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金山双丑十分乖巧,闪过了赫本的箭之后,立即把油布翅膀一敛一合,两个人的身子飞泻而下。
城头上恰好竖着两支旗杆,杆顶上有一只四方木斗,是给哨兵隙望关下的,金山双丑一个跟斗,扑向旗杆,双脚向杆身一勾,滑了下来,扑入廓尔额兵的人丛里,横冲直撞,乱砍乱杀!
如果换了平日,陈梅霜、萧玉霜、史诗明这几个高手在场,甚至智禅上人不会丧命的话,也可以指挥兵将上前,围攻双丑。
可是坏在奸相哈发在后方扣压军粮,三军壮士断了粮草供应,陈梅霜等高手相继离开,金山双丑窜上关城,无人能制!
两个人杀上来虽然影响不了什么,可是也收到了提升士气的效果了,明军冲到关前,城上城下展开一片混战!
廓尔额兵如果粮草充足,还可以跟明军决一死战,可是这几天连马肉也吃完了,后方仍然不见粮草运到。
廓尔额兵虽然勇猛善战,到了这个地步,也是士无斗志,混战不到半天。
金山双丑已经跳到铜鼓关下,斩关落锁,推开城门,明军蜂拥进来,廓尔额兵虽然拼死力敌,也是无补大局。
金弓郡主知道铜鼓关不能固守了,只好下令放弃关城,三军壮士向着玛萨尔山方面撤退。
“撤退”这一着看似平常,其实也不容易,因为凡是撤退,一定是打败仗!
怎样能够使败兵接受约束,不乱队形,保存实力?作一个退兵的统帅,也不容易达成任务。
金弓郡主在放弃铜鼓关的时候,想起孙子兵法。
立即把令旗招展,数万廓尔额军排成梯队,势若长蛇,节节后退,一边退一边用强弓硬弩射住阵角。
吴三桂进了铜鼓关之后,还想衔尾追击,一举歼灭廓尔额军主力,可是看见敌人全然不乱,撤退行列十分整齐。
吴三桂不敢穷追了,叹口气道:“她果然有大将之才,可惜明珠暗投,偏偏要做叛逆,跟天朝作对,可惜之至!”
且不说金弓郡主放弃了铜鼓关之后,退兵玛萨尔山,重新布置防线。
再说这时候的尼泊尔王城,虽然削平了奸相,可是皇宫里闹得一塌糊涂,尤其是戴安娜公主,脱险回来之后,仍旧是疯疯癫癫的,哭笑无常,陈梅霜用心替她把脉。
发觉公主疯癫的原因,除了受萨菩婆催魂大法毒害之外,女妖还给她吃下了好几种稀奇古怪的毒药,所以受害很重,整个人的神经完全乱了。
如果没有适当的疗治,顶多在一年之内,就要命丧黄泉!
要救回她性命!只有昆仑山绝顶王母天池的龙脑草,方才可以奏效,当年赫本被她师傅飞龙师太在盛怒之下,用铁掌打坏头脑,变了痴呆,全靠史诗明冒险犯难到王母天池去,说服三老,把龙脑草取了一支回来,治愈了赫本的疯病。
现在戴安娜公主所受的伤害,比起当年的赫本,有过之无不及!
即使把龙脑草取来,也要由一个精通内功的人,觅一静地,用金针刺穴法,治疗三个多月,方才能够复原。
换句话说,只有把戴安娜公主送到昆仑山顶王母天池那里去一条路!
不过现在情势这样吃紧,怎可以抽出一个人来,把公主送到昆仑山上去呢?
就在这个时候,前方已经传来了铜鼓关失陷的噩耗!
国王又惊又怒,因为铜鼓关是保障王城的第一重天险,明军已经越过。
只有扼守飞仙岭第二重险要,飞仙岭就是史诗明和阿布王子到王城时,半途遇险,被哈发派人暗算的地方。
国王把警卫京城的三万兵马,完全拨交给阿布王子,叫他会合金弓郡主由前线退下来的大军,一同扼守飞仙岭。
史诗明跟着阿布王子开上前方,沿途上看见不少牧民,拖男带女,扶老携幼迎面而来,络绎不绝。
阿布王子吃了一惊!说道:“怎么来了这么多逃亡的牧人?吴三桂难道这样神速,已经逼近王城了!”
史诗明立即唤到牧人,向他们口里打探前方战况,那些牧人异口同声的说道:“明军已经占了铜鼓关,金弓郡主的大军还在玛萨尔山固守,可是赫本郡主下了一道坚壁清野的命令,吩咐一切牧人,统统要向内地迁移,不准留在前方,她说这样可以避免给清兵利用,我们本来是在玛萨尔山草地放牧的,也要一律奉令内迁呢!”
阿布王子方才放心,大军到了飞仙岭,史诗明到这时候方才看清楚飞仙岭的地形。
前后总共两重高山,夹着一道河流名叫做白象河,流水湍急,不利行舟,只有土人的羊皮筏子可以飞渡,小河上游却有一道竹索桥。
什么叫做竹索桥呢?
原来这一道桥的构造,和铁索桥互相仿佛,不过铁索桥是用两根巨大铁链,横贯两岸。
铁索间搭着木板罢了,竹索桥却是用长竹连接起来,代替铁索,这也是廓尔额境内的特色。
阿布王子到了飞仙岭之后,便向史诗明问计怎样把守。
史诗明代他想了一个主意,把竹索桥拆掉,所有士兵完全结聚在南岸上,修造碉堡,据险而守。
史诗明还匠心独运,想出碉堡的形式,每一座碉堡两三丈见方,只在顶层留下十多个箭眼,上面贮放兵器,下面贮藏粮食,每个碉堡分配士兵二十名。
山上山下完全筑满碉堡,在建造的时候,史诗明还亲自出动监工,大家一齐动手,前后不到三天,已经筑成了五百多座碉堡,到第三天黄昏日落。
夜幕笼罩的时候,史诗明忽然看见已经拆掉的竹索桥,忽然现出几个人影,手攀竹索,直向对岸凌空飞渡过去!
这竹索桥架设在白象河的上游,河床最狭窄的地方,距离不到二十丈左右。
廓尔额兵拆桥时候,只把索上桥板撤去,并没有把桥索截断,轻功高强的人,仍然可以攀索飞渡!
史诗明听说索桥上出现人影,马上知道来了江湖高手,立马传下将令:“派一千弓弩手,火速赶到竹索桥边,一见有人,乱箭射死,宁在毋纵!”
史诗明的命令一下,一千名廓尔额兵,立即开动,立马拈弓搭箭,健步如飞的跑到竹索桥,果然不出所料,弦月微光之下,果然看见三个人影手攀索桥,直向对岸走去!
史诗明看得清楚,这三个不是别人,正是萨菩婆和薛平贵、王宝钏两个梵僧。
他们想来是由王城里逃出来,没地藏身,索性把心一横,投靠明军。
史诗明高声叫道:“放箭!”一千弓弩手同时扳弓发矢,箭似飞蝗,猛向白象河面线索飞渡的三个人背影射到。
萨菩婆和薛平贵,王宝钏,已经攀过了竹索桥三分之二,可说超出弓箭射程之外。
廓尔额兵的箭,虽然很密集,却是十之八九,还未射中敌人,便自飞堕河内。
即使有少数射到女妖的身边,也是软弱无力,被萨菩婆只一举手投足之间,便自打落河里!
萨菩婆和两个梵僧迅速地攀尽索桥,飞身纵上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