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他一直想亲自拜访左丞相,听左丞相一番教导,但几次前往拜访,都没有得到召见。这个事情,也让张涛苦恼不已。他心里觉得,到苏杭之后,徐金胜肯定会与他意见相左,因为之前的仇怨,徐金胜这样的一个人,又如何不找机会报复自己?

这天,准备最后一次去左丞相府拜见,名刺昨天就递进去了。相应的叩门礼也相当重,一百二十两点银锭,怎么说也是大手笔了吧。

拿起另一册纸页,这是他搜集和整理的东西。上面有他从各方面听说的一些对战计谋。让他最为喜欢的,就有好几条:瞒天过海、釜底抽薪、浑水摸鱼、关门捉贼、金蝉脱壳等等,还有比如声东击西之计,用得好,完全可让倭寇们摸不着自己的军兵在哪,就可将倭寇围歼,一举而平定。

最担心的就是徐金胜不肯听自己的计策,固执己见,难以成事。朝堂既然用自己监军,为什么要用徐金胜来领军?

再次到左丞相府邸外,敲门,看门人已经认识张涛。钱拿了好几次,这一次张涛算是下了狠心,直接递出去一百二十两银,就为了争取见到左丞相朱子善。

可门房见了张涛,问了好,却没往下说。张涛心里一凉,感觉不妙,但依旧抱着期待之心,说,“请问,大人可在家中?只求见大人一面,得大人面授机宜,万分感谢。”

“好叫张大人得知,你的意思我早就传到了。我家大人没有召见,我可不敢擅自做主,还请见谅……”

张涛自然不敢强求,到如今,也明白了左丞相府这边不会见他。心里不免存了重大失落,不知因由何在。这些天在京都,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向自己祝贺,表示在苏杭平定倭寇这样的大事上,完全可一展才华,朝堂自然会看在眼中,凯旋之日,就是张涛叙功晋升之期。

但为什么左丞相却不肯召见自己?回去的一路上,张涛总是想不明白,随后才想,只要自己在苏杭平倭寇之事,露出狰狞头角,自然会得到左丞相的重视。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对于倭寇,并非要战而胜之,非得让倭寇屈服,才是平定倭寇的根本。如何做到这一点?那就要知倭寇,尽知倭寇而计出,对于这一点,张涛觉得完全没问题,是他的最大优势所在。

抱着遗憾、也抱着决心,张涛带几个人从京都出发,往苏杭而去。一路上,都在诵读兵书,琢磨兵书的精髓。唯有如此,到了苏杭才可能更好地用好计谋。

对于边军之外的国内驻军,文朝上下,也都失望。在军队上,所花费的银钱、开销等,如果这些银钱都用在文人读书上,整个朝野会有更多的读书人才。

对士林而言,军队的存在是可有可无的。对于边境的安慰,实际上如果教化得力,得泽覆盖,必将万朝朝拜,鼎盛繁华,不过如此。

如今文朝还做不到让所有邻居都折服于天朝,说明天朝在德行上还有所不足,还不能折服蒙匈族、后金、蛮夷等,只有强化文脉,强化教养,德泽昌隆,才是万年昌盛之根基。

朱子善自然对这一说法,存在自身的意见,却不敢大声反对。作为左丞相府,在朝堂的话语权确实够大,依旧无法掩盖文人士林的意见。

对苏杭平定倭寇这一决策,那是朝堂上下争论之后做出的决策,至于选谁前往苏杭,左丞相府自然是推荐了张涛,并成功了。

可张涛从山东到京都,多次往左丞相府拜见,朱子善都不行见到他。这是朱子善一贯的做法,只有等张涛从苏杭那边真正凯旋归来,朱子善自然会召见他。这是左丞相府自保的一种策略和手法,非常有用。

左丞相府推举了张涛,但不见这个人,张涛如果在苏杭那边失利,就不会过深牵扯到左丞相府。但反过来张涛事情做好了,取得大胜,那是左丞相府推荐之功。张涛即便胜利回归,捷报传回,他还能不听左丞相府的?

得知张涛离开,朱子善也不在意。苏杭那边的利益不小,目前倭寇乱境,也让更多的人插手苏杭。等平定倭寇之后,左丞相府自然会顺着战事的推进,更大程度地掌控苏杭,将这里最大的利益吞进肚里。

刘世博之前想用求婚来逼迫韩家,但韩玉芝离家出走,刘世博也得知这一消息。亲王府那边得知韩家决心,也无法处理,只能不了了之。

刘世博没有做成这事,使得他在亲王府的地位又下落一些。心里苦闷,时常喝酒自醉,如此一来,更不得喜爱。刘世博便常常去左丞相府,看望躺在房间的朱成章。

朱成章虽说从荆蛮楚地返回已经几个月,但腿伤还不能恢复。从目前看来,即使家里请了名医医治,朱成章的腿也不可复原。以后必然是瘸腿了,这也是朱成章最大的恨。

见刘世博到来,朱成章缓缓坐起,背靠床榻。说,“皇孙来了,请坐。”

“朱兄,好一些了吧。我听人说过,病去如抽丝,急不得啊。”刘世博笑着说,也只有在朱成章这里,刘世博才有笑容。

“多谢皇孙关心,如今,我们俩可是难兄难弟啊,也只有皇孙关心我,让我得到温暖。”朱成章说。对自己身体的伤残,仇恨固然在杨继业身上,但家里对他的态度,也使得朱成章对一切都痛恨不已。

“朱兄,听说朝堂要在苏杭用兵啊。”刘世博说。

“哦,请皇孙跟我说说,对房间之外的事情,我是一无所知。”

“苏杭有倭寇乱境,朝堂不堪忍受,便起兵平定……”

苏杭倭寇之乱,对两人而言,没什么机会。同时,对于战事两人也不敢参合。之前带人到荆蛮楚地去搞事,结果成为终身之痛。这样的教训,有一次就够了。

不过,刘世博过来找朱成章,不完全是来闲聊和窜门的,还想着等苏杭那边情况定后,会不会有机会,插手那边的一些生意。

原先苏杭的利益,是有固定的一些人拿掉大头,但倭寇之乱,必定打破原有格局,自然就会出现机会,能不能把握机会,才是各方面大人物所关心的。

刘世博作为皇孙,不能直接插手地方的生意,也找不到代理他的人,但朱成章却不一样。左丞相府的人,如果肯向外传话,自然有很多人愿意站出来为之奔命。

朱成章对于刘世博的意思是懂的,便点头说,“没问题,我虽然不方便出府,但传话出去,总有人愿意去帮忙。皇孙你放心,有好处,你七我三,有好处大家一起分。”

杭城知府唐俊词也是四十几岁,进士出身,当年殿试中排位还比较高,能够到苏杭来做知府,驻守杭城,都是得力的人选。不过,从去年秋,甚至更早一些的时间,唐俊词便意识到苏杭存在的危机。

权相伟业》小说在线阅读_第27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追梦者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权相伟业第27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