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上午八点半,邓超平便来到方志诚的办公室,怀中抱着一叠去年市发改委各部门的总结性材料。他看上去面色如常,但心情有些忐忑,因为这些总结材料,很多都是应付式的文件,如果细查的话,肯定能发现问题。只是薛福连担任发改委主管副市长职务多年,也没有调阅资料的习惯,所以他就一直没有重视。

华清文从邓超平的手中接过材料,花费了十分钟,将材料分门别类,然后微笑着与邓超平说道:“邓主任,咱们进去吧。”

邓超平旁观华清文梳理工作的流程,暗忖这是一个挺能干的秘,非常细心,在浏览材料的过程中井井有条,这也侧面反映了方志诚的用人之能。

华清文将材料放在方志诚的手边,方志诚朝椅子指了指,华清文会意,将远处的椅子搬到办公桌的对面,然后请邓超平坐下。

等邓超平坐定之后,方志诚开始缓缓地翻阅刚才拿过来的资料,他右手拿着红色的签字笔,翻阅材料的速度特别快。大约不到二十分钟,厚厚的一叠资料就被翻阅完毕。

方志诚淡淡地看了一眼邓超平,问道:“曹尧发改委的情况,让我感觉非常的失望。寒春主任一直说曹尧的发改委是全省最有冲劲的,但事实证明,问题很多,也很严重。以去年高兴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来看,根本没有一丝亮点与进步。同时国有企业改制这块,也没有半寸进步。这样的状态,如何能担负起推动曹尧整体城市进步的重任?”

言毕,方志诚准确地抽搐其中一份文件,扔在了邓超平的眼前。

邓超平尴尬地笑着,接过文件,仔细阅读材料上的红色笔迹,方志诚的评语一针见血,直指要害。邓超平勉力解释道:“这与曹尧的整体环境有关系,曹尧的国有企业都是庞然大物,牵一发动全身,影响到近万人的岗位。”

方志诚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打断他,道:“一切都是借口和托辞。以曹尧重工集团为例,这么多年来之所以利润下滑,因为它没有由重转轻。所谓的重转轻,指的不是从重工业转为轻工业,而是内部管理系统要尽量的简化。现在已经过了劳动密集型的时代,大量的岗位只会让企业的生存变得艰难,成为企业进步的累赘。”

邓超平轻声反驳道:“作为政府,我们不能只看利益,更要关注民生。如果出现下岗潮,引起社会震荡,会形成不好的影响。”

方志诚坚定不移地挥手,沉声道:“短视是发展与改革的敌人。超平同志,国有企业改制,这迫在眉睫。全国的中小型企业都陆续加入这一轮升级,现在轮到大型企业,更不能怯懦不前。”

邓超平终于意识到今天方志诚为何一早喊自己前来谈事,他是准备向曹尧重工集团开刀了?

邓超平继续劝说道:“可是,曹尧重工集团属于省管企业,我们没法直接插手!”

方志诚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道:“它虽然是省管企业,但一举一动牵扯到曹尧的发展,省里虽没有指示,但我们也应主动一点,只有传统企业活了,曹尧才能焕发新生。”

邓超平眉头紧皱地出了办公室,华清文送了一些材料进来,低声道:“邓主任,好像很排斥国有企业改制。”

华清文更偏向于智囊型的秘,在这一点上,方志诚给他的空间很大,不像某些秘,在领导面前太过于呆板,只会听从指示和安排,不去独立思考问题。

方志诚点了点头,道:“邓超平和曹尧重工的关系很亲密,这么多年来,曹尧重工一直享受发改委的各种补贴,可以这么说,省里下拨的资源,百分之三十以上都输入曹尧重工,导致现在曹尧重工集团不求改进的状况。”

华清文对方志诚的分析很认可,沉声道:“想要对老城区进行结构性调整,前提是需要搞定曹尧重工这类的传统势力,否则寸步难行。现在发改委的资源全部送入无底洞,导致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没有足够的动力。”

方志诚手指在办公桌面上,敲了敲,似笑非笑地问道:“你觉得当务之急,如何解开这个难题。”

华清文声音洪亮地说道:“无力可借,只能强势破局。”

方志诚不置可否,华清文觉得脸上一片火辣,意识到自己狷狂的性格展现出来,连忙又道:“我说得太过偏激了。”

方志诚站起身,在办公室内来回走了几圈,淡淡道:“你说的没错,响鼓需要重锤敲,重病必需重药医。现在曹尧经济结构病入膏肓,至少要落后省内南部城市十年以上,如果现在不刮骨疗伤,只会更加落后。”

华清文听方志诚如此表态,气血沸腾,他是时政记者,站在局外看到的东西比局内人看到得更多。

对于曹尧现在的时局,他曾经深刻地剖析过,关键还是在于僵化陈旧的体制,导致经济结构适应不了时代的潮流。

曹尧的人口很多,是全省第二个超过千万的地市,但大部分人员从事简单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并往其他城市迁移,市内新兴的产业几乎是空白。

之所以导致这个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地方领导的观念太过于陈旧。曲康在任期内的确为曹尧做了很多事情,但现在已经进入互联时代,老一代的官员干部对趋势的判断出现迷惘。

在这个背景下,王国岳、隋琦、方志诚等年轻干部来到曹尧,带来了城市崛起的希望。但因为新旧势力价值观的不同,势必又将引起一系列的碰撞。

华清文此刻站在浪尖上,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气息,让他难以抑制情绪,这犹如九十年代初期,南巡首长讲话之后,全国掀起改革热潮的昂扬氛围。

方志诚见华清文有点走神,淡淡一笑,道:“曹尧重工集团的问题,省里比我们更加清楚。省里之所以一直保持缄默,主要还是在于地方上给省里造成太大的压力。从省里的角度,曹尧重工集团早就应该彻底地变革,只是地方上用就业、社会稳定等因素让省里不断地让步。”

华清文看出方志诚已成竹在胸,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那一番话,其实都在方志诚的意料之中,顿时觉得自己太过于自负。

等华清文离开办公室之后,方志诚坐在办公桌前又思考片刻,与沈寒春拨通了电话。

“师叔,您好,我是方志诚!”方志诚主动介绍道。

沈寒春先是一愣,旋即笑道:“怎么样,在曹尧干得还顺利吗?”

方志诚叹了一口气,道:“一筹莫展,所以想与您请教请教!”

沈寒春与方志诚虽说有些许矛盾,但那些都是派系之间的纠缠,从私人关系的角度,沈寒春还是挺喜欢方志诚这个年轻人,他身上有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所以尽管在魏赵之争上,方志诚选择了褚始源,但沈寒春对方志诚还是比较宽容。

沈寒春停顿数秒,道:“曹尧的问题还是在于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上。如果不解决那几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问题,想要培育新产业、规划新的经济结构,基本不可能实现。”

方志诚暗忖沈寒春倒也是明白人,虽然远在琼金,但对曹尧的情况很了解。沈寒春是发改委主任,心中有一本账,对淮南的局势还是很清楚,这也是为何褚始源对他的工作能力,也是不吝赞叹。

擦肩而过的艳遇》小说在线阅读_第12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高升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擦肩而过的艳遇第12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