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李汶炳放下手中燃到一半的香烟,“副司令,回去之后我就从家里搬到工厂去,每天睡在那里,保证开春之后我们抗日军有足够的武器应付日军的进攻。”

这段时间李汶炳为抗日军军工生产可谓操碎了心,张廷言给他的任务抗日军的兵工厂要做到原先东北兵工厂能生成的东西能生产出来,东北兵工厂不能生产东西也要能生产出来。

比起生产枪炮张廷言更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原先东北兵工厂中大部分技师都是由外籍人员担任,工厂生产技术受外国技术人员控制,中国技术人员只能担任一般性的技术工作,没有独立设计任务。

而张廷言打破了这一壁垒,他要求中国技术人员要与外国技术人员一视同仁,效仿东北军建立兵工学校,从各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招募学员。

不过与东北军不同的是张廷言更尊重这些技术人才,有的技术人员所拿的薪水甚至比张廷言的还高。

与奉系贪大求全相比张廷言更加务实,他不去执着于那些大口径火炮的研发,而是更讲究实用性,将注意力主要放在迫击炮、山、野炮、轻重机枪这些抗日军常用的武器上。

对于榴弹炮加农炮等复杂的火炮,张廷言压根都没考虑,因为这些火炮眼下根本不实用,抗日军没有足够的载具拖动这些重炮,只会浪费资源。

抗日军目前部分轻武器都能实现自产,但受限于机器数量和材料生产数量并不多,张廷言将目标主要放在提高产量上。

抗日军军工部门每月经费开支近200余万元,是抗日军军费开支的大头,但张廷言认为这钱花的值当,只要己方武器先进,弹药充足,在战场上抗日军战士就会少一些牺牲。

后勤处巨大的开支也使抗日军中不少人心生怨言,但这些反对意见都被张廷言强行压下。

“司令,我张廷言自知自己强于军事,弱于经济,抗日军开春农耕和工商业发展全赖司令您掌舵了”张廷言一脸歉意的王者张做舟。

后者笑着对他说道:“我这也是赶鸭子上架,你尽管去吧,当年我在辅帅身边呆过,还是大致知道怎么做的”

越深居高位张廷言才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光是抗日军军务就已经将他大半精力占去,根本无暇估计抗日军控制区内的经济发展。

抗日军司令的张做舟主动将这些政务担起,还干的有声有色,这与张廷言父亲曾主政过吉林不无关系。

张廷言父亲张相作曾主政吉林,在他任上吉林省修筑了第一条柏油马路、第一座自来水厂,还建立了吉林省第一座大学吉林大学,为吉林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张廷言安排完诸多事以后,便准备动身前往南京,出发之前他接到张相作、埃里克、黄绍竑、熊斌等人发来的电报。

张相作在电报里叮嘱张廷言此去南京要多多忍让,切勿冲动行事,他已同之前相熟的老友联系,若遇危险他可护张廷言周全,电报字数虽不多,但短短几句话中张廷言能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关切。

埃里克的电报就直接许多,他告诉张廷言,他得知张廷言南下南京的消息后,已从美国动身前往中国,他凭借父亲的关系与美国驻华公使詹森取得联系,如果张廷言遇到危险,可躲进美国领事馆,由美方护送张廷言离开南京返回东北。

埃里克的电报饱含美国人特有的直率,虽然后世中美两国因美国霸权主义关系并不融洽,但此时张廷言能感受到作为一名朋友埃里克对自己的维护。

黄绍竑和熊斌的电报则是详细告诉张廷言南京政坛的变化,南京政府内部对张廷言到来感到意外。

黄绍竑在电报中特意提到常凯申打算授予张廷言上将军衔,任命他为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生怕张廷言不明白这一官职的意思,黄绍竑在电报中做了详细解释。

张廷言看完后面带冷笑,这果然符合常凯申的行事风格,自始至终常凯申都只能算作一个稍微有些胆量的政客,算不上一名真正的军人,因此他做每一个决定更多考虑的是政治因素。

“副司令”一名黑瘦的汉子出现在门口,张廷言定睛一看正是王虎。

“进来吧”张廷言面带笑容地说道。

王虎走进来对着张廷言嘿嘿直笑,张廷言上前两步走到王虎身边,“你小子黑了,也瘦了,在特战队待的怎么样?”张廷言拍了拍王虎坚实的臂膀问道。

“副司令,我们特战队一直都出没在敌后,袭扰鬼子,鬼子对我们又恨又怕,只是敌后作战我们特战队损失也不小,前后已经牺牲了三分之一的弟兄”王虎伤感的说道。

“虎子国家和人民会记住这些为国牺牲的英雄”张廷言沉默片刻说道,特战队队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在地形占优的情况下,一个连能抵挡的住日军一个大队,他们都付出如此大的伤亡代价,可见战事激烈程度。

他让王虎去特战队,就是不想让王虎跟在自己身边把这一身本领荒废,以王虎的本事值得更大的舞台。

“副司令,这次我们特战队专门挑选了30多名精锐,一定会保证您的安全”王虎说道。

“我这南下南京又不是去龙潭虎穴怕什么”张廷言笑着调侃道。

又聊了几句张廷言便让王虎下去休息,等待出发的命令。

自张廷言打算南下南京,接受南京国民政府授衔这消息传出后,全国上下的目光都紧盯着东北,不少心向抗日军的有志之士都按暗自替张廷言捏了把汗,生怕他来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全国上下各大报纸纷纷报道张廷言即将启程南下的消息,有的小报甚至打出《东北王南下进京,委员长借机缚虎》这样的标题吸引眼球。

“张廷言果真南下?”北平张雪良官邸内张雪良不可置信的问道。

“千真万确,而且全国各大报纸已经刊登了此消息,一旦张廷言食言,他和抗日军脸往哪搁”秘书洪方解释道。

“好胆量”张雪良感慨道。

他去过南京两次,第一次是1930年11月那时冯、阎、李成立反蒋联盟中原大战爆发,国民党内部汪精卫等人召开国民党扩大会议意图另立中央政府,打算推翻常凯申。

此危急时刻张雪良通电拥蒋,率领东北军南下出关占领平津地区,反蒋联盟土崩瓦解。

出于此原因常凯申邀请张雪良赴南京会晤,当张雪良抵达南京时受到了规模空前的欢迎,何应钦、宋子文等人率领国民政府700余名官员在港口欢迎。

见面之后常凯申更是一反常态没有行握手礼而是给张雪良一个拥抱,那时的张雪良可谓风光无限。

第二年也就是1931年他再次应常凯申之邀赴南京,此时常凯申软禁胡汉民遭遇党内外激烈反对,他邀请张雪良赴南京,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筹码。

这次常凯申甚至携妻亲自到机场迎接张雪良,对张雪良生活起居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特意安排交际处处长刘令侠全程接待张学良。

张雪良自己恐怕没想到在三年后他将会再赴南京只是再也没有享受过之前那样的待遇了,而他的第4次赴南京顿时,被直接扣押软禁。

铁血脊梁》小说在线阅读_第44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春翁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脊梁第44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