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听了,点点头,动情地说:"高云兄弟,当年和我一起出来闯江湖的兄弟姐妹,为数不多了。你一直在我身边,我俩是生死兄弟。这次伐蒙,你我要暂时分开了,我决定任命你为伐蒙京湖军主将,副将是高达,望你俩同心协力,把伐蒙这台戏唱好。伐蒙川陕军主将是王坚,副将是俞兴。伐蒙江淮路主将是赵葵,副将吴潜。我居中调度,全权指挥这场大战。"
高云问道:"赵帅,兵力如何配置?"
"京湖路方面,出兵三十万;川陕路方面,出兵二十五万;江淮路方面,出兵二十五万。
三路伐蒙大军一共八十万,会师和林,一举灭蒙!"
众人听了,兴高采烈。
高云霍地立起身子,大声道:"末将遵命,不灭蒙国,誓不班师!"
赵林摆了摆手,朗声道:"诸位,灭蒙之战拉开了序幕,你们是这出戏的主角,要好好演。演给大宋国军民看,演给后人看,所以,这台戏一定要精彩出演!"
突然,一名亲兵走进议事厅,大声报告:"赵帅,大事不好,川陕军大将刘整叛宋投蒙了!"
"什么?!刘整叛宋投蒙?"赵林从椅子里蹦出来,脸上写满愤怒。
赵林问道:"刘整什么时候投蒙的?"
亲兵答道:"大约十天前,刘整投蒙后,立即帮助蒙军,攻击川地,四川军民伤亡惨重--"
赵林缓缓坐回轮椅,双手不停颤抖。
孟菊扶住轮椅边,问道:"夫君,你这是怎么啦,一个刘整叛蒙,你为何如此揪心?!"
赵林眼里射出一道寒光,喃喃自语:"刘整啊刘整,你担任宋国将领多年,身经百战,熟悉宋国各方面情况。你叛宋投蒙,会给大宋军民带来大灾难。不行,我一定要清理门户,大义灭亲!"
此前,赵林与刘整兄弟相称,虽未正式盟誓,但在实际交往中,亲如兄弟。
刘整是孟珙的爱将,智勇双全,多次击败蒙军,是不可多得的战将。
那么,刘整为何叛宋投蒙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贾似道主抓大宋军政后,独断专行,打击异己,天怒人怨。
刘整心直口快,嫉恶如仇,说了贾似道一些不是,贾似道怀恨在心,决定降刘整的军职。
贾似道授意吕文德、俞兴,找刘整的茬儿。
因为刘整出身北方,为南方将领吕文德、俞兴等人猜疑,被上司猜疑的日子,真心不好过。
风声传到刘整耳朵里,刘整忿怒异常,在公元1261年6月,正式降蒙。
众人在议事厅里对刘整降蒙一事,进行讨论,正说得热乎呢,亲兵来报:"赵帅,湖丐帮主冉清求见!"
赵林吩咐亲兵,让冉清进来。
亲兵答应一声,离开了议事厅。
不一会儿,冉清、古凉、蓬伢子、查伢子等湖丐帮人嬉笑着,进入议事厅,来到赵林身边。
赵林示意冉清坐下,笑道:"冉帮主,你是来看你女儿的吧,她和飞儿过得很好,呵呵。"
冉梅离开座位,跑到冉清身边,甜甜地叫道:"爹,可把你盼来了!"
冉清苦笑一下,抚摸着冉梅的脑袋,感慨道:"梅儿啊,只要你过得好,爹就放心啦。你老公如果欺负你,你就到忘忧岛找我,我会替你出气的!"
冉梅嘴一噘,嗔怪道:"爹呀,你总是喜欢争斗,斗到自己女婿那儿了,我认为不对!"
赵林说道:"我家飞儿如果对梅儿不好,我们夫妻会教训他的。"
冉清听了,没有言语。
赵林笑道:"冉帮主,你这次到襄阳,除了看看女儿,肯定还有别的事情,说吧。"
冉清把砀山与化平教打斗一事,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赵林听了,紧皱眉头,道:"如此看来,化平教主要成员想在中原掀风作浪,夺鼎取珠,好大的野心!"
