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手里正倒腾着一把弓弩,时不时的翻来翻去,拉拉弦,敲敲弩柄。
尘岳对着两人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皇甫师徒二人点头会意。
三人就这样静悄悄的站在屋内。
而墨虚子依旧自顾自的捣鼓着手里的物件,丝毫未曾察觉。
许久之后,墨虚子终于放下了手中弓弩,锤了锤自己的腰,紧接着便拿起了桌上的酒葫芦。
香甜的美酒刚喝进嘴里,皇甫沐突然大喝一声:“墨老头!”
“噗!”
墨虚子被吓了一跳,口中美酒全喷了出来。
一道苍老的怒骂声响起:“皇甫老头!你欺人太甚!”
“哈哈哈!”皇甫沐得意的笑了起来。
墨虚子怒目圆睁,眼看就准备动手,尘岳连忙一把抱住墨虚子笑道:“墨老,不就一口酒嘛,我刚从幽州带回来几坛好酒,明天一早就让人给你送来,咱今天就不动手了行不?”
本来墨虚子还怒气冲冲,一听到好酒两字眉头便舒展开来:“今天就不跟你计较了,皇甫老头!我这是看在酒的面子,不对,是侯爷的面子!”
“哈哈哈!”
屋内几人哄然大笑。
墨虚子自顾自的坐在了椅子上:“看你们这样子,以后术家就要留在北凉道上了?”
“不仅要留在北凉道。”皇甫沐也挨着墨虚子坐了下来:“而且我们还得做邻居?”
“做邻居?什么意思?”墨虚子的眉头皱了起来。
皇甫沐也不吱声,尘岳则朝着墨虚子挤眉弄眼,一脸怪笑。
墨虚子愣了一会儿猛然反应过来,大喊道:“不是吧,他呆在这虎背山中?”
“怎么,不欢迎啊墨老头?”皇甫沐一本正经的说道。
“我怕你把我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兵器都给糟蹋了!”墨虚子吹胡子瞪眼的说道。
“没办法,这可是侯爷的意思。”皇甫沐故作无奈的摊了摊手。
墨虚子把目光投到了尘岳身上:“北凉道这么大地方,怎么偏把这老家伙放在虎背山里?”
尘岳叹了口气说道:“没办法啊,皇甫老先生身负重任,需要一个极其隐蔽又安全的地方。”
随即尘岳就仔细的讲述了一遍皇甫师徒两人肩上担负的责任。
等讲完之后墨虚子的脸色终于缓和了:“原来是这样,那虎背山的另一侧山谷确实是问天司绝佳的选址地点,隐蔽又安全!”
“我就是这个意思,老前辈果真聪慧过人!”尘岳开始拍起了马屁。
墨虚子又灌了一口酒:“行吧,算是老夫倒霉,以后怕是只能喊上徒弟们帮忙了,不然真打不过这老头。”
皇甫沐大笑起来:“你终于承认不是我的对手了!”
墨虚子翻了翻白眼。
看到两位老人聊的还算融洽,尘岳起身拍了拍屁股:“好了,那今天开始皇甫前辈就留在虎背山中吧,过两天就会有专人过来开始搭建房屋,所需一应设备都会配齐。这两天就有劳墨老招待皇甫师徒了。”
说完尘岳就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墨虚子伸了伸手,刚要出声,尘岳头也不回的说道:“幽州的酒明天会有人送来的,免得墨老惦记!”
“哈哈哈!”屋内再度响起了笑声。
接下来的几天虎背山中可热闹了,一帮工匠在墨家众人的带领下开始在另一侧山谷搭建房屋,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景象。
墨虚子亲自设计了一个极为隐蔽,且布满机关的建筑用以作为问天司的总部所在,玩归玩闹归闹,墨家众人干起活来真是不赖,让一旁观看的皇甫沐啧啧称赞。
而皇甫彦陵则是在贲虎的护送下启程赶赴幽州,去褚玉成手里接手草原和辽东两处的探子。
尘岳把自己的亲兵首领都派出去了,足以看出对皇甫彦陵的重视,同时也是告诉褚玉成,这个人可以百分之百的信任。
灵岳山的北凉侯府
尘岳一如既往的呆在自己的书房里查阅凉幽两地的各项事宜,而也终于得以有时间陪陪父母和马灵儿。
但是还没等尘岳轻松几日,事情就又来了。
当消失已久的宋之鹿出现在尘岳面前时,尘岳呆住了。
这位在北凉道如今被称为宋三问的经略使大人哪里还有当初国子监老师那副清闲自在的样子。
一脸的风尘仆仆,整个人瘦了一圈,脸色也变的有些黝黑,衣服上又是灰尘又是泥巴,还破了几处,关键是宋之鹿来找尘岳时怀里还揣着一副地图。
“侯爷,您可真是清闲啊,幽州一去就是三个月,北凉道的政务直接就甩手丢给了我。”宋之鹿哼哼哈哈的嘲讽着。
“哎,宋大人这是哪里话,来来来坐。”尘岳连忙扶着宋之鹿坐下,还忙不迭的亲手给经略使大人泡了杯茶,一边说道:“这不是有草原游骑犯边吗,战事我得去亲自去盯着,不能小视。”
“天狼关外灭敌三万,确实扬我军威,振奋人心。但是我听说侯爷还亲自领兵上战场了?”宋之鹿冷着脸问道。
尘岳一听这语气不对啊,怎么像是兴师问罪的模样,连忙讪笑着想把话题岔开去。
“别给老夫打哈哈,你如今可是北凉道节度使,北凉数百万子民生计皆系于你手。战场上刀剑无眼,怎可拿自己的安全视作儿戏!”宋之鹿似是有些恼怒。
尘岳唉声叹气道:“没办法啊,北凉男儿们冲锋陷阵,我这个北凉侯总不能站在边上看着吧?以后我注意,一定注意!”
“哼!”宋之鹿哼了一声便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几口。
其实宋之鹿也知道完全阻止这位战将出身的北凉侯上战场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总归要提醒几句。
见宋之鹿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尘岳便开始夸起宋之鹿来:“如今宋大人在北凉道的美名可是响当当的,短短几个月便让官场面貌焕然一新,百姓无不交口称赞,我尘岳果然没看错人!”
这倒不是尘岳拍马屁,宋之鹿在北凉道几个月的成绩有目共睹,连原本心里有些芥蒂的两州刺史周敬尧和文鸢都心服口服。
现在北凉道上的官员不敢说是全部,至少绝大多数都是干实事的官员,以往还有一些滥竽充数之辈混在官场里,尸位素餐,现在是一扫而空。
“好了,侯爷就不用夸我了。”宋之鹿老眼抬了抬,低声问道:“给我透个底,辽东之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当初尘岳请宋之鹿赴凉州,正是因为尘岳的一句收复辽东宋之鹿才一口答应下来。
回北凉道已经好几个月了,这位北凉道的经略使大人自然不相信尘岳毫无准备。
见宋之鹿问起了正事,尘岳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已经开始准备,探子已经派往辽东。我也见了辽东人士,估计要不了多久我就会去与几位辽东民间义军的首领见个面,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宋之鹿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看样子侯爷这几个月也没闲着啊。”
显然宋之鹿对于目前的进展还是很满意的,至少尘岳已经着手准备了。
“可是收复辽东是天大的事,此事得要朝廷应允才行,朝堂上那些官员们怕是很难答应此事,侯爷想好怎么处理了吗?”宋之鹿提出了一个自己很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