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电解池电解池,没有电自然不行。

可眼下徐云只是靠着一把强光手电,就让电解池内重新有了电流——或者说电势差?

看着一个个大佬好奇宝宝般的眼神,徐云抬头往上看了几秒钟。

哎。

才四千字不到,没办法下章再说了。

于是他微微叹了口气,对老法说道: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上午,肥鱼老祖为了某个电解实验调试设备,便将两片铂电极浸入了电解质溶液。”

“当时恰好有人上门拜访,肥鱼老祖便顺手将没通电的电解池放到了窗台边。”

“结果等他会客完毕,返回原处时忽然发现,电解池内居然出现了电势差!”

“于是他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逐一排除外因,最后确定了一件事.......”

说道这里。

徐云顿了顿,环视周围一圈,一锤定音:

“铂电极在受到光照射时会产生电动势,物质的电性质与光波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密切关系!”

听闻此言。

现场顿时又是一阵诡异的寂静。

过了几秒钟。

老法目光复杂的看了徐云一眼,问道:

“肥鱼先生有为这个现象命名吗?”

徐云点点头,解释道:

“有,肥鱼先祖将这种现象叫做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老法将视线转向正在咕噜咕噜的电解池,嘴中喃喃:

“光伏.....导体.....”

没错。

徐云这次示范的第二个实验,正是光伏效应!

本土中光伏效应的发现时间是在1839年,亚历山大·贝克勒尔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见到了这个现象。

效应的现象便是徐云演示的那样:

两个铂电极放到电解液里用光线去照射,电解池中便会出现电动势。

不过在这个时间线里。

受小牛影响。

电子元件领域得到了极其高速的发展,贝克勒尔的父亲家安东·西萨·贝克尔勒在电灯的发明中参了一股,因此亚历山大·贝克勒尔也就错失了发现光伏效应的机会。(这个伏笔居然没有人发现,桑心啊....)

当然了。

既然提到了亚历山大·贝克勒尔,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了:

居里夫人。

1903年。

为了表彰镭元素的发现,诺贝尔奖组委会将诺贝奖颁给了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

其中贝克勒尔排名第一,皮埃尔·居里——也就是居里夫人的丈夫排名第二,居里夫人本人排名第三。

并且居里夫人的名字是在其丈夫皮埃尔·的强烈要求下,才被贝克勒尔加上的。

不过实际上呢。

贝克勒尔的这波获奖有很大水分,堪称是最早一批混一作的例子。

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很简单:

他在1896年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并且引导了相关研究。

但其实呢......

贝克勒尔将这个现象认定成了荧光,压根就直接无视了它,镭发现的过程中居里夫妇才是出力最大的人。

另外,后世传闻皮埃尔和贝克勒尔合作亲密无间,这也是谎言。

皮埃尔一直讨厌贝克勒尔,如果不是瑞典的数学家罗比·加拉格尔把提名信的内容告诉皮埃尔,皮埃尔恐怕到颁奖时都不知道具体谁被提名了。

至于再后来的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过了。

1906年。

皮埃尔.居里在路上被马车撞倒,当场身亡。

居里夫人在寡居几年后和学生郎之万在了一起。

丈夫去世后另组家庭这属于人之常情,更别说居里夫人也不是无缝衔接,最短最短都有三年多呢。

但奈何郎之万当时是有妇之夫,这就导致了她们的爱情故事蒙上了许多非议色彩。

1911年11月7日。

路透社报导该年诺贝尔化学奖将授予居里夫人。

结果11月23日。

郎之万夫人就通过其兄,在报上发表了居里夫人给郎之万的情书。

自那之后。

高卢的报刊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居里夫人与朗之万的“神秘恋情”,并开始大量公布她的信件。

一些高卢人还去袭击她的住宅,用石头砸坏她的窗户。

一批原本支持居里夫人的高卢科学家也开始改变立场,他们联名写信让玛丽离开法国。

导致居里夫人最终没有选上高卢科学院的院士,而是逃到了高卢境内的一座修道院躲了14个月方才挨过了风声。

‘波兰荡*’这个侮辱性的字眼,就是那时候出现的。

这里再说个比较骚的小插曲。

郎之万在和居里夫人分开后,妻子同意朗之万可以公开拥有一个除了居里夫人之外的情人,以此为条件来挽回失败的婚姻。

多年以后。

朗之万为了养活情人,居然厚着脸皮请求居里夫人在研究所为这个女学生安排一个职位......(cnki:sun:kxsj.0.2014-07-019)

奇葩年年有,20世纪初特别多。

好了。

视线再回归原处。

光伏效应在严格意义上和波动说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步骤。

一来这是一次思想上的过渡,避免这些大佬骤然见到某些现象后心脏病突发,造成人类科学史上的悲剧。

另外便是为了.....

启发老法。

别忘了。

半导体这个概念,就是老法提出来的。

瞧他现在跟吴老二似的抖动频率,搁玄幻小说里头那就是妥妥的‘顿悟’好伐?

随后几位教授也相继来到电解池边,再次观察了一阵现象。

斯托克斯甚至还上手去摸了摸铂电极板,咻的一下便收回了手指。(不建议试哈,大致感觉和漏电的金属主机箱有点像,别问我怎么知道的,问就是当年头铁)

“真是奇怪......”

摸着有些酸胀的手指,斯托克斯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说道:

“为什么用光线照射铂电极,溶液内部就会产生电流呢?”

“按照安培先生的理论,光照让电解池内部出现了一个闭合、有电势差的回路?”

一旁的另一位教授上前了两步,伸着脑袋朝电解池里看了几眼。

此人叫做巴特·伯里格斯,是剑桥大学如今能排名前五物理专家,在欧洲也是赫赫有名。

只见他沉思片刻,分析到:

“有没有可能是来自片表面的薄层杂质?比如掺杂了热源效应?”

老法很快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猜测:

“手电筒的光线应该达不到引发薄层杂质变化的量级,顶多就是溴化物和碘化物会短暂的分解产生电效应,但却无法长期持续。”

随后他瞥了眼一旁‘乖巧.jpg’的徐云,伸手从桌上起了一块干净的铂电极。

将修长的食指微微卷曲,在上面敲敲:

“因此很明显,类似铂电极之类的金属板内,一定存在有能形成自有场的条件.....”

斯托克斯见状,不由问道:

“法拉第先生,您是想到了什么吗?”

生物世纪》小说在线阅读_第4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极品白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生物世纪第4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