心:配备二十万兵马,其中步兵十万,骑兵八万,水军二万。这二十万军马,作为大宋国最强大的野战军团,机动作战。
总指挥:赵林、孟菊
副总指挥:齐美
部将:赵龙、赵虎、赵飞、赵翔、赵馨、冉梅、魏秀秀、林虎、吴奇、任敏
军师: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