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怕古晋昭不这么想,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他也就不再开口了。
默默的坐到电台旁,拿起耳机戴上。
又拿起旁边的纸笔,很快的将一份电报翻译了出来。
“特派员!”
王森双手将翻译的电文,双手奉上。
“让我去宝塔山东面去接头吗?”
古晋昭扫视过电文之后喃喃自语道。
“特派员,需不需要回复一下总部!”
王森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问道。
古晋昭则是摇了摇头。
“没什么要说的!就不用回复了!无线电能不用还是不用的好!你先回去吧!”
王森立刻摘下耳机站起身来,出门离去头也不回。
现在他感觉跟古晋昭在一起压力实在太大了,基本上他也已经打消了求古晋昭把他带回到后方的打算。
这里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过得还算自由。
如果跟着古晋昭天天压抑着过的话,他感觉自己迟早会疯。
所以现在就算是古晋昭求着他回去,他也绝对不会回去的。
思想转变之快,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古晋昭则是坐在桌前思考了一下之后,拿起笔在刚刚王森写的电文纸上又添了几句话,然后将纸折叠好,起身出门走进了对面的小树林。
找到约定好作为信箱的一颗大石头,塞进了石头底部的石缝中。
然后出小树林的时候,在小树林最外边的一棵树上,随手抽出了腰间一把匕首,在树上画了一道杠。
这才回到了安全屋中。
这是约定好的信号,只要树上出现一条横线的话,接应的同志立刻就会去石头缝里拿情报。
如果另外一棵树上出现横杠的话,那就是古晋昭,需要去拿情报。
古晋昭回到安全屋中就躺下睡觉了,不再管其他的事情。
一直到凌晨天蒙蒙亮,古晋昭突然惊醒过来。
若有所思的走到门前,打开一条缝看了一眼对面的小树林。
一道身影走进了小树林,看了一眼,多了一条杠的树,一头钻进了小树林。
不多时就若无其事的从小树林中走了出来,很快就消失在门前的街道上了。
古晋昭见他并没有在另一棵树上做记号,也就放心的重新躺回到了床上。
看来组织上并没有什么安排。
另外一边卢政委很快就拿到了情报,阅读之后,立刻找到了昨天晚上的那名中年人。
“克公!”
又警觉得看了看周围没人之后才将情报交到了克公手上。
“这是他刚刚传出来的情报!”
克公点了点头,这个时候他自然明白卢政委口中的他指的是谁。
随手打开情报看了一眼之后,就拿出了火柴,卢政委见状赶忙接过情报,在克公划着火火柴之后,直接将情报烧掉了。
“下午就要接头,你马上派人去隐藏好看看能不能揪出来这个所谓的西北地区负责人!”
卢政委立刻点了点头道。
“是!”
说完就想转身离去,又被克公一把拦住。
“这上面说那个王森将整个密码本都记在了脑子中,这一点你怎么看?”
听到克公问这个,卢政委立刻也皱起了眉头。
“这的确是个麻烦事!看来对待这个王森,我们要尽量捉活的!”
说到这里卢政委又想起了刚刚纸条上的内容。
“或者按照黄山的建议!做一下他的工作,看看能不能把他吸收进来!”
古晋昭在刚刚的情报上写了一下王森的情况,说他并不太满意军情处的安排,不想在陕北工作,而且意志并不算坚定,建议做通此人的工作,让他把密码本背出来。
克公点了点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个人能把密码本背下来,也算是有一技之长,记性这么好是个人才!只是他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有没有做过仔细调查?”
“这个王森是北平人!家中的父母都是之前小作坊的工人!后来在北平的大工厂做工,倒也参加过几次北平的罢工运动!感觉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只是如果他连咱们这里工作的条件都不能忍受的话,积极性方面还有待观察,我的意见是宁缺毋滥!”
卢政委总体来说是不太同意古晋昭的方案的,只是他明白克公的意思,知道首长是动了爱才之心的。
“总得试一下嘛!”
克公微微笑了一下。
“年轻人的心性不定是正常现象,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轻言放弃!如果是个可塑之才的话,我们吸收进来肯定能为我们做更多的贡献!”
“行吧,首长!我会多注意这个王森的!近期我再给他安排一个体面点的工作,试一下这小子的心性!”
卢政委点了点头,他也见过很多心性不定的年轻人,不过也确实并不是所有心性不定的年轻人就无可救药。
他的想法是,多接触一下这个王森,如果真是一个可塑之才的话,那正像克公说的,把他吸收进队伍的话,应该能做出更多的贡献。
现在西安事变过后,国共双方已经达成了共同抗日的共识。
红党所面临的压力也小了很多,可人才上的缺口还是有的,再加上组织上审查的又很严格,所以一切能争取的对象都要争取的。
尤其是像王森这样有一技之长,或者说是特殊天赋的。
“注意方式,不要引起他的警觉,毕竟现在他是国党的特工!”
克公嘱咐了一句,卢政委再次点了点头,这才离去,安排人去宝塔山附近蹲点。
但愿这次接头的对象,不要像上次的那个毒针一样这么警觉,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
此时已经出发前往宝塔山东接头的古晋昭心里想到。
因为并不能确认这次街头的对象的具体身份,所以保险起见,他都不敢跟组织上的人多做接触。
就怕他跟王森接触之后,会有人在暗中注意着他。
正在思索间古晋昭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不过宝塔山周边的范围还是比较大的,情报上只说在宝塔山的东边接头,但是具体的在哪里并没有说。
只是古晋昭手中提着一篮苹果,等待着有心人接头。
说实话,古晋昭并不太喜欢这种被动的方式,他更喜欢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让自己去找接头人。
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让他想起了上次来根据地,多次被毒针放了鸽子的不好回忆。
在宝塔山的东面,无脑的逛了几圈之后,依然没有什么人前来前来接头。
古晋昭有些气馁的将手中提的一篮苹果放在了一棵树下,自己也蹲在了树旁边。
此时周边的农田里有不少人正在田间劳作,路边也有不少行色匆匆的人,古晋昭穿着普通,再加上带了一个斗笠,盖住了大半张脸,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不过有心人,如果多看几眼的话,一定能看出古晋昭的不同,与乡间劳作的农民和路上来往的行人不同,古晋昭手部和脖子处露出的皮肤还是比较嫩白的。
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太像能来这种地方的人。
古晋昭抬头望了望山顶的宝塔,又重新低下头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