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自九一八事变以后便对外宣称保持中立,既不站在中方也不站在日方,这倒也符合苏联的利益,对苏联而言无论是中方取胜还是日方取胜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
若是日方取胜苏联顶多会觉得前线压力稍大,毕竟日本占领中国后便只剩下北进和南下这两条路,北进苏联将首当其冲。
苏联对中日之间的战事处于观望态度,起初抗日军想要从苏联进口武器装备,苏联考虑到给抗日军恐怕会引起日方不满,于是便拒绝了张廷言。
张廷言不得不将目光投向美国,从美国进口大量武器和机器,抗日军武器装备逐渐美械化。
张廷言一直对苏联的动向格外关注,苏联这个巨人此时已经开始逐渐崛起,他对抗日军的态度,对抗日军未来的发展格外重要。
随着中日战事规模扩大,苏联方面虽依旧保持不干涉的态度,但考虑到远东局势动荡为维护苏联远东利益开始向远东增兵。
毛可屹此次前来汇报的主要内容就是苏联方面的军事动向,苏联方向是军情处除对日以外最重要的方向。
军情处侦查到自九一八事变以后苏联开始增强特别远东军,弗拉迪沃斯托克、乌苏里斯基等城市许多民房都被争做为兵营。
2月8日日内瓦裁军会议上苏联代表声明:“为加强边境地区防务已将沿海及外贝加尔湖地区部队逐渐集结于中苏边境。”
苏联军队大致有步兵师8~9个、骑兵师一个、骑兵旅两个、坦克250余辆、飞机200余架,也就是短短半年内远东苏军增加了3~4个步兵师。
苏联远东海军力量也有所增强,只不过海军人数和舰艇数量军情处未能侦查到,只收集到只收集远东海军是由苏军波罗地海海军、黑海海军抽调而来,远东海军长官有维克特罗夫担任,此人曾两次担任过波罗的海海军长官和黑海海军长官。
苏联此时增加力量既有威慑中日双方,但未尝不会有趁火打劫的意图,抗日军对日军作战时顽强的表现令苏军意识到抗日军不是软柿子,苏军不敢轻举妄动。
苏军健无法进攻,便开始修住碉堡阵地,自6月以来苏军在中苏边境上若干地区进行工程作业,每隔数百米配置一个火力发射点也就是碉堡。
结合情报及历史经验张廷言清楚远东地区始终不是苏联关注的焦点,此时苏联国内刚完成第1个五年计划,此时正要准备实行第2个五年计划,苏联对远东地区目标是实现远东地区工业化建立重工业,远东地区逐步提升自己能力。
短期来看苏联不会像抗日军发起进攻,这也是为什么张廷言只在边境上放了少量边防部队的原因。
“毛处长,你们军情处要对日军和苏军时刻保持警惕,尤其是日军春季攻势失利后,他们肯定不会甘心,关东军所部一有变化立即报告给谢参谋长和我”张廷言叮嘱道。
“请副司令放心,我军情处时刻对关东军保持高度警惕”毛可屹连忙说道。
随后毛可屹识趣的离开,屋内只剩下谢科张廷言两人,“副司令,苏联军队既然增兵,我方要不要往边境上增派兵力”谢科建议到。
“老谢,不用往边境上增兵,苏联的重心不在远东,他们增兵无非是想威慑我军和日军,倒不是真的想进攻我方。”
“再者我方兵力应付关东军已经力有不足,不能削弱我军正面”张廷言解释道。
谢科点点头接着说道:“副司令,我们还接到辽东我们根据地何方明发来的电报,他们已掩护岫岩老百姓过安沈铁路,撤至宽甸。”
“这次辽东根据地损失如何?”张廷言问道。
“一分区和三分区为掩护数万百姓撤退付出很大代价,有些部队都战损超过三分之二了”谢科忧虑的说道。
“告诉何方明,让他再坚持坚持,我最近在想我们抗日军何不趁着日军围剿辽东抗日军根据地,又有部分兵力被东北军牵制住,对日军发起一次全线反击。”
谢科听到张廷言提议也颇为意动,“各部自3月底以来休整了两个多月,各部夜以继日加紧训练,骡子是马也该拉出来遛遛了,正好在实战中检验检验各部训练成色”谢科说道。
“我今天晚上理一理思路,明天我们去参谋部作战科,再详细商讨计划”张廷言说道。
就在张廷言准备谋划对日作战时,日本陆军部此时也收到关东军清剿辽东抗日军获胜的消息。
“杉山次官、真崎次长,关东军第3、第6师团已经将抗日军辽东根据地彻底剿灭,东北军也被皇军吓破了胆,现在关东军已无后顾之忧,是时候一劳永逸解决满洲战事了”陆军大臣荒木贞夫得意地说道。
“荒木君、抗日军辽东根据地虽遭挫折,但抗日军实力依旧不容小觑,不如先以杀伤抗日军为主,发动几次中型规模的战役,削弱抗日军后再与其决战”参谋次长真崎甚三郎认为现在与抗日军决战为时尚早。
“真崎次长,我听说抗日军已从美国进口大量武器装备正在换装,如不趁抗日军现在还未换装完毕就进攻,等抗日军换装后,皇军想要拿下抗日军恐怕会损失惨重”陆军次官杉山元认同荒木贞夫的意见。
听到杉山元的话,真崎甚三郎沉默不语,自事变爆发以来抗日军与关东军交战规模越来越大,抗日军势力反而越来越强。
抗日军现在就像一颗小树苗,眼下根基尚浅如果不当下尽快拔除掉,等抗日军树大根深以后,只怕关东军对他们也无能为力。
日本陆军部统一意见,一致决定由关东军对抗日军发起总攻,具体作战计划由参谋本部和关东军一起制定,一举歼灭满洲地区抗日军主力,拿下吉林和黑龙江全境。
荒木贞夫随后找到外相内田康哉,内田康哉作为原满铁总裁,一直是坚定的扩大派,一直奔走呼吁希望日本军部增兵满洲,击败抗日军,将满洲收入囊中。
内田康哉得知荒木贞夫来以后大喜过望,立即与荒木贞夫前去面见首相斋藤实,斋藤实对关东军是否应该对抗日军发起总攻犹豫不定。
海军出身的他担任内阁首相后,他既不想让内阁变为政党内阁,又不想让内阁变为军人内阁。
他在组阁时邀请了许多实权派人物加入内阁,民政党入阁的有山本达雄内相、永井柳太郎拓殖相,政友会入阁的有高桥是清藏相、鸠山一郎文相、三土忠造铁道相,贵族院的人则出任农相、商务相、邮政相。
斋藤实企图将各势力都纳入内阁,中形成一个全国上下都支持的内阁,当荒木贞夫和内田康哉找到他时,一方面他想通过支持荒木贞夫等人的计划,获取陆军部对自己的支持,毕竟此前他一直待在海军,在陆军中没有什么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