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丹尼尔先生,罗塞蒂社长和汤姆逊先生是不是有些矛盾?”

丹尼尔看了他一眼,沉吟片刻,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没错,汤姆逊先生有些看不惯罗塞蒂社长的...唔,生活作风,并且他们今年还一起参选过社长。”

“汤姆逊先生虽然极其优秀,但罗塞蒂社长毕竟出生自上流阶层,所以......”

丹尼尔留下了半截话,但徐云已经全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原来如此.......

正如丹尼尔所说。

老汤虽然个人能力突出,但这年头自然科学的地位还是不够高,使徒社更看重的仍旧是文学上的素养。

罗塞蒂是意呆利裔学者盖布瑞尔·罗塞蒂之子,出生于上流阶层。

如今在艺术界也是小有名气,隐约有了爆火的苗头,所以便顺利压过老汤当选社长并不令人意外。

至于罗塞蒂为什么不去竞选学联社长......

一来学联社长看的是综合能力,六边形战士老汤显然能够吊打偏科严重的罗塞蒂。

二来就是罗塞蒂是特招的走读生,本身就没有资格参与会长评选。

换而言之。

眼下老汤在使徒社中遭遇的阻力之一,应该就是源自罗塞蒂的忌惮。

没错。

之一。

毕竟根据人数上分析,老汤有斯坦利、艾维琳做盟友,有丹尼尔和奥尔森做中立方,占据了足足一半的成员数。

老汤哪怕遭遇了罗塞蒂打压,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被挤兑到连面试是几选几都不知道。

所以......

真正给老汤造成困扰的阻力,应该还是源自那些已经毕业的前任使徒们。

就在徐云暗自思索之际,过道处忽然走进了一个熟人:

马克斯·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布鲁赫。

只见布鲁赫轻车熟路的走到奥尔森身边,坐下后与奥尔森交谈了几句,很快便抬起头看向了徐云。

对上目光后。

他遥遥朝徐云举起了酒杯,做了个致意的动作。

徐云也连忙朝他回了个相同的动作,表示打过了招呼。

放下酒杯后,徐云轻轻摸了摸下巴。

“原来布鲁赫背后的推荐人,就是奥尔森吗?奥尔森.....似乎也是个德国名字?”

随着时间逐步的推进,一些疑团的答案也逐渐显露在了徐云面前。

接着趁闲聊的空隙,丹尼尔也开始向徐云介绍起了屋内的其余前任使徒:

“那位是爱德华·菲茨杰拉德先生,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和翻译家,同时也是我个人很崇拜的一位学长.....”

“你左前方的是伊姆雷·罗宾,对,就是那个光头,现在在伦敦警署做副署长.....”

“还有那位,他就更了不起了,叫做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

丹尼尔洋洋洒洒的将屋内的人物们简单过了一遍,其中有些人哪怕在一百多年后也小有名气。

例如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

没错。

就是《名利场》的作者。

《名利场》这部小说是公认的世界名著,萨克雷在后世更是与狄更斯齐名,被许多人奉为一代文学大家。

又比如爱德华·菲茨杰拉德,这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作家:

他要到明年才会发布自己的成名之作《幼发拉底人》,并且直到1859年发表《鲁拜集》后才会登上人生巅峰,而那时候他都五十岁了。

实际上。

能进入剑桥使徒社的人抛开人品问题,在能力方面其实是不需要....也没法被否定的。

哪怕是之前那位嗤笑徐云的帕特里克·亚当,今后也能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师。

搁在后世,那也是千万身家级别的中上层。

他的儿子小帕特里克·亚当,就是《午后光线》这部作品的作者。

甚至可以这样说。

除非是英年早逝的社员,否则你在后世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一些他们的痕迹。

也许他们存留的痕迹不是特别多,但能在跨越170年后依旧有迹可循,这件事本身就很了不起了。

接着又过了十多分钟。

老汤与斯坦利返回现场,他们的身后还跟着徐云的老熟人艾维琳——她也是现场唯一的一位女生。

搁在后世,老汤等人估摸着能被某些团体吊起来锤七天都还不重样的。

艾维琳和老汤同样坐到了徐云附近,一伙人凑在这儿,颇有些与罗塞蒂分庭抗衡的架势。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陆续有其他的使徒社前任成员抵达了小屋。

其中有东阿三公司的成员。

也有某某大学的教授。

还有知名的文学家或者艺术家。

又过了一刻钟左右,拐角处出现了一道身影。

随着这道身影的出现,包括老汤、艾维琳、罗塞蒂在内,所有人同时都站起了身,然后.......

啪啪啪——

从拐角处出现的男人个头不高,约摸170上下,带着一顶绅士帽,胡须浓密。

松散的长发在前额以一个“八”字型向两侧分散,从耳后垂直脖颈。

从外表上看。

有几分类似《哈利波特》中小天狼星布莱克的打扮。

不对。

准确来说.....

他就是《哈利波特》影视作品中小天狼星布莱克的定妆原型,导演阿方索·卡隆的偶像......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其实吧。

徐云对于丁尼生此人的印象谈不上多深,起码做不到对着脸就能认出对方的身份。

但别忘了。

这里可是剑桥使徒社的聚会现场。

在这种背景下。

能让包括罗塞蒂在内的所有剑桥使徒成员起身鼓掌相迎的人,只有可能是使徒社的三位创始人:

f.d.莫里斯、丁尼生、亚瑟·亨利·哈勒姆。

而这三人之中。

莫里斯是个神父加秃头,辨识度很高。

哈勒姆则在1833年的时候随父亲去欧陆旅行,不料旅途中突发脑溢血,9月在维也纳去世。

所以此时出现的这个面容忧郁的中年人,必然只有一个可能:

他就是那个无数女人甚至男人愿意为他自荐枕席,所出席的场合多次发生踩踏事故,一份手稿在1850年便可拍出1200英镑的高价的男人......

也就是如今全英国...或者说全欧洲,最有魅力的男性.......

丁尼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丁尼生并非一人出现:

他的身边跟着一位有些腼腆的男生,年龄看上去不大,二十岁出头的样子。

个子不高,但却有些驼背,长着雀斑的脸上带着些许红晕,胸口还别着一枚院徽。

生物世纪》小说在线阅读_第44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极品白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生物世纪第44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