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因为财富都被广东商人们掠夺一空,其他各省的商人将被迫破产,至那时,酿成极大恶果。”

“就如王莽新制那般,全国破产,反民四起,对吧。”

严震直胆战心惊的说道:“是。”

“你们估计一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多少年?”

“如果中央控制好的话,恶化的速度大概可以延长十五到二十年。”夏元吉说完后就赶忙劝道:“不过朝廷只要有壮士断腕的魄力,哪怕真的恶化了,我们也有信心在五年的时间内拨乱反正,重新稳定国家经济。”

“十五到二十年吗?”

陈云甫起身,负着手在极其宽敞的书房内来回踱步,许久后才停下。

“够了!”

够了?

四人都不知道陈云甫这话的意思,可都记住之前陈云甫说的那句不便告知遂没敢多问。

“这个时间足够了。”陈云甫转身,点了杨溥的名字:“派人去印度知会杨士奇一声,孤明年去印度。”

后者不明白陈云甫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去印度,但还是点头表示记下。

陈云甫走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望向四人用诚挚的声音说道。

“现在,孤需要四位的帮助。”

“请大王示下,臣等一定肝脑涂地。”

“自币制革新之后,物价必然疯涨,我希望你们能想办法竭尽全力的遏制物价的上涨速度。”

“大王,这只怕并不容易。”

“控制住几个重要的点就行。”

陈云甫伸出几根手指来:“粮价、布价和盐价,只要控制住这三点,老百姓再难也无非是生活回到洪武朝那般过苦日子罢了。

只要能吃饱、穿暖,国家就不会有大乱子发生,小的摩擦和矛盾可以暂时性用高压政策来管控。

而这三种物品的物价很好控制,印度会成为我大明最大的粮仓,更何况平津港已经通船,辽州也是一个大粮仓,所以粮价很好控制。

纺织局可以多开些,民间的女工多招些,广东这些年鼓捣出了那么多的发明,生产速度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只要人手够、工厂够多,布价涨不起来。

至于盐价,内陆的盐价已经涨无可涨,有危险的无非是西北和西南这两个较为偏远的地方,下一期的铁轨工程优先向这两个地方使劲。

有蒲向东的五十万奴隶在,我们自己再招募一到两百万的民夫,如此三年内完工的难度并不大。

只是控制住这三个物价而已,诸卿有把握吗?”

听到陈云甫这一番分析后,四人俱都信心十足的点头。

“只是如此的话,臣等有十足之信心。”

“那就行。”

严震直看了眼陈云甫,又小心言道:“可就算我们能控制住这三项的物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陆省份的商号被挤兑破产是无可避免的事,届时失工潮席卷全国,这也很棘手啊。”

“失业潮不会多大。”

陈云甫摇头道:“小商号、小作坊的破产会带来市场空白,蒲向东和广东四大家又不是傻子,他们的商号会趁机抢夺垄断市场,他们开办商号,总还是要用工的。

我们这边出台一项法律,任何商号,不管他是阿拉伯的还是咱大明的,一律不许用奴隶做工,只能从我大明国内招工。

这样做,不敢说解决全部,一大部分还是没问题的,至于小部分失去工作的百姓,地方官府和朝廷一起用心,想办法通过朝廷的工程来解决安顿问题。

至于工钱嘛,朝廷有钱的话就给,没钱就先欠着,发粮票和布票,用粮食和布匹抵工钱。”

一番操作听的四人面面相觑之余又不免感叹。

这可谓考虑的相当周全了。

只是,既然陈云甫什么都能考虑到,那又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呢?

大王啊大王,你要做的,到底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让你宁愿压上自己一生的丰功伟绩。

明眼人都能看到,只要陈云甫不这么做,将来百年之后,中国的历史上,陈云甫注定是最伟大的君主。

可现在陈云甫做的事,会在自己的执政历史上留下一个抹不掉的污点。

所有后人都将指摘陈云甫。

譬如晚年好大喜功、宠信外夷、自大愚蠢等等等等。

甚至有可能会说陈云甫这一个错误的决定,导致原本生活日趋富裕的百姓们再一次贫穷下来,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何必呢!

九州八年大年初一,军政院正式通过币制革新的新法条案。

这意味着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数千年,作为正式货币使用史近五百年的白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铜票。

铜票即为铜钱的纸质货币,与铜钱的购买力相等。

一文钱就是一文钱。

而自币制改革之后,中央银行印发的铜票面值分别为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和一千文!

防伪和大量印刷是这次铜票发行的两大难点。

好在这些年大明的印刷技术得到了长足进步,远远领先平行时空大明数百年,手工雕刻的精细模板完全可以承担起大量印钞的工作。

虽然铜票取代了白银,成为大明唯一的法定货币,但陈云甫并不会借这个机会向历朝历代的敛财朝廷一样趁机攫取民财。

民间百姓都可以将自己家中的白银以及黄金按照币制改革前的官方汇率到银行换新钞。

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

一两黄金则是一万三千文。

黄金的价格稍微有些下跌,那是因为这几年蒲向东送进大明的黄金实在是太多了,偶有波动也是正常。

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后,中央银行开始铆足了劲造钱。

第一期就是整整一千亿的铜票运往广东银行,那么多的现钞,足足拉了几十条漕运船,转陆路的时候更是数百辆板车才得以拉光。

广东的银行家、资本家们弹冠相庆,欢呼雀跃。

“币制改革只是国家经济发展走出的一小步,却是我等商人迈出的一大步!”

广州的万国酒楼举行了一堂规模极其盛大的庆功宴,无数资本家们欢聚一堂庆祝这场‘伟大的胜利’。

什么胜利?

一群商人,迫使中央朝廷低下了几千年高高昂起的头颅!

什么士农工商,以后应该叫商士工农才对!

“大明不能没有商人,就像西方不能没有教皇。”

“不不不,准确来说,咱大明不能没有蒲掌柜,不能没有阿拉伯商人才对。”

一群银行家们恬不知耻的聚在一起开怀大笑,而在人群中,年轻的科西莫看着被众星捧月般簇拥的蒲向东,不屑一笑。

早晚取而代之!

一个低级而卑劣的奴隶主出身,而自己可是高贵的贵族出身,是根正苗红的银行家,论资本如何运作和扩张,你蒲向东给我提鞋都不配!

想到这,科西莫将口袋里的一张羊皮纸烧掉。

那是自己远在佛罗伦萨父亲写给自己的,信中的内容是让科西莫回家乡接班。

接班?

贫穷的佛罗伦萨才有多少财富,这里可是大明,遍地都是黄金!

大明行》小说在线阅读_第4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朝五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行第4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