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关东军拿下半个满洲后遭到抗日军激烈抵抗,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的关东军竟然接连败给实力弱于他们的抗日军,这令西园寺公望对陆军感到失望。
这时陆军中有人提出先放弃抗日军,调头进攻东北军,从东北军手中先夺取热河和辽西地区,甚至在拿下上述地区后,还可继续南下进攻华北地区。
西园寺公望听到此类观点后很是厌恶,他认为当前关东军的主要目标是放在抗日军身上,而不是去对付看似强大,实则一碰就碎的东北军。
他授意犬养毅内阁阻止军部进攻东北军,将主要精力放在抗日军身上,显然内阁并没有阻挡住军部,他们又以和上次相似的理由向东北军发起进攻,前线战事接连取得胜利,锦州已被第3师团包围,落入己方手中也只是早晚。
军部见东北军战斗力弱不是己方对手,就对东北军群追猛打,军部的参谋们已被前线接连传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或者是将一直以来与抗日军作战的憋屈发泄在东北军身上。
眼下就算关东军占领辽西、热河,可己方还没做好与中国全面开战的准备,三个师团听上去人数不少,布置在中国如同往海里撒了一把胡椒面,一旦中国军队抵抗顽强,己方将陷入与中国军队的消耗战。
与中国作战必须快速取胜不能拖延,西园寺公望一边想着,一边进入裕仁所住的宫殿内,“陛下,老臣此次来是有要事要禀报”西园寺公望见到裕仁后直截了当的说道。
裕仁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强笑着冲西园寺公望点了点头,“陛下,听闻犬养首相,在今晚的袭击中遇害,恳请陛下严惩肇事凶手,犬养首相为帝国效力近50余年,到头来竟惨死己方军队枪下,实在令人震惊,不严惩会令老臣子们寒心”西园寺公望一席话说得情真意切,裕仁有些动容。
“西园寺爱卿,我已责令军部尽快找到凶手,严加惩处,一定会给诸君一个交代”裕仁安慰道。
“多谢陛下,还有老臣请陛下慎重考虑满洲战事我皇军满洲前线人数并不足以支撑两线作战,况且南下出关后便是华北平原,此处乃是中国精华之所在,美英法甚至南京政府都对此处觊觎已久,华北地区还是东北军最后的地盘,进攻华北平原势必会遭到各方势力的阻挠。”
“陛下,惟今之计最好避免两线作战将,主要精力放在抗日军身上,经过我皇军春季攻势的打击,抗日军目前正值衰弱之际,不如关东军集中主力与抗日军决战,一举击败抗日军,将北满地区纳入我皇军囊中”西园寺公望语重心长的劝解道。
大正离世之时曾嘱咐过裕仁凡事多请教西园寺公望,他是从幕府时期一直活到现在的日本臣子,对形势的认识要远比一般人清晰。
裕仁在继位后遵从大正的教诲,在关键人选上经常会征求西园寺公望的意见,事实上西园寺公望推举的人能力都不弱。
面对西园寺公望的劝解,本就不急着扩张的裕仁终于下定决心停止进攻东北军,转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抗日军身上。
“快将荒木大臣召回来”裕仁连忙喊道。
好在荒木贞夫等人并没走多远,荒木贞夫、大角岑生满腹疑虑地返回皇宫。
一进来荒木贞夫看见西园寺公望坐在裕仁跟前心中升起一丝不妙,“荒木大臣,收回刚才的命令,命令关东军停止进攻留一部与东北军队对峙,其余部队撤回沈阳”裕仁面无表情的吩咐道。
听到裕仁让关东军放弃进攻,荒木贞夫如同被踩着尾巴一样跳了起来:“陛下,此时关东军与东北军激烈交火,两军纠缠在一起,很难撤出战场。”
“荒木大臣,关东军与东北军作战一直都是关东军占优势,我想现在东北军恐怕巴不得我们停战,他们还有胆子和皇军纠缠?”西园寺公望戳破了荒木贞夫的借口。
面对西园寺公望荒木贞夫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只能低垂着头任凭西园寺公望教训自己。
“荒木大臣,并非陛下和我掣肘你们,而是目前皇军并未做好与中国全面开战的准备”西园寺公望语气稍软。
面对裕仁和西园寺公望的压力,荒木贞夫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向两人保证关东军尽快与东北军停战。
事实上无论是九一八事变还是后来的七七事变,都是由日本陆军中低层军官主动挑起的,日本高层见成功后便顺水推舟。
西园寺公望作为日军中少有的几个头脑清醒的人,他死后第2年日本便对美国开战,而这一次日本又像一个赌徒一样,押上自己的一切结果,结果连底裤都输光了。
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军一直在谋划进攻南太平洋和美国,裕仁天皇对到底要不要与美国开战拿不定主意。
于是召见时任陆军参谋总长的杉山元向他问道:“美日之间若发生战事,陆军需要多久能解决问题,有把握吗”。
杉山元回答道:“若仅仅是南洋方面大概只用三个月。”
“日华事变时,你曾是陆军大臣,你别忘了你当时说只用三个月便能解决战事”裕仁天皇质问道。
“陛下,中国幅员辽阔,无法按预定计划作战”杉山元解释道。
“南太平洋可与中国一样辽阔,你有什么把握能三个月内解决问题”裕仁天皇气愤的说道。
杉山元听闻此言只能低垂着头不敢言语,但后来日本还是对美国开战,日本高层的短视和底层的狂热使日本整个国家陷入疯狂。
就在日本国内发生巨变的时候,国联调查团美国记者司帝罗和瑞士记者林得特乘火车抵达长春,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采访张廷言。
张廷言安排抗日军副参谋长郑添河亲自到长春火车站迎接两位记者以示尊重。
当司帝罗和林得特见到张廷言后,对张廷言的年龄感到惊讶,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指挥十几万大军率领东北人民与日军浴血奋战堪比拿破仑似的人物,竟然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
“两位记者先生,欢迎欢迎”张廷言面带微笑迎出来。
“张副司令,您在我们美国的报纸上都被称为东方拿破仑”司帝罗夸赞道。
“谢谢夸赞我只是做了一名爱国者应该做的,与其说我像拿破仑,不如说我是男贞德”张廷书回应道。
两人原以为张廷书会向中国国内的其他军阀一样严肃,喜欢端着架子,想不到张廷言如此的平易近人,两人对后面的采访充满期待。
张廷言很乐意外国记者前来采访自己,这倒不是张廷言自己想要出名而是他想通过这些外国记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以抗日军为代表的中国人民,面对日本侵略者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