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看着红娘子的脸庞,比起在翠屏山上那个杀伐决断的女将,现在的红娘子脸上多了一份柔弱,也许是因为身怀六甲,张丽华能从红娘子闪着淡淡光泽的脸上,看到许多以前不曾看到过的东西,相比于其它征北军将领,张丽华与红娘子的接触最多,也最了解,看着她有些无助,无奈,后悔不迭的神情,张丽华不由有些怜悯.
其实不管怎么样,当政局发展到这个阶段,云昭与雅尔丹的联姻都是不可避免的.长期浸淫特务工作的张丽华在政治上的敏锐比起红娘子来,不知要高了多少个档次,但这话,她当然不会说出来,说出来徒增对方伤心,也会破坏红娘子对王爷的情感,只能让红娘子后悔,自怨自艾了,也许,这对于王爷的将来更是一件好事,雅尔丹不用说,这是一个极具大局观的女人,红娘子如果真能改了性子,亦不失为王爷的一个贤内助.有时候张丽华想,有了红娘子的存在,以后王爷的家里,都不用放太多的警卫了.
张丽华陪着红娘子在后院闲话,而在王府的大堂,云昭,姚长坤,马一功,韩仲,包括蒋丰等征北府最为核心的人员正集中在一起,商讨着南征的计划.
南征计划原本是早就计划好了的,但随着张丽华的归来,带来的情报让众人震惊之余,对于南征计划,众人却是产生了分歧.
一派主张马上进攻,这以兵部姚长坤为首,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李逍中风,秦柔娘当政,南朝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混乱,秦柔娘在军中势力薄弱,许多大将不见得会买她的帐,上下号令不一,各行其是,战争一起,北方将会占尽优势.
但这一说法,却遭到韩仲等人的反对.
“王爷,我认为这件事中大有蹊跷,张丽华带回来的情报,明明很清楚地讲明了李逍虽然中风,但却很轻微,虽然不良于行,但头脑却依然很清楚,不至于不能发号施令,掌握朝政,这个时候,他居然让秦柔娘去听政,这太奇怪了,即便李逍想要静心修养,这个听政的也应当是皇后,抑或是首辅曹仪,怎么轮也轮不到秦柔娘,而且,李逍不是傻瓜,李庆之死,他当真看不也问题,没有想法?更何况郝仁在斩杀李庆的时候,还留了一个尾巴给李逍,如果说李逍没起疑心,那不是他蠢,而是我们在骗自己.”
“韩大人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南朝将会爆发更大规模的内斗,而这一次内斗的主角将会是秦柔娘与李逍的.”韩仲断然道.
“秦柔娘有与李逍较量的资本?”云昭疑惑地道.
“王爷,您不要忘了,秦柔娘本身手握罗网这个庞大的****,具备一定的实力,李逍离开南方之后,秦柔娘迅速取得了对南方的控制权,这些情报都已是获得确认的.至于为什么秦柔娘会突然得到以秦家为首的南方世家的全力支持,职方司早在数月之前便已开始了调查,这还是王爷您亲自安排的.李庆一死,南部镇军以雄阔海为主,尽数落入到秦柔娘的手中,也许秦柔娘现在的实力,仍然不足以与李逍对抗,但她却有能力将南方弄一个稀巴乱,使南朝在又一次大规模的内斗之后,面临崩溃,李逍是个聪明人,他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这就是为什么李庆死后,李逍非但没有追责秦柔娘,反而是推她上位的原因.”
“欲擒故纵?”云昭摸着唇上的胡须,若有所思.
“不错,欲擒故纵.秦柔娘毕竟是一个女人,纵有才智,但局限于她所受到的教育,大局观必然有限,一旦她上位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是巩固自己的权位,这样她的许多动作便能让李逍能清晰的想到,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我猜测,李逍在布一个局,一个一举拿下秦柔娘,又不至于让南方伤筋动骨的局.”韩仲肯定地道.
“所以我们可以观望?但如果让李逍成功,岂不是让我们会面对一个团结一致的南方?”云昭反问道.
“非也.我说秦柔娘缺乏大局观,但纵观此女发家过程,小聪明却是极其厉害的,战略上不行,但在战术之上,此女却是一个高手,李逍动手,或许会遭到她强有力的反击,我们不必等到他们的争斗尘埃落定,完全可以在他们的争斗到了最**的时候,突然强势插入.此时他们欲罢不能,才是我们的最佳机会.”韩仲道.“所以我反对现在马上展开对南朝的作战.”
蒋丰,马一功对韩仲的意见持附和的态度,而姚长坤等军队将领则坚持己见.
“王爷!”姚长坤站了起来,”韩大人所说,的确是一个方面,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我们面对的敌人,荆州谢氏蜀军,基本上等同于一个独立的势力,南朝对他们的影响极小,谢家控制了荆州,豫州,影响力幅射到江州,而荆江都是富庶之地,如果给他时间,必然会成为我们的拦路虎,现在,趁着他立足未稳,先将他打下来为上策.现在谢氏还靠着李氏给他输血,一旦他们闹将起来,谢氏得不到有效的补充,自身又还未还形成自我供血给制,当事半而功倍.”
听了姚长坤的话,韩仲连连摇头:”谢氏我的意见是先放着不打,如果硬要现在开战,我的意思是打从良,而不打谢氏.”
“这是什么道理?”姚长坤怒道.
“因为从良是李氏的铁杆心腹,,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从良必然会追随李逍到底,而谢氏则不然,我们打谢氏,从良必然不会袖手旁观,定然会牵制我们,给我们找麻烦,而打从良,谢氏不见得会那么热心了,也许谢士林会想着,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地发展一翻自己的实力.”
两派意见各有道理,云昭一时之间也拿不定注意,看着众人道:”大家再好好考虑一下其中的利憋,但有一件事大家都得清楚,渡江作战,我们不要想着能一蹴而就,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深心熟虑了,将所有的不利条件都考虑进去才能动手,刀兵之事,一旦发动,便再无退路了!”
打谢士林还是打从良,的确是一道两难的选择题,谢士林兵力虽我雄厚,但荆州的地形地势其实更适合征北军的打法,平坦的地势对于蒙部骑兵来说,是极佳的战场,上一次蒙军败北,因素极多,这一次蒙骑配合征北军步兵,必将无往而不利.也许谢士林在开始阶段还会出城与征北军野战,但吃过亏之后,定然会死守城池,而这个时候,纵横驰骋的骑兵将切割对方的交通线,将对手分割成一个个的孤城,然后征北军步卒一拥而上,以现在征北军犀利的军器,不怕攻不下城墙.
但韩仲说得也有道理,谢士林是有别于从良的人物,他更像自己,割据一方或者是他最想的选择,自己无端地招惹他,肯定会惹来他的反扑.战事兴许会胶着.
而打从良,有效地消灭忠于李逍的铁杆部队,是对李逍最大的打击,但从良是这么好打得么?以前与从良打过交道,这是一个优秀的将领,战略眼光和战术眼光都不差,此人盘踞相州,相州的地形比起荆州,可就要险峻多了.骁卫的战斗力更是不用说了,绝对是一个劲敌,首战便挑这样一个对手,一旦战事受挫,会不会损伤征北军的士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