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子憨厚一笑道:“王爷,您已经奖赏俺了,您让俺跟着您就是对俺最大的奖赏咧。若是今日还能和王爷一起上阵去杀突厥匪子,俺就能又立下一个军功,那俺就更高兴咧。”
文志祯微微一笑。
二毛子看得竟有点发愣,在心中默默念叨了几句,眼前的这位难道真的是文清王吗?那个曾经坐于龙位上的人?那样的人不是应该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吗?又怎会与自己谈论这番话?二毛子暮然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家,此刻自个家祖坟是不是真的冒着熊熊青烟呢?
文志祯粗粗地吃了几口二毛子送来的早膳起身道:“你不是要和本王一起去杀突厥人吗,那还不快走!”说罢,便大踏步出了营帐。
二毛子从思绪中反映过来,顿时乐开了花,立即便跟了上去。
此刻,八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文志祯的双眼从众人的脸上一一看过,经过几天的翻山越岭,许人人在这几天之内成熟了许多,也坚定了许多。
文志祯拔出腰间配剑,跨身上马对着身后的大军大声道:“出发!”
众人策身上马,往苏安而去。
根据文志祯写给胡令云的信,此刻的胡令云应该已经率领大军抵达了苏安城门之外,吸引住突厥人的注意力,正与突厥大军正在对峙之中。
苏安城外,两军对垒。
占据了苏安城的突厥人,叠起的几层弓箭手,他们的箭已上弦满弓,隐于高高的城墙之内,锐利如鹰一般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城门外密密麻麻排列着的黑压压的大陈国军队,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或是高高举起的双手猛地向前指去,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箭射出,必然能将城门外面的大军射成肉渣子。
城门之外的大陈国大军,胡令云与扮演文志祯的二人坐在战马之上,列于整个大军的前方,左右两翼是各五千骑兵,而位于大军前方的步兵,则早已把手中的盾牌高高摞起,以抵御随时有可能从城墙上面射下来的羽箭,在他们的后面是大陈大军的弓箭手,他们手中的弓箭同样已满弦,身后背上的箭囊中每个人都满满的有近上百支羽箭正等着添血。
城墙之上,突厥的大将军阿史那拉是个彪形大汉,身高足有八尺有余,四十岁左右的年岁,身上披着野狼的皮子,头发胡子一大把,一只手中一把弯刀极大,另一只手指着被吊于城墙上面的五六个陈国百姓。
阿史那家族是突厥人自以为的王室正统家族,他们的身上流淌着高贵的狼的后人的血液,此次突厥可汗命他带兵出战,是想让他借着四国联军捡一个现成的便宜,将泱泱大陈国给瓜分了。
当然了,能带领二十万突厥大军出袭大陈,自身本领本就不弱,也算他倒霉,遇到了胡令云这位带兵打杖有着天赋异禀般才华的大将军,与之交战的十数战,终究不能彻彻底底地打个痛快。
胡令云借着手中十万大军,愣是打出了二十万大军的气势,几个月以来,东袭西突,避开突厥人极为擅长的骑兵作战方略,让他们很不痛快。草原才是他们可以任意驰骋的沙场,可是以山丘居多的中原不但让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兵无法发挥优势,更是被打着东躲西窜,原本以为四国联军可以从四面袭击大陈的计划也终究因为苗人的临时变卦而落空。
各自打着小算盘的其余三国谁也不服谁,这才造成了各自出兵几十万不等,从利于自己的方向出兵的战策,只是这般的作战计划,终究比原先商定好的弱了不止十倍。从而让陈国大军找到了突破口,从各个方面击破,比如已投降的胡族便是其中的一个列子,也许接下来便是突厥了吧,阿史那拉这般讪讪地想。他看向自己手中的弯刀,那是一把金钢所铸就的弯刀,其锋利和坚硬程度非其他一般刀剑可比拟,那是部落中的打刀好手,三五个人打了几天几夜才出的这一件东西,只是这件东西,现在也只能给自己面子上长些气势罢了,内心终归是虚的,对方毕竟有十八万之众的人马。
十几天之前的那场大风雪之战,让阿史那拉丢掉了十四万的人马,若不是他当时率领几十战马冲破了一条口子,带都六万人逃到此处,只怕当时那二十万人就交代在了那里。
阿史那拉对着胡令云等人大喊道:“看到了吧,这些人,是你们陈国的百姓,你们若是敢射出一箭,我一定会让狼的后人将这些人刺成蜂窝煤子。”
令阿史那拉失望的是,城门外面战马之上的人并没有回话。
阿史那拉站在城墙之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大军,总觉得哪里有不对。
这时身后一突厥兵,看上去应该官衔并不低说道:“他们陈军应该没有全来,这里最多十万。”
阿史那拉听闻,脸色顿时一变,他猛然意识到自己也许已经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由远及近,是滚滚的车轮,还是战马撵过地面引起的震动声音,阿史那拉已经分不清了,他只觉得在自己的身后方,有密密麻麻的羽箭如飞天而下的夏季雷雨一般,啪啪啪不停歇地飞窜而下,那箭并不是来自于城门外面胡令云等人的手中,而是在自己的身后,阿史那拉想起汉话中的腹背受敌,大抵就是如此吧,手中刀不断挥落射到他面前的羽箭。
借着身侧有人低档,阿史那拉举起手中的刀,正欲对楼下面的人大喊砍断手中的绳子将吊于城门上面的陈国百姓放下来摔死他们。
只可惜,他还是晚了一步,从策马飞奔过来的那一刻就注意到阿史那拉的文志祯手中的箭早已朝着他的胸膛飞射而出,阿史那拉大惊,不得不调转刀锋方向,将飞射而来的箭劈落下去。只不过经过阿史那拉如此一耽搁,楼塔下面等着他发号司令的几个突厥人已成了文志祯麾下弓箭手的箭下之魂。
阿史那拉生长于草原之上,吃的并非如中原人那般的五谷杂粮,而是牛羊等肉,这食肉之下,臂力必然惊人,再加之文志祯策马从远从飞来的那一箭本就是为了阻档他下号司令,因此彼此之间的距离众有超两百余步之远,待射到他面前的时候,箭的力道自然已减退许多,他手中的弯刀这般一挥,轻轻松松便将文志祯的箭打落下来。
文志祯自然明白,如此远程射过去的箭,不可能一箭就能将阿史那拉击毙,否则无论他是谁,这般轻易便能被射杀的话,也绝不可能担当得了二十万突厥大军的统帅。何况文志祯如此之远射出一箭的目的就是为了打扰阿史那拉向楼塔下面的人发令,因而,他已达到目的。
不过片刻的功夫,吊于城楼之上的人已经被早一步奔到前面的人放了下来,如此阿史那拉如何还能拿着陈国百姓来威胁文志祯与胡令云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