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日军战俘还有用,能给他们干活,所以田克志只关心这些小鬼子还能不能走路,还能不能继续干活。
“还能动的,有四百多个,还有三十多个陷入昏迷,剩下的都是负伤的!”
此时田克志无意识的看了一眼马修文。
马修文在这儿他也不好下命令。
他们没有足够的药物给小鬼子治疗,如果马修文不在这儿,他会直接下令将小鬼子的伤兵处死。
健全的小鬼子俘虏就够用了,伤兵也干不了活,养着他们还浪费粮食。
“全力救治伤员,给所有日军提供食物和水,把他们都给押送回驻地。”马修文一声令下。
田克志咳嗽了两声:“要不要跟大队长汇报一声?带着小鬼子俘虏在山里行军,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且小鬼子还没缓过劲儿来,押送回去是不是太着急了一些?”
“嗯……这个好消息确实该跟老赵分享,毕竟我们打了一次打胜仗!”
马修文并没有怀疑针田克志,反而赞同了他的意见。
“行,教导员,剩下的事情交给您处理了,我去跟大队长汇报一声。”
在田克志去寻找赵志国的时候,远处响起了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
枪声很分散,火力也不凶猛,从枪声上就可以判断出,日军想分散突围。
“大队长,小鬼子是突围了吗?”田克志询问。
“对,小鬼子在分散突围,我们缺照明弹,他们突围有足够的优势。”
今天晚上是小鬼子最佳的突围时机,小鬼子的联队长并没有判断错误。
“那岂不是让他们逃出去了?”
虽然他们吃掉了日军联队大部分兵力,但没有将日军给全歼,总感觉这一仗缺少点什么。
“大晚上的,你敢在这山里乱跑?”赵志国反问田克志。
赵志国的意思很明显,并不是因为这山中有鬼怪山魈,而敢不敢。
山里没有一条路是正儿八经的路,到处都是荆棘怪石,随时还会出现悬崖断壁。
黑夜中,视野有限,又是逃命,小鬼子也会慌不择路的。
让他们逃,又能够逃出去多远?
“也对,老一辈都说,大山吃人,一点都不差。”
山里的猛兽和险峻的地形,稍不留意,就会让人丧命的。
“通讯兵,去传令,告诉高副队长,部队不得追击,天亮之后,再展开搜捕。”
赵志国也不在乎这三核桃俩枣的,剩下的小鬼子跑了就跑了,他们已经掀不起大浪来。
一直在华夏军队手中吃过败仗的日军联队,就算以后补充兵力,重组起来,也是名存实亡。
“你有什么事情?”赵志国突然想起田克志为什么来找他。
田克志看了一眼四周的士兵,然后附在赵志国耳边,把战俘的事情悄悄的告诉了赵志国。
“有教导员守着,小鬼子伤兵的事情我也不敢擅自做主。”
马修文虽然没有那么死板,但在军纪军令面前,他绝不会让步的。
赵志国也知道这是个麻烦事情,留着小鬼子的伤兵,他们肯定要浪费自己的药品给小鬼子医治。
他不是没有人道主义,但赵志国的人道主义只是对自己人的,可不是对小鬼子这种畜生的。
“我刚刚说了,山里到处都是悬崖峭壁!”赵志国说。
田克志一想,瞬间明白了赵志国的意思。
“那我这就去传令?”
“安排的人要可靠,这种事情还是别让教导员知道,要不然是个麻烦。”
“行,我让老兵去送,他们知道该怎么做的,最好连夜就把小鬼子的俘虏送走。”
小鬼子的伤兵自然没有办法走路,田克志专门找来了担架,让士兵抬着小鬼子的伤兵。
山道本来就不好走,赵志国又下令连夜将小鬼子送回驻地去看管。
那些老兵心里更是一百个不愿意,他们身边有多少兄弟倒在了日军的枪口下,他们都恨不得把这些日军给掐死。
有了田克志的暗中授意,老兵们更加心安理得。
走到路上的时候,脚下一滑,担架脱手,日军伤兵从担架上滚落下来,然后沿着山坡滚到山底。
就算侥幸还有一口气,把日军伤兵扶到担架上,再来一次。
当天晚上,小鬼子的伤兵一个也不剩,全都死在了山沟沟里。
马修文得知消息之后,脸色阴沉地看着田克志。
但他并没有直接追问田克志,因为他知道,没有赵志国的指使,田克志就算有这个想法,也不敢付诸于行动。
“老赵,这件事情是不是跟你有关系?”
小鬼子其他士兵一个都没事儿,唯独小鬼子的伤兵一个都没有活下来,马修文怎么可能不怀疑。
“什么事儿?你是说追击小鬼子的事情?新兵也该历练历练了,在山里跟小鬼子赛跑,体能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峡谷方向的日军已经全部被俘,新兵闲着也是闲着,赵志国干脆把这些新兵都交给了高仓指挥。
日军联队长身边只剩下了十几个卫兵,却被一个连的士兵在追击。
其余小鬼子更是丧家之犬,面对漫山遍野追击的华夏士兵,他们是叫苦不迭,只想多生两条腿。
只可惜,他们大部分人都在赵志国的五指山中,纵使他们使出吃奶的力气去抗争,结局仍旧不会改变。
赵志国用追击日军残兵的事情搪塞着马修文。
“你知道我说的是日军俘虏的事情!”
“日军俘虏怎么了?”
生活中有时候就要装傻,装傻也是一种学问,能够省下很多麻烦。
而且这种事情打死都不能承认,最后也只是不了了之。
赵志国故作疑惑,对于马修文问的事情,他不会承认的。
“俘虏押送回驻地途中,日军伤兵跌落山崖,全都死亡!”
“真有这种事情?其实也不奇怪,这山里的路您也知道,正常人走路都会有危险,更不用说抬着伤兵走路,再说了,我们抓了那么多俘虏,路上死一两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行,必须要追究押送士兵的责任,否则以后他们还会如此!”
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种问题,他们的士兵见日军战俘不顺眼,半路将日军俘虏推下山崖,再把责任推给道路不好走,以后他们如何保障俘虏的安全。
“罚我看就没有必要了,毕竟他们也是无心之失,处罚了士兵,战士们心里肯定不服气,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赵志国也不想跟马修文反着来,“不如这样,直接开展教育,把这件事情当做典型。”
跟马修文对着干,不利于部队的团结和发展。
所以赵志国干脆顺着马修文的建议提出更好的办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