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现场包括基尔霍夫在内,在场三人齐齐点了点头。

电荷。

这是电磁学里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一个带电粒子的理想模型。

相关概念由威廉·吉尔伯特提出,第一个明确提及电荷这个词的人,则是1646年的汤玛斯·布朗。

电荷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相加性的量子数,属于性质上的属性,类似于自旋。

也就是在实质角度上它是看不到的,但概念上却存在——就像‘帅’这个属性,你摸不到它,但却可以在读者老爷的脸上见到。

当然了。

在后世有些民科总喜欢把电荷从本质上否定,比如当初很有名的凡伟。

此君在17年的时候宣称电荷不存在,表示自己在《physicsessays》发了一篇论文,自称这也是华夏科学家距离诺奖最近的一次云云.....

当时还真有一些外行人士被唬住了,不过很快这位就被扒了个精光。

例如他自称云南大学博士,不过当天云南大学就表示查无此人,最后确定他是某机电技师学院毕业的广告策划人。

至于《physicsessays》嘛......

是一个标准的垃圾期刊。

这个期刊垃圾到什么程度呢?

它压根连四区期刊都不是,垃圾到被sci直接踢出去了,影响因子是0.28......

基本上只要你花钱,甚至可以在上面写起点小白文来着。

《physicsessays》除了凡伟之外,还刊登过神人李子丰的大作——这位自称用唯物主义时空智能观推翻了相对论,骚的不行。

李子丰本人曾在某乎上亲自回答,表示被颠覆理论的相对论信仰者必然不择手段,拼命反对,长期对他辱骂,攻击和诬陷。

另外他还说了一句典中典:

“广义相对论也是错误的,但因本人没有发表论述,不宜写入材料中。近代理论物理学中,谬论很多;有很多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谬论。申报诺奖的主要目的是宣传真理,但也要承受诬陷。目前,获奖是小概率事件。”

此话并非笔者臆造,原文还挂在某乎上呢,感兴趣的搜一下此人名字即可。

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位也算是个专业和民科的集合体了:

他的专业是油气钻采,并且确实有一些成绩,但却总喜欢跨界去说一些相当相当反智的话,也不知何苦来哉。

当然了。

1850年的科学界对于电荷的争议远远没有后世那么复杂,此时科学界对电荷的认知就只有一点:

电荷只是一个概念,没有机械重量,也没有逻辑方面的其他争论。

所以在回答徐云的时候,在场三人的心中是有些迷糊的:

徐云为啥要问这么‘低端’的问题呢?

不过很快。

接下来的一句话,便令法拉第和韦伯差点儿从桌子上蹦起来:

“那么法拉第先生,如果我手上有一份能够让您验证电荷的操作方案,您感兴趣吗?”

哗——

法拉第原本握着韦伯实验报告的左手下意识一用力,将整叠文件捏出了褶皱。

但他却仿佛混不在意一般,目光死死的盯着徐云:

“罗峰同学,你说什么?”

很好,鱼儿咬钩了。

见此情形,徐云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又对法拉第问道:

“法拉第教授,您还记得12年前您在研究真空管时发现的放电现象吗?”

法拉第与韦伯对视了一眼,点点头:

“当然记得,辉光放电嘛。”

徐云继续道:

“如果我没记错,当时您还发现了一个谱图的异常?”

法拉第这次迟疑了几秒钟,也不知道是年代太久远还是事情本身不怎么重要,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回想起相关记忆。

不过很快,他便目光一凝,点头道:

“没错,是有这么个情况,我还给它取了个法拉第暗区的名字。”

辉光放电。

这是一种稀薄气体中的自持放电现象,在后世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点缀城市夜空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是辉光放电现象。

黑夜里照亮我们学习生活的日光灯也是辉光放电现象。

电工用来检测电路的测电笔上闪烁的小氖管还是辉光放电现象。

不过别看后世的辉光放电似乎很平常。

在1838年,这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

而在研究这个现象的时候,法拉第又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地方:

紫色的阴极辉和粉红色的阳级辉会彼此分开,并且在中间区域会形成一段暗区。

不过遗憾的是。

当时法拉第没有办法得到高真空.....也就是只有几千分之几的大气压的环境。

所以他只能给这段区域取了个法拉第暗区的名字,便中断了后续探究。

当然了。

这也和法拉第没太过重视这个现象有关系,当时他要研究的课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若非徐云提及,他恐怕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这事儿。

但眼下听徐云这么一说......

这个暗区之中,似乎隐藏着某个巨大的秘密?

徐云今天来的比较匆忙,所以此时只能现场画图来进行描述。

只见他取过纸和笔,在书桌上画起了草图:

“说来也巧,肥鱼先祖不是搞过光伏发电嘛,和辉光现象其实有不少环节是相通的。”

“后来他在做相关研究的时候,恰好也发现了这个现象,并且对于现象的本质进行了更深入一些的探究。”

“例如他在用更强的发光管进行观测时,发现正对着阴极的玻璃管壁也发出了绿色的荧光。”

“当磁铁在管外晃动时,荧光也会随之晃动,并且最终判断出了这个现象的原因,是由阴极放出的电流撞击玻璃管壁造成的。”

法拉第闻言,顿时瞳孔一缩:

“什么?电流撞击玻璃管壁?”

上辈子是电流表的同学应该知道。

在1850前后,科学界奉行的是电的流体说,即电流是一种没有机械重量的流质。

哪怕法拉第在1834年发现了电解当量定律,这个概念依旧没有被推翻,甚至法拉第本人赞同的也是流体说解释——这就像当初的小牛,明明发现的是波动说证据,却硬是自创了一堆解释,将它解释成了微粒说......

但要知道。

电若是流体的话......

理论上是不可能会出现荧光晃动的现象的。

难道说是肥鱼看错了?

法拉第摇了摇头,这显然更不可能。

一来这个实验非常简单。

1850年与1838年不同,如今已经有条件制备高真空的实验管了,法拉第一个月的工资可以鼓捣出来上百根。

有了实验管后,只要花半个小时就能验证真假,徐云没有理由骗自己。

二来便是法拉第自己也发现过法拉第暗区,徐云所说的现象也符合法拉第观测到的部分情况。

想到这里。

法拉第的心脏不由砰砰跳了起来。

电流如果真的能撞击玻璃管壁,那么只要在设置一些小道具——例如薄铝窗或者小叶轮,便可以更加直观的观测到它的属性!

生物世纪》小说在线阅读_第4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极品白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生物世纪第4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