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岳点了点头:“自然考虑过,等和义军首领见过面,了解完具体情况之后我就会传书京城。请雪尚书先在朝中造势,到时候还需要宋大人依靠在国子监的影响力,让那些读书士子在京城民间掀起舆论。等声势造的够响,我再上表请求出兵!”
宋之鹿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虽然不知道此计是否可行,但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可以一试!”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之后,尘岳指了指宋之鹿放在桌上的地图问道:“宋大人,您这是?”
宋之鹿这才想起来有正事还没说,连忙起身将地图摊开在桌子上:“这才是我今天要跟侯爷说的大事。北凉道官场整顿完毕,下一步就需要考虑民生问题了。”
尘岳也走上前来,仔细的看着这张宋之鹿特地带来的地图。
只见地图上是清清楚楚的凉幽两地及周边地形图,北凉道内的每一处县府都在上面,每个县的人口、田地、赋税等数据都详细的记录在案。
不仅如此,每个地区适合什么作物,哪里的土地更加肥沃,哪座县城商贾较多,哪个县富有,哪个县贫瘠都一一罗列。
很显然,这是宋之鹿磨破了几双鞋子在几个月内走遍北凉道所得出的成果。
尘岳一边看,宋之鹿一边说道:“北凉苦寒,人口百余万户,却有二十万边军。按朝廷法令,入边军者全家免赋税,各地城防之军则稍稍减免赋税。如此一来,相当于北凉道上有二十万户百姓是不需要缴税的。而北凉道府库钱粮大半供应边军,就这样还有很大的缺口,需要朝廷拨发钱粮才能勉强保证二十万边军所需的军饷和粮草。”
尘岳开口道:“确实,入边军者都是家中青壮,而且战死者甚多,一旦士卒战死,相当于家中就少了顶梁柱,免除赋税是一种激励青壮入伍的手段。”
想当初尘岳从军时也是为了给家中减免赋税,可是有几个人能在战场上出人头地,官至北凉道的节度使。
大部分人都会战死边疆,埋骨沙场,有些退伍回家的也是一身伤病。
宋之鹿脸色凝重的问了一句:“侯爷可曾想过,要是有一日朝廷供应不上边军的粮饷该当如何?或者我说一种最坏的情况,我们在朝廷不同意的情况下起兵收复辽东,无所依靠,在大战过程中朝廷突然断了我们的军粮怎么办?”
此言一出,尘岳陷入了沉思。
其实尘岳收复辽东的一个原因就是想要将有北疆粮仓之称的顺州、檀州握在手中。
但是如果在收复辽东的过程中粮草供应不及该当如何,尘岳确实还没有仔细的考虑过。
宋之鹿看着这位北凉侯,一言不发。
尘岳有些犹豫的回答道:“辽东义军和民间人士应该能供应一部分军粮,辽东产量多,想必到时候就地凑粮也是可行的。”
“就算辽东能供粮,可能保证我边军所需?战事定不是几个月就能结束的,最起码要打个一年半载!”宋之鹿反问道。
尘岳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带着些苦笑,要是想靠辽东义军完全供给北凉边军所需粮草无疑是痴人说梦,他们能凑出一些已经是极限了。
思索了片刻后,尘岳抬头看向宋之鹿:“想必宋大人已经有主意了吧?”
宋之鹿双手一合,交叉在胸前,咬了咬牙:“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说说看?”尘岳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位宋大人在京城可是位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各大世家的子弟他都敢训斥。
那连他都称之为大胆的想法会是什么?
宋之鹿指了指地图上的某处:“你看这,出武关往西八十里有一条河。”
“朔河。”尘岳低声回了一句,作为凉州人,一个在边关呆了好几年的武将,武关外的地形他自然了如指掌。
“对!”宋之鹿沉声道:“朔河由北向南而流,绵延不绝,沿朔河又分出不少支流,灌溉两岸土地,使朔河附近有着大片沃野和广阔的草原,堪称是北凉附近难得的适宜耕种的地方!”
尘岳愕然抬头:“宋大人,你出武关该不会就是去朔河沿岸了吧?”
宋之鹿点了点头:“没错,我还带了一帮官员前去,沿途仔细勘察了朔河两岸,整整花了我半个月的时间。”
尘岳猛然惊醒,他好像知道了宋之鹿的意图。
宋之鹿微笑的看着尘岳:“凉幽土地贫瘠,若是将朔河附近方圆百里纳入北凉版图,我们就可以应付粮草一事!”
尘岳呆住了:“可朔河附近不是我朝疆域啊,那是片无主之地,而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若是草原骑兵奔袭,百姓只能引颈待戮。”
宋之鹿却避开了这个话题说道:“难道侯爷不想先听听这片土地能给北凉道带来什么吗?”
尘岳的眉头微微一挑,看样子宋之鹿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宋大人请讲!”
“北凉土地,一亩地年产量三石余,而士卒在战时一月口粮就至少需要两石。也就是说,五亩地才可勉强供应一名士卒征战时一年所需。”宋之鹿娓娓道来,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尘岳点了点头,他是从军之人,这些账他当然会算。
平时还能少吃一点,但是上了战场,士卒体力消耗是非常大的,会吃的更多,不仅士卒要吃,战马也需要粮草。
宋之鹿指了指地图上的朔河:“而朔河两岸的土地肥沃,可提供数十万亩良田,若再稍加兴修水利,通渠引流,可供开垦的良田会更多!经过我这半个月的测算,若由百姓开垦土地,所收赋税军粮可以供应大半边军征战所需!”
尘岳心动了,这简直就是改变了北凉道土地贫瘠的颓势!虽然比不上顺州檀州这两处北疆粮仓,但也很好了。
“那么宋大人接下来可以说说如何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了吧?”尘岳笑了笑。
“哈哈,边防问题我不是很懂,只能说些我的想法。”宋之鹿大笑一声,又指了指地图的另一处:“武关往西北上百里有一座坐落于山脉之间的古城,侯爷应该知道吧?”
尘岳看了看地图:“朔风古城嘛,数百年前有一个部落在此立国,兴建了朔风城,但是后来朔风国被灭,朔风城也荒无人烟,渐渐破败,早已经被废弃。虽然久有耳闻,但我没去看过。”
“这次我也没来得及去,但是从地图上看,朔风城两侧有群山阻隔,再加上武关遥相呼应,占住朔风古城,或许可保身后的数十万亩良田!”宋之鹿不太确定的说道,毕竟边防问题不是他的长处。
尘岳看着地图上凉州西侧的广袤地域良久不语。
许久之后,尘岳长叹道:“我真是为北凉道请回一位大才啊!”
宋之鹿缓缓合上地图:“哈哈,侯爷有没有兴趣一起出武关,去朔风城看一看?”
“好!宋大人先赴武关,数日后我去武关和你汇合!”尘岳重重点头。
“那老夫就先行一步了!”宋之鹿见尘岳已经点头应允,便告辞离去。
风尘仆仆的北凉道经略使,满身灰尘,连衣服都没换便再度启程赶赴武关。
宋之鹿走后,尘岳独自一人坐在屋内思考着刚刚的谈话,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想到宋之鹿的这个提议,尘岳苦笑了几声。
向西北拓展疆域,将朔河流域纳入北凉版图!
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大胆,若是真的实施成功,北凉的粮草之忧就可大大缓解。
“来人!”许久之后,尘岳大喝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