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宾离座跪倒在云昭面前,”微臣谢王爷大恩,微臣替**叩谢王爷.”
“**于公,恩情深重,些许报答,不足言谢!”云昭摇头叹息,”三日后出灵,我亲自扶棺!”
在北地,云昭的话基本上就是最后的决断,蒋丰的身后之事之隆之重,所有北地之人为之侧目,其实在兴灵,这些年来,蒋丰甚少出面,除了高级官叫之外,普通百姓甚至是一些低级的官员都不太明白这个老态龙钟的老头子的份量,直到他去世之后的哀荣,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加官晋爵,荫封子孙也还罢了,但云昭亲自扶棺出殡,这个份量就超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云昭何许人也,北地真实的主人,北地之人也许到现在不知道他们北地有一个皇帝,但却无人不知云昭,得云昭亲自扶棺出殡,只怕前无古人,后亦无人超越了.因为云昭自己的亲人长辈都已不在了.是日整个兴灵全城轰动,因为云昭的行为,使得兴灵家家户户在自己的家门之外,摆下了祭桌,一路恭送蒋丰前往永息之所.
从云昭回到兴灵,到云昭替蒋旭扶棺出灵,他都没有上过一次朝,议过一次事,叶开因为小皇帝当日的无礼在恼怒之余,又不得不寻思补救之道,本想进宫去好好地开导一下小皇帝,但居然吃了一个闭门羹.恼怒之余,又无法可施.回到阁房,叶开苦思冥想,要怎么才能化解这一次云昭的不满,当日云昭的恼怒虽然没有溢于言表,但叶开却能感受得到.
在叶开煞费苦心寻思方法的时候,云昭在亲卫吴凡与恩里克的陪同之下,正在向着自己的王府行去,回兴灵三天了,云昭一直呆在蒋府之中操持后事,竟然连家也没有回,这一举动,倒是让兴灵的官员们更加佩服不已,跟着这样的英主,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认真替王爷做事,希望自己百年之事,身后哀荣能有**十分之一的荣耀,那也不枉来世上走一遭了.
这些天一直在荆州出差,所以更新不能稳定,这种状况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争取一天能有一章,已是竭尽所能了,抱歉!
在荆州我去了古城墙,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外,感受着物是人非,心中颇有感慨,在毛毛细雨之中,突然发了狂性,高声大叫‘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亢奋的声音在晨练的大妈大爷们怪异的眼光之中戛然而止,讪讪然狼狈而去.
沧海桑田,当年的战略重地如今已成了一处景观,但站在城墙之上,城垛之后,眼前仍然似乎浮现出无数的士兵手持刀枪,抬着云梯蜂涌而来,****,人喊马嘶,于秋雨瑟瑟之中不免有些战栗起来.
荆州古城是有护城河的,最窄处十数米,最宽处数十米,现在两岸绿树成荫,树水相映成趣,但在当年,想必会让攻城的将领会很头痛,城墙每隔上约五十米便会有一个突出十数米的城堡,每个城门处,都设有翁城,这些布置让整个城墙是没有攻击死角的,城墙外面是一道斜坡,在防守时也可以给敌人造成障碍.
时间很紧张,想走完整个城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晚上城墙之上没有灯,城后的土坡之上大树遮天蔽日,我可没胆子晚上窜到那里去怀旧,要是碰上几个劫匪甚至小混混,估计叫破嗓子也没人理会.
好吧,不罗嗦了,其实我说是想向大家报告一下不能日更两章的原因.晚安,朋友们!
北地的隆冬是极难熬的,只有益州因为特殊的地形地势要好很多,两山夹着一盆地的地形使这里即便在隆冬,也不像其它地方那样滴水成冰,这也是益州在北地最为富裕,当年潘氏能够以益州为据点,而养活近十万大军的原因了.
但其它地方可就没有这么幸运,进入隆冬之后,北地百姓大都已经开始猫冬了,还在室外辛苦工作的一般都是官府的一些机构和所征发的劳役.
隔三岔五便会有一场大雪,为了保证纵横北地的驰道的畅通,大批的劳役在驰道沿线拼命工作,铲除道路上的积雪,锤掉道路之上的冰块,确保北地的交通大动脉不会因为隆冬季节而陷入瘫涣.
当然,今年来做这项工作的已经不是百地的百姓了,往年这项工作,征北府要为此付出大量的银钱来雇佣本地百姓,今年因为云昭在潞州俘获的大量私军,使得这项工作有了免费的劳力.
赵普与黄宣武两人投降之后,尚有两万余残军,便部被押回了北地,叶开与韩仲与获至宝,反正现在隆冬,云昭让他们去种田的许诺是没有法子兑现的,闲着也是闲着,还得耗费粮食养着他们,当然得废物利用.直接一小队一小队的打散之后,安置在驰道两侧,来确保道路的畅通.
北地人对于冬季已经习以为常,但对于这些刚刚来到北地的南地私兵来说,这里的冬天不谛是地狱,作为俘虏,他们自然没有太好的待遇,一些破破烂烂的帐蓬便是他们日常居住的所在,粮食只能说是度命而已,每天保持驰道的畅通的工作量亦是极大的,北地滴水成冰,雪落下不久,便会冻得坚硬,极难铲除,而征北府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安全,给他们除冰的器具极其简陋,一队人能有一样铁器就算是不错的了,大都是木制的锤子,铲子,这无形之中亦给他们增加了很多的工作强度.
但是任务必须要完成,一天的工作量没有完成,第二天的粮食供应便会减少.每日,都会有征北府相应的管理人员沿着驰道检查,以此来确认对方完成任务的程度.
更让这些南军私兵们胆战心惊的是,管理他们的并不是越人,而是蒙人.
在大漠生活多年的蒙人,对于北地的隆冬十分适应,因为以前在大漠的时候,他们面对的严寒比这里不知要强出多少,他们的家中有着极好的御寒衣物来保证他们在寒冷的气候之中行动如常.
一个百人队的蒙骑管理着数十里的驰道,骑在战马身上,沿着驰道来回巡视,他们的职责主要是防备这些俘虏逃跑或者有其它什么过激的举动,一旦发现,他们可以先斩后奏.
而全权负责这件事情的是现在在北地颇受重用的杨青,在单枪匹马入潞州劝降了杨宏发之后,杨青的官衔现在又升了一级,将这件事情交予杨青,亦是北地对于他能力的看重,事涉到几万俘虏兵的管理以及北地交通的畅通,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现在的杨青,就有些战战兢兢,因为出巡的云昭脸色很不好看.
北地的大雪让回到兴灵的云昭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一场大雪将会使来年的北地不再受干旱之苦,瑞雪兆丰年,预视着来年北地将会是一个丰收年,但这么大的雪势必会给百地百姓带来极大的危险,在北地,除了益州,卢州等地较为富裕,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其它地方,仍然是十分贫困的,如此大的雪,会带来一些异常的伤亡也说不定.
正因为如此,云昭决定出巡,一路向北,他准备从兴灵出发,一直到最北的卢城为止,一来一往,刚好能在新年的时候返回兴灵.
因为潞州抓回来的俘虏死了不少.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