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科不知道的是日军为了迷惑抗日军,使抗日军误以为日军的进攻方向是四平,特意安排了不少假军列由沈阳开往昌图,这些假军列都是空的,关东军为迷惑抗日军可谓是下了大代价。
日军的伎俩的确奏效,使抗日军参谋部判断错了进攻方向,张廷言却不这么认为,四平防线抗日军经营已久,日军将主攻方向定在这里倒也不能说有问题,但日军并非没有别的进攻方向,可不必执着于此处。
张廷言围着巨大的地图转悠,眼睛盯在四平这个位置上,他的眼睛扫向四平西北处的三江口。
三江口正好位于处于东辽河、西辽河交汇处,两条河在此处汇集成辽河,一直流向辽东湾。
由三江口北上便是辽源,辽源是抗日军与关内联系的重要枢纽,自从新民、彰武落入日军手中,抗日军与关内联系就能从辽源至通辽,再向东至热河省开鲁。
日军若占领三江口既能北上进攻辽源,切断抗日军与关内的联系,又能南下进攻八面城,威胁抗日军四平防线。
但日军若想要拿下三江口,只能从法库、康平进攻,从抗日军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这两处日军并无异动,这令张廷言有些拿不准,一旦抗日军判断错方向,将会陷入全线被动。
张廷言继续围着地图踱步,周围的参谋们都站着腿脚酸麻,无人敢出声只怕打断张廷言思考。
“不能被动防守我们要攻出去”张廷言停下脚步对众人说道。
“副司令,以关东军目前的兵力,至少能投入5个师团以上,而我军现如今只有4个军加三个骑兵师,若论防守还可以,但若要攻出去只怕有些难”赵中锴迟疑道。
“一味死守怕是不行,我们没有战役主动权,要是还不主动争取只能被动挨打”郑添河也认为抗日军应该主动寻求战机。
“副司令,既然要攻出去我看不如像上次一样从叶赫方向突袭日军”谢科提出照搬上次未完成的计划。
“叶赫方向地形狭长不利于我军展开,很容易遭日军堵截”张廷言并不看好从叶赫进攻,抗日军上次两个师穿插到叶赫也未能发挥太大作用。
众人此时有些犯难,总不能将突破口放在梅河口方向吧,“我看我军应当将突破口放在康平、法库一带”张廷言指向地图上康平、法库,语出惊人。
众人听后面面相觑,并非众人之前没想过从北边康平突破,而是抗日军进攻康平的话距离过远,抗日军所控制的地方距离康平最近的三江口也与康平有100多公里的距离。
三江口与康平之间并无铁路相连,况且三江口与康平之间地形平坦,不利于抗日军隐匿行军,康平方向并不是最佳突破口。
张庭岩认为日军应该不会料到抗日军会将突破口选在康平,而日军不仅没料到抗日军竟然会对己方发起进攻,更没想到抗日军会将进攻的方向和自己选择的一样。
张廷言手中实际上不止这一个计划,另一个计划是抗日军在四平方向拖住日军主力,抗日军抽调主力南下伊通、西安、双河占领清远,切断日军山城、梅河口一带主力的退路,围歼此出日军,然后再顺势向西进攻抚顺,威胁沈阳。
但该计划的缺点是部队需要穿插的距离过远,且沿途多山地,后勤补给不便,即使抗日军能将梅河口至山城一代日军包围,也不一定能吃下这股敌人。
谢科等人望向地图,若抗日军真能从康平突破南下攻占法库,向东能占领开原切断昌图方向日军退路,还能南下威胁沈阳,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能顺利拿下康平。
在确定抗日军的主攻方向后接下来的几日抗日军参谋部作战处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由张廷言主动操刀修改后最终将计划定下。
抗日军的计划相对简单,计划分为两步,第一步:计划以第二军防守八面城、四平一线,第三军防守叶赫、西安、梅河口一线,留第一师、第十师作为预备队驻守郭家店、公主岭。
第四军第十一师、第十二师和骑一师、骑二师、骑三师由三江口向南进攻康平,第一军第二师、第三师由八面城向南突袭通江子,由通江子渡过辽河,向南进攻法库。
抗日军拿下康平、法库后,第二步便是向南进攻威胁沈阳或向东进攻夹击开原、昌图日军,逼迫日军后撤,粉碎日军进攻。
现阶段与日军相比抗日军最缺的就是时间,如果再给张廷言几年时间,等抗日军兵役制度铺开,克山兵工厂能生产足够的武器装备时,抗日军就能好好和关东军扳扳手腕,但眼下抗日军只能以防守为主、局部反击。
张廷言计划拿下康平、法库后,将分出一部进攻彰武,若能拿下彰武抗日军与关内的联系将不再局限于通辽至开鲁一线。
抗日军将重新与关内东北军连成一片,对关东军形成一个半包围,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东北军愿意配合抗日军,而热河方向东北军总指挥正是张相作,东北军有可能配合抗日军。
作战计划已定,抗日军各部也迅速动员起来,开始朝预定地点开拔,东北风云突变,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又投向东北。
此时距离国联调查团离开东北还不到一个月,国联调查团在得知东北局势再度紧张后,调查团团长李顿会见日本外相内田康哉,向日方提出希望东北中日两方挺火的意愿。
毕竟调查团前脚走后脚东北战事再起,使英法等国为代表的国联脸上无光。
但日本此时已经做好不惜得罪国联也要武力夺取东北的准备,内田康哉拒绝了李顿想要继续调停的想法,并以日本退出国联为条件威胁李顿。
国联调查团见调停无望,只能离开日本返回欧洲,临行前日本外相内田康哉率领外务省一行人亲自到码头将李顿代表团送上客轮。
李盾站在船舷上望着冲己方挥手告别的内田康哉等人心里满是苦涩,原本他以为自己所率的代表团来到远东后能促成中日和谈,解决中国东北问题。
但中国东北问题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复杂,中日两国都是大国,并非国联之前调停的那些小国那样容易拿捏。
哈斯走上前来走到李顿身侧,船上汽笛响起,船身轻微开始抖动,渐渐驶离港口,“李顿爵士,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哈斯宽慰道。
“哈斯秘书长,在代表团出发之前你曾表示对此次调停并不看好,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你话里的意思”李顿叹了一口气抓紧栏杆。
“李顿爵士,我们试图说服一群披着人皮的豺狼坐下谈判,这本就不可能”哈斯看着岸边还未离去的内田康哉等人说道。
“帝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恐怕只会越来越弱了”李顿嘴里喃喃道,他望着西面天边太阳落山后从云缝中露出的余晖,恰如此时大英帝国在亚洲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