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不可能让锄奸队的兄弟干掉伪军营长,所以要借刀杀人。
孙金海眼珠一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你做什么事情,跟我没有关系,我什么都不知道。”
孙金海精明着呢,好事儿是他的,如果出了问题,肯定是赵志国背锅。
“大哥,您就瞧好吧。”
赵志国现在有了伪军的身份作掩护,对付一个伪军营长,还不是手到擒来。
而且故意巴结日军的伪军营长,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当天晚上,伪军营长就接到了他的部下送来的消息,在城西发现了锄奸队。
伪军营长转念一想,要是能够亲自带人消灭锄奸队的人员,说不定让他在日军那儿有更好的形象。
所以伪军营长没有上报,带着人就出发了。
这正好中了赵志国的圈套,赵志国半夜悄悄的潜入了伪军营长的房间,把一封信放进了伪军营长的抽屉里。
信的内容自然是赵志国编造的。
其实只需要一点,让小鬼子怀疑就足够了。
日军对反抗他们的华夏人,向来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在把信放好之后,赵志国立刻通知了孙金海。
孙金海马上明白过来,带着人就闯进了三营长的住处。
而且孙金海还通知了日军,很快三营长的住处就挤满了人。
在伪军三营长到达赵志国给他安排的地址之后,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
就在三营长意识到不妙的时候,一群伪军抄了三营长的后路。
伪军士兵直接将三营长给拿下,押回了住处。
“这是怎么回事?”
三营长心想,自己是去抓抗日份子去了,怎么自己被抓了,而且自己的住处还有如此多的人,就连皇军都来了。
“三营长啊三营长,枉我一心栽培你,你竟然背着我,跟华夏军队有勾结,怪不得我们抓不到锄奸队的人,原来一直是你在背后通风报信!”
赵志国站在一边,心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故意要给三营长安上一个通敌的罪名,一切都是精心设计好的,三营长百口莫辩。
“太君,我冤枉啊!我根本就没有通敌,您要相信我啊!”
小鬼子一旦心生怀疑,哪怕没有任何证据,三营长的下场恐怕都好不了。
“太君,今天晚上我的部队去城西抓抗日份子的,三营长却比我们早到一步,肯定是他提前通知他们撤离的。”
孙金海生怕三营长死的不透彻,什么脏水都开始往三营长身上泼。
作为整个事件的策划者,赵志国只是冷眼旁观。
像三营长这样的人,死不足惜,只可惜不是他赵志国杀的。
三营长大喊着冤枉,可他又无法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一封通敌的信,加上孙金海不断泼脏水,小鬼子心中早就有了定论。
当天晚上,孙金海就把赵志国叫到了一个单独的房间里,脸上充满了笑意。
赵志国心想,这个死胖子,不会是享受够了小三,小四和小五,准备把周末的休息时间私下里安排给他吧?
想到这个可能,赵志国忍不住全身汗毛直竖。
要是自己的一身清白毁在了这个死胖子手中,他真的没脸见人了。
“小刘兄弟,这件事情干的漂亮,现在三营长的位置空出来的,你去当三营长怎么样?”孙金海提议。
“大哥,我当个连长,能够为您鞍前马后就行了,当营长还是算了,等哪天我在战场上立下了大功,您再让我当营长也行!”
赵志国可不想当伪军营长,他知道孙金海对他的怀疑还没有打消。
其次当伪军营长,太过招摇,不利于赵志国的侦察。
“你是我的兄弟,让你当营长,谁敢不服?”孙金海说。
“大哥,如果让我当营长,皇军要是知道,我们这个团,三个营长跟您一条心,肯定会对您有戒备的,不利于大哥您的发展。”
整个部队如果是孙金海一个说了算,小鬼子那边肯定会对孙金海有所戒备。
“大哥,您应该选一个表面看似跟你不合,但是背地里一直支持你的人来当这个营长。”
赵志国在行动的时候,就想好了这个计策。
“嗯!不错,小刘兄弟,以后有其他好事儿,哥哥一定想着你。”
孙金海心中对赵志国的怀疑打消了大半。
赵志国见目的已经达到,并没有急着提要求。
这次事情,让孙金海对赵志国刮目相看。
此人能力不错,而且还不居功自傲,确实可以重用。
但做这些事情,赵志国的最终目的还是上城墙去看看。
站在城墙下方,赵志国昂着头望着墙顶,一看就是一下午。
连续几天下来,赵志国就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望着城墙看,而且不到晚上不回去。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孙金海的耳朵里。
孙金海自然好奇赵志国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为何天天望着城墙发呆?”孙金海询问赵志国。
“大哥,不瞒您说,我特别喜欢看历史书,尤其是这些古朴的东西特别吸引人,来晋阳这么久了,都没从看过城墙上方是什么样子,着实有点可惜。”
赵志国编出了一个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
不过他实在是没办法了,他在晋阳待了这么久,侦察行动没有一点进展。
只能想出这么一个笨的办法来。
孙金海要是不相信,也无伤大雅!要是相信了,赵志国的计划就成了。
“我以为什么大事儿呢,大哥别的事情满足不了你,就这点小事儿,还是能够办到的,不就是上城墙上看看吗?我这就安排。”
晋阳城内的城防有一部分就是伪军部队。
伪军部队也不是固定的部队在城墙上驻扎一辈子,而是有定期的轮换。
孙金海当天就找了日军,第二天就安排赵志国他们所在的营去守城墙。
听到这个消息的赵志国,喜极而泣,当即保全感谢孙金海:“多谢大哥满足弟弟的心愿。”
“这都是小事儿,放心吧,你想在上边待多久,就在上边待多久。”
孙金海拍着胸脯向赵志国说,似乎这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而这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对赵志国来说是天大的事情。
终于爬上了城墙,看着晋阳城外的景色,赵志国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对赵志国来说,晋阳城外的一切景色,都是一张地图。
在城墙上每走一步,都是一次丈量!
他默默计算着脚步,默默地数着城墙上的一个个垛口。
多少米一个火力点部署,赵志国都清清楚楚的记在了心里。
不过,让赵志国没想到的是一支部队上城墙驻扎,最少需要七天的时间,才能够轮换一次。
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半个月轮换一次也是有可能的。
这是小鬼子定下的规矩,孙金海只能决定哪支部队上城墙,却不能擅自决定,从城墙上下来。
了解到这个情况的赵志国,终于知道孙金海为何如此相信他。
原来,孙金海心底里还是不信任赵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