冉清朗声道:"是啊,化平教人怀不轨之心,理应受到惩罚,可惜我帮力量薄弱,加上出了蔡裘这样的叛徒,败在化平教人手下。切望赵帅伸出援助之手,和我帮一起,铲除化平教!"
乍别这话,冉清还挺高尚的,其实不然。
表面都是心连心,背后都在玩脑筋。
在冉清眼里,湖丐帮不属于哪教哪派,不听命于哪国哪家,不管走到哪儿,只要让湖丐帮的人吃上饱饭,喝上热汤,那个地方就是好地方,那个地方的人,就是好人,而不在乎这些现在的好人过去做过什么。
一句话,湖丐帮人很现实,讲实惠。
讨饭叫花子么,吹起喇叭来,穷开心。
赵林、孟菊内心里,并不认可湖丐帮的人,对冉梅,始终有一种复杂的情结。既爱之,又防之。
因为湖丐帮人和大宋国的各个组织之间,并没有紧密联系,其关系非常松散,谁也不领导谁。
在冉清眼里,当然有父女之情,但不会因为冉梅,而改变湖丐帮数百年的帮规:不依附任何政权、组织,特立独行,吃百家饭!
赵林望着冉清,脑子里有了新的战略思想:利用湖丐帮中立的特点,打入蒙军内部,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协助大宋军,攻灭蒙国!
因为湖丐帮人的生存能力极强,只要湖丐帮人出手助宋,则必能成为宋国的有力帮手。
赵林用手招了下冉清,低声道:"亲家公,到这里来,我有话和你说。"
冉清听了,走到赵林身边,淡声道:"说吧,我的亲家公,有什么事吗?神神秘秘的。"
赵林示意孟菊,推他入旁边的厢房,孟菊推着赵林,向厢房走去。
冉清跟着赵林,进入厢房。
到了厢房后,侍女砌上茶,欠身退出。
孟菊热情地招呼冉清,让冉清坐在靠近赵林的紫檀镶理石靠背椅上,抿嘴一笑,甜声道:"冉帮主,梅儿聪明伶俐,惹人喜爱,和飞儿过得很幸福,你就放心吧。"
冉清呷了一口茶,望了望周围洁雅的摆设,笑道:"这是梅儿之福,说实在的,我真舍不得宝贝女儿嫁到襄阳赵家呢,千里迢迢,太远了。"
赵林听了,点了点头,徐徐说道:"亲家公,你以前这样担心,很正常。以后不用担心了,因为梅儿已经有了飞儿的孩子,等会啊,我让他俩的孩子出来见你!"
冉清听了,自然高兴,问道:"梅儿这丫头,有了孩子不和爹娘说一声,太野了!"
孟菊说道:"山高路远,加上宋蒙连年战事,就没通知你。现在呀,他俩的儿子,已经六岁啦,呵呵。"
冉清问道:"叫什么名字?"
赵林答道:"赵天一。"
停顿了一下,赵林感慨道:"我在大宋嘉定十年深秋效力于大宋,尔来四十三年矣。那时我正好二十岁,可以说风华正茂,现在六十三岁。抗金击蒙,不避艰险。如今蒙国内乱,我想趁势率军北伐,以靖报国之志。谁知刘整叛蒙,四川门户洞开,令人心碎哪。我意入川讨伐刘整,只是缺少帮手。"
冉清淡声道:"赵帅,这帮手嘛,其实你不缺。你现在想的,是想让湖丐帮协助宋军,伐刘整,灭蒙军吧。"
赵林笑道:"还是亲家公厉害,知道我的心事,呵呵。"
冉清道:"你我都是习武之人,肚子里没花花肠子,我实话实话,我不想破了湖丐帮创如人立下的的规矩,保持中立,不依附任何势力,行万里路,吃百家饭!"
赵林徐徐说道:"亲家公,国家安宁,四海歌舞,届时人人安享太平,个个喝幸福之酒,有何不好?"
冉清听了,轻哼一声,"如果有那一天,我们湖丐帮也就消失了。因为国富民强,天下太平,还有叫花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