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叫忠伯的老人催动起马车,末了还是不放心的又说上一句:“老爷,要不要和夫人说一声,让她带着少爷小姐先出海避避风头?”

这是怕东窗事发,朝廷祸连满门。

“这个不用怕。”

李延宗倒是放心的紧:“当年就是大王一力推动的废除株连制,这么多年了,犯下天怒人怨案子的官员又不鲜少,哪有一个连累妻儿老小的,朝廷的法度还是清明的。

太子爷就是再恼、再怒,难不成还能让大王向他让步?要真这样做,这太子当不长。”

主仆二人没再多言,车厢内陷入了寂静,许久后李延宗睁开了眼,撩起帘布向马车外看了一眼。

出城了。

看着窗外的景色,李延宗深深叹了口气。

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再看到自己主政下的东莞了。

别看清晨迎接的时候李延宗如此自信,但真当这个时刻来临的时候,要说不怕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人心似铁非似铁,官法如炉真如炉啊。

这一刻,李延宗突然有些后悔自己涉案了。

如果不种芙蓉花的话,他现在本不用提心吊胆的。

可惜啊,他不是李家的家主,他只是家族中的一个后生晚辈,在广东这地界,离开了李家,他李延宗什么都不是。

“亦或者,就连我们李家,也啥都不是吧。”

李延宗放下窗帘苦笑一声。

现在的广东,可不是他自小长大那个记忆中的广东了,这地方,虎踞龙盘,掺杂了太多太多的各方利益。

在看不见的无尽暗流裹挟下,像他们这种人,注定只是被裹挟着向前走的,没法做出任何自主的选择。

车队一路南下,行进到傍晚时分的时候,寻了一处客栈暂时歇脚。

这客栈并不荒僻,相反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东莞是富裕啊,这村野郊外,竟同样有如此多的往来之客,还有外夷。”

陈景和感慨了一声,就事论事的夸赞一句:“廷益,我小时候和妹妹偷跑离家到过一次广州,那时候广州也很富裕,但也只是城中繁华,城外和内陆没多大区别,就只是大片大片的农田荒野,可是你看现在的东莞。

宽阔的官道上,这一路多少家客栈酒肆,就咱们中午过的那一段路,竟然还有两三家青楼,开在城外的青楼,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东莞往来的客流量大,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四墙之内,另外就是治安好,强人贼寇之流已经被打击的没有了。

这都是成绩啊,不能抹杀掉。”

于谦跟着点头:“明珠港开埠还是有积极一面的。”

“积极归积极,但如果不合法的话一样不可容忍,犯罪之花再好看也只是刹那芳华。”

陈景和侧首看了一眼身后十步外面容发白的李延宗,冷哼一声。

“这朵花,该拔了!”

明珠港虽是开埠不到四年的新港,但是规模却是一点都不小,这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

毕竟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陈景和来到这里,第一眼的感受就是震撼,来自万舶争先的视觉震撼。

“一万艘肯定是没有的,但两三千艘只多不少。”

自觉已经没有活路的李延宗反而镇定了下来,他似乎寄希望于介绍明珠港的成绩能够为自己挽回一点形象分,从而使得陈景和对他高抬贵手。

对眼前的明珠港工程,陈景和是满意的,但仅仅是工程本身,除此之外,陈景和对这里的一切便都不是满意的了。

比如说:明珠港的所有权及经营权。

和广州港不同,明珠港并不是朝廷建设的,而是由南印度公司和一家名为曼努埃尔的商会共同兴建,因此这里的港务局和广州的港务局性质并不相同。

它不是衙门,而是私营的一个管理机构。

朝廷在明珠港,仅仅有一个税务所。

这就让陈景和非常不满意了。

“我中州的国土上,没有一处是法外之地,李县令,你说本官说的对不对?”

陈景和斜睨了李延宗一眼,就让后者冷汗涔涔,唯唯诺诺的应和道。

“是,蕃台所言极是,我中州没有法外之地。”

“那这明珠港应该不会有什么见不得光的蝇营狗苟吧。”

陈景和说完这句话后便一马当先的带人走向港区,数百名鲜衣怒马的锦衣卫簇拥着,开道清场。

明珠港方面自然也是注意到了陈景和这一行人,毕竟锦衣卫的辨识度实在是太高了,很快便有一伙锦衣华服的商人迎了过来。

“在下明珠港理事朱有炯,参见蕃台。”

听到来者的姓名,陈景和下意识的挑了一下眉头。

“朱家人?”

“是的。”

“有字辈,火行,你爹是朱橚。”

朱有炯点了点头,笑道:“蕃台好记性。”

“怪不得一眼就认出了本官。”

陈景和这下不觉得奇怪了,既然是老朱家的皇子皇孙,那能认出他来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过陈景和很快又对这朱有炯来了好奇。

“据本官所知,令尊早前是军政行走,你们朱家很多子孙都去了上海,你不从政,缘何来到这明珠港从商?”

朱有炯解释道:“蕃台有所不知,在下早年才疏学浅,没能考上公员,就在上海做了两年小买卖,后来上海港开埠,在下随船经商去了印度,在那里加入了南印度公司,一呆就是五年。

也是今年端午之后才从印度调来这明珠港,负责此处的港务。”

“好事。”陈景和颔首道:“这么说来,有炯你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朱有炯连忙摆手:“不敢,蕃台快请。”

看着陈景和同朱有炯并肩走入港区,拖在身后的于谦微微蹙了一下眉头。

这下事情棘手了。

老朱家的子孙竟然是这明珠港的负责人。

这地界的水是深啊,哪方势力的人都有。

瞥了一眼李延宗,于谦心思一转走了过去。

“李县令。”

“啊,啊!”

魂不守舍的李延宗吓了一跳,看到是于谦赶忙定下神来:“于秘书。”

秘书只是个称谓,并不是职务,于谦刚刚入仕,陈景和还没想好给于谦安排个什么岗位,若是按照此刻中州的惯例,或者效仿当年的陈云甫、杨士奇,那于谦应该挂一个广东办公司的副司长官衔。

不过那可是从三品的官位,于谦刚考上仕途,再是陈景和的秘书也不可能授从三品,所以就只能空着了。

于谦看了一眼陈景和的背影,谓李延宗言道:“李县令,明珠港开埠几年了?”

“三年多不到四年。”

“一直都是南印度公司的人负责管理?”

李延宗说道:“那倒不是,一开始是曼努埃尔商会的人管理,后来是两家共管,今年开始,两家实行轮值制,一方管理两年。”

于谦哦了一声,遂又问道:“这个曼努埃尔商会...”

“是蒲向东儿子的。”说及这个名字,李延宗的声音不由自主有些放低:“蒲向东的本名就叫曼努埃尔。”

探知了一些信息后,于谦也没有继续追问,他也知道,再深些的问题这李延宗也不可能说。

大明行》小说在线阅读_第50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朝五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行第504章

书籍
上一章
504/504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