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廷言冈村宁次和关东军高层早有计划,他们绝不容许张廷言活着返回东北,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张廷言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而关东军选择与常凯申合作是为了减少行动时的阻力,也便于关东军日后将其嫁祸给南京政府,引起南京政府内部的猜忌,可谓一石二鸟。
张廷言还不知道现在发生的这一切,刚5点多时宣铁伍就前来接他,张廷言不放心让杨墨文留在礼查饭店,便将杨墨文一起带上。
正盯梢的清帮弟子见张廷言一行出来,赶紧派人报告贺云南。
车上宣铁伍陪张廷言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车在城内连转了几个弯后,停到一处三层楼前张廷言看到2楼位置挂着老正兴菜馆5个大字招牌。
张廷言刚下车,两位身着常服的男子快步走下台阶迎了上来,其中一位有两个招风耳的便是第88师师长俞及时,另一位戴着眼镜长得如同大明王朝1566中杨金水的便是上海市市长吴铁成。
“张司长大驾光临优势原因”俞及时客气的说道。
论职位张廷言还是他的上级,“久仰抗日英雄张次长的大名,今日得见也算是不负此生了”吴铁成也笑着恭维道。
“淞沪战役期间两位率上海军民奋起抗击,称得上国士无双”张廷言用不要钱的漂亮话不住地夸赞他们。
张廷言又将随醒的杨墨文介绍给两人,两人夸赞张廷言、杨墨文郎才女貌。
贺云岚得知张廷言出门的消息后,率领几十名帮众浩浩荡荡的往张廷言所在的老正兴菜馆而来。
“贺小姐,您让盯的人就在酒楼里”见到贺云岚气势汹汹而来,一名盯梢的帮众一路小跑到贺云岚跟前,指着前面的老正兴菜馆说道。
贺云岚望着面前的老正兴菜馆,心中对张廷言的怨恨驱使她想冲进酒楼中将张廷言拖出来折辱一番,可内心尚存的理智告诉她不能这么做。
青帮虽在上海滩横行霸道可也不是无法无天,有些势力青帮也不敢招惹,比如洋人和国民党。
“先等等,我就不信他不出来”贺云岚死死盯着老正兴菜馆。
酒楼内,张廷言与俞及时、吴铁成相谈甚欢,“张次长,听说抗日军在关外与关东军激战一年多时间,不知关东军战斗力如何?”俞及时问道。
俞及时的话有两层意思,既有表面问关东军战斗力的意思,也有暗中质疑抗日军战斗力的意思。
张廷言闻弦知音,“俞师长、吴师长,自九一八事变抗日军举旗抗日以来,在与关东军激战的一年多内击毙击伤日军近五万余人,自身伤亡近十万余人。”
“不少营、连在战斗中整建制牺牲,不得不重建,这数字还不算东北老百姓的伤亡情况,东北人民为抗日流尽鲜血。”
“纵使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可仅依靠东北一地根本不足以抵挡关东军,国府给予东北的帮助太有限了”张廷言抱怨道。
“呵咳,张次长国府也有不得已的难处,江西还未平定,国内各势力不服中央调遣,委员长又常受党内钳制,国府也是有心无力”吴铁成轻咳一声劝说道。
俞及时也面带尴尬,他和吴铁成是常凯申亲信,张廷言的此番抱怨显然是给常凯申说的。
“张次长,去年淞沪战役期间,我亲率第88师与日军在庙行、大场血战此战我第五军和十九路军伤亡一万五千余人,第88师几乎失去战斗力”俞及时悲痛地说道。
淞沪战役期间第五军和第十九路军沉痛打击上海侵华日军,日军死伤一万余人,在日军猛攻下,两军被迫撤往青阳港、昆山、路加强梅李镇、福山镇一线重新构筑防线抵御日军。
上海是西方列强利益最集中的地方,在华投资的三分之一都集中于上海,尤其是英美两国,战争爆发后为遏制贪婪的日本人,英美两国陆续向上海增兵,兵力达八千余人,日方迫于英美等国的武力不得不与中方和谈。
作为淞沪战役的亲历者,俞及时、吴铁成都支持修建吴福国防线,上海距离南京实在太近了仅三百余公里,又有铁路相连,只用四个小时就能到达。
淞沪战役结束以后,日本人对上海一直心存觊觎,东南地区是南京政府财税之地,中日如果再次爆发战争,上海必然会重燃战火。
“第五军和第十九路军的弟兄们都是好样的”张廷言虽对南京政府不满可对为国流血牺牲的国军将士满怀敬意。
“张次长,您前来实地探查吴福国防线布局,我们全力配合”吴铁成说道。
“张司长据我第88师上次与日军作战的经验来看,将主要兵力集中于上海一带与日军决战实属不智,日方能充分发挥其海上、空中火力优势给予我军重创。”
“相反若是我军能在后方设置多条防线,呈梯次布局,层层阻击日军,这仗还不好说”作为经历松沪战役的将领俞及时常反思第88师在淞沪战役中的表现。
历史上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南京政府多数将领都建议常凯申将主力逐步撤往吴福国防线上抵抗,但常凯申那时心存幻想,将希望寄托于英美列强,当部队后撤一半时,又下令停止后撤,继续向上海日军进攻。
这一命令给当时淞沪战场上的部队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常凯申寄予厚望的英美调停事后证明是失败的,部队在日军的猛攻下节节败退,退至吴福国防线。
尽管准备不足,后撤的国军凭借吴福线仍然抵挡住日军8天7夜的进攻,日军各部在吴福国防线上被撞的头破血流,损失惨重。
进攻受挫的日军利用水面机动部队从昆城湖绕过芜湖国防线,攻击吴福国防线身后,这才迫使防守吴福县的国军后撤,撤退时常熟等重镇仍然在国军手中。
对吴湖国防线张廷言上一世有所了解,心中早有大致计划,在张廷言设想中未来的淞沪会战中,中方应极力避免将过多兵力投放于上海,而是将兵力集中在吴福国防线上。
这就对吴福国防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能抵挡住日军飞机、重炮甚至舰炮的轰击,张廷言要把吴福国防线设计的比上一次还要坚固。
上一世吴福国防线存在不少问题,在设计中想利用江南河湖水网纵横阻击日军机械化部队。
但日军利用舟船组成机动部队绕过吴湖国防线突袭国军身后,令吴福国防线瓦解。
另外在修筑工事时工兵部队过于机械的按照图纸修建,没有考虑倒将掩体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少工事孤零零的伫立在那里,老远都能望见,日军飞机、大炮轻易能找到目标。
不少碉堡在修筑时过于考虑设计将射击孔开的过大,容易造成碉堡内士兵伤亡。
当时吴福国防线修筑时间过于仓促,根本来不及修筑计划中坚固有纵深的阵地,只修成一条简单的临时性防线,并且阵地过长,缺乏材料,未能达到预期的坚固程度。
“俞师长言之有理,我们可在南京上海之间利用江南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构筑工事层层抵挡日军,而后派出小股精锐部队绕后袭击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