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小鬼子和他们走狗的迫害,当地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晋阳,想找一条出路。
只可惜他们不知道该投奔谁,也没有门路。
如今有了秦卫通在当地带来的影响力,很多人愿意加入八路军。
当然锄奸队不可能增加太多人手,而且每个人都必须要个顶个的能干。
毕竟在敌后杀二狗子的时候,不能大张旗鼓,要暗地里下手。
他们的行动不能像张飞一样,见了敌人,先大嗓门吼一声,如果这样,敌人不先做防备,也会被吓跑的。
在敌人窝里动手,就要悄无声息,埋伏,打闷棍都行。
就是不能光明正大的下手,所以不需要组成多大规模,浩浩荡荡的。
否则太惹人注目。
所以秦卫通把这些想当兵的年轻人都送到了赵志国派来组织民兵的士兵手中。
一个在前方杀二狗子,打出八路军的名声去,一个在后方负责接收,组织训练民兵。
虽然缺少武器,但踊跃报名的人不在少数。
等组织起足够多的力量来,他们就对着那些战斗力不强的侦缉队和保安团之类的二狗子下手,从他们手里夺取武器。
“我们派出的人,去敌后的时间也不短了,他们是该闹出点动静来。”赵志国说。
他派人去敌后组织人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鬼子和那些二狗子不得安宁。
小鬼子的防区内越乱,等动手的时候,赵志国他们越容易。
“侦察连也一直在盯着平城日军的动向,最近日军没有什么变动,也没有向平城增兵。”
“小鬼子急于解决南边的问题,他们的注意力都在南边,这是我们最好的动手时机。”
等两个国家的主力在战场上形成僵持的时候,华夏军队又没有反攻的能力,日军必然能够抽调兵力来对付赵志国。
赵志国必须要打出去,扩大自己的防区,争取更多的人口。
有人口基数,才能够号召更多的人入伍抗敌。
“你的计划方案我都看过了,我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第一步完不成,是不是计划就宣告失败了?”马修文提出疑问。
赵志国的计划一环扣着一环,只要有一个环节失败,整个计划就会出问题。
甚至有一种可能,赵志国他们第一步计划就失败,他们前期所有的准备都会做无用功的。
赵志国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难道你没有第二套备选方案?”
作为政委,他要做的就是力求稳妥。
如果有第二套方案,出现失误的时候,他们还能够降低损失。
“敌强我弱,背水一战!”赵志国坚定地说。
在并州,平城以及晋阳的夹缝中生存,如果他们不把这个枷锁给打破,早晚会被日军给夹死。
要想降低损失,又想夺取平城,只有这个办法。
然而马修文想的是部队从当初的弱小,发展到今天有近万人的部队,还有好几千的民兵。
取得这个成绩,在别人眼里那是相当耀眼了。
只要能够守住这个家底儿,他们就可以向师部和总指挥部交出满意的答卷。
“部队会不会被打光?”
但马修文没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可能会!但是如果我们此时不主动出击,将来一定会被打光的。”
华夏军队跟侵略者本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他们不打小鬼子,小鬼子还回来主动打他们。
偏安一隅的结果,就是连自己最后的立足之地也守不住。
如今的独立团已经是处在一条绝路上,只有绝地反击,才能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大后方。
“行吧,一旦计划展开,我一定会尽力协调望县地区所有百姓来支援我们的!”
既然赵志国已经下定了决心,作为他的政委,就要全力做好后方的后勤保障工作。
“政委,我们的目标不是守住,是把整个华夏从动荡中解救出来。”赵志国认真地说。
他们的目标从不是平城,更不是一个小小的望县,而是整个华夏,甚至是整个世界。
马修文点点头:“侦察连一直在盯着平城方向的日军,他们没有任何调动的痕迹。”
“村野正雄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保住平城,不出任何事情,他们应该不会有兵力上的调动了。”
短期来看,日军不会向平城增兵。
除非,日军下定了决心要把独立团给彻底消灭。
“是不是让侦察连都盯在那儿,太过多余了?”
为了侦察需要,侦察连现在有三百人的兵力,加上他们在平城的情报人员以及刚组织起来的民兵。
“嗯……确实……而且我们需要把晋阳地区的动静闹得比平城大!”赵志国思考了片刻,“让丁玉成留下点人在平城地区,其余人先调回来。”
平城目前确实不需要这么多人,而且人越多,越容易引起村野正雄的警惕。
随着跟小鬼子的交手次数越来越多,村野正雄的智商也在直线上升。
只有让村野正雄有一点怀疑,赵志国就无法实施他的计划。
他必须要让村野正雄明白,他们是要进攻晋阳,而不是进攻平城。
倒是大量部队出现在晋阳地区的时候,就看村野正雄会不会上钩,派出援兵。
“平城地区也不能一点动静也没有,这么假的圈套,村野正雄肯定能够看出来。”马修文说。
“无论我们做什么,村野正雄的都会怀疑的!”赵志国说。
村野正雄越来越谨慎,生怕哪一步都是赵志国设下的圈套。
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村野正雄都会以不变应万变的。
“希望那老狐狸早点上钩!”马修文,“这样,我们也能省点力气!”
“解决了村野正雄,剩下的仗就好打很多了。”
在日军中,没有一个比小鬼子更加了解村野正雄的。
当一个熟悉赵志国的小鬼子部队全军覆没后,剩下的小鬼子也只是听闻过,不曾跟赵志国的部队交手。
而小鬼子的作战套路就是那些,说句不客气的,科班出身的日军军官,大部分都是一套体系下来的。
上了战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得按照课堂里教,训练场上教官训练的那样来。
少了灵活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日军所缺乏的,正是独立团所擅长的。
而且小鬼子对于自己固定的战术战法非常执拗,他们还看不起华夏人,不肯从跟华夏人的战斗中学习。
赵志国他们本来就熟悉小鬼子,每一次战斗结束,全体官兵都要做总结。
在跟小鬼子作战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
等有一天赵志国他们整体的重火力强于日军时,日军只有被动防御的份儿。
“我记得晋阳城以东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赵志国说,“河上有座桥!”
当初赵志国他们从长城撤退下来,往大后方转移的时候,小鬼子差点在这座桥上把路给堵死。
小鬼子占领了那座桥之后,桥梁就变成了日军防守的重中之重。
只要桥梁被毁,小鬼子就要绕出上百公里,才能够进入晋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