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洛阳。

我回来了。

司马衷在心里喊了一句,然后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北方。

他登上了洛阳北门城楼。

说实在的,他就算在西晋之时,他对洛阳的其他城门都非常熟悉,但唯独对这个北门非常陌生。

他只从这里出入过一次,就是那一次,就是他被司马越捉到东归的那一次。

那时的他,根本没有机会好好的观察这座城门和城楼。

他遥望北方,心情无比激动。

如果说当初,西晋王朝不内乱,不给北方诸胡机会,华夏也不用经历后世数百年的战乱,华夏汉人也不用饱受摧残,出现流人几乎进入绝境之地的程度。

南北朝时期,正是华夏汉人最屈辱的时期。

五胡乱华。

导致当时的北方中原汉人几乎灭绝。

要不是汉人足够聪明,其中的部分家族倾尽全力向南逃亡,或是留下来的家族以面各心不和的态度与鲜卑和诸胡纠缠,汉人真的有可能在那个时期元气大伤,从此不再是华夏大地上的主人。

想到这里,他不得不佩服当时的汉人祖先,他们真的很不容易。

好吧,这些不想了。

他于是用手指了指远方,扭头看向李绩,“将军,朕所指之处,正是当初你们追随朕打下这若大江山的最危险的地方,现在又是你们怒拔剑张的时候了。”

李绩一应将军们,此时全伏地于他身后。

李世民转身一一扶起,然后他回头看了一眼洛阳全城,并不再犹豫,直接下达了开拔令。

大军浩荡。

一行二十多万人马,一举向北突破直入。

没过一个月。

唐军便到达了燕山脚下。

还别说,此行,杨佳媚和萧后竟然追随而来,她们并不惧怕战争,而且她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想亲眼见证一下,她们内心这位雄才大略的伟男子,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征服天下诸候的。

也就是在这里,其实比原来的历史进度要快一些,半岛上的三个主要国家之一的百济国,正在加紧配合高句丽挤压更加弱小的新罗。

李世民在离开扬州之前,其实就已经接到了线报,而且直接召见了新罗特使,接受了新罗的求救信,答应帮助新罗收拾高傲自大的百济。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李世民再借鉴了后世的历史记载和经验,他果断地派水军直接从现在的山东东部沿海出发直达百济。

当然,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一个被原来的李世民一直雪藏的大将苏定方。

这件事说起来话长,但现在是穿越史,现在的李世民是司马衷,他要改变历史,要将唐朝的五次东征合五为一,只利用一次战争便彻底消灭高句丽和百济,从而达到重新统一半岛的目的。

本来啊,这个苏定方,当初李世民使用的不多,可是司马衷却知道这是一个有能力有胆识的将军,而且最终的唐高宗灭高句丽,苏定方是起了大作用的。

苏定方不但指挥水军灭了百济,而且前前后后在唐高宗时期,他也在唐朝的西域诸国打了很多胜仗,他将突厥人收拾地妥妥当当地,这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才猛将。

李世民也知道,此刻的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北为高句丽,东南为新罗,中西部则是百济。

既然高句丽以下犯上冒犯大唐,而百济又与高丽国狼狈为奸,他们合起伙来欺负弱小的新罗,那大唐就没有理由不出面收的他们。

当初,唐高宗起用苏定方,是让他们指挥水陆两路大军齐头并进的,唐高宗任命苏定方持节神丘、峭夷、马韩、熊津等十四道大总管,统领水陆十余万大军讨伐百济。

苏定方率领将士们从城山乘船横渡黄海,唐军经过几个月的千里跋涉,终于在八月抵达熊津江口。

然而,百济早有准备,沿江屯兵据守。

百济国有了防备,分派重兵把守各个关碍。

苏定方当即令部队从东岸出兵,摆开兵阵与百济军展开交战。

百济兵力不足,最终在海滩上留下了数千人尸首,然后全面溃逃。

随后,在苏定方的全权指挥下,唐军的后续梯队又陆续赶往百济,一时之间水面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战船。

战争最终以唐军的全面胜利结束。

百济大战后,唐高宗将百济划为六个州,自此,大唐的疆域向东扩展至朝鲜半岛。

而苏定方此次从山东出发,跨海两栖登陆作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少有且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作战。

百济大战的胜利,不但意味着唐高宗时期唐朝水军的强大和造船航海技术的发达,还全面地考察了苏定方组织水、步、骑多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同时,苏定方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令人叹服。

好,现在可能说多了,那咱们现在再来说李世民。

他正是由于知道这段历史,他才提前起用的苏定方。

目的就是让他从水路提前到达半岛,然后举先行灭了百济,以解了大唐攻打高句丽的后顾之忧。

这还别不服,因为高句丽这个国家,他们的人非常骁勇好战,历来不服中原管制。

同时,他们依靠特殊的地理地势优势,他们是能抢得过就抢,抢不过就跑。

要知道,朝鲜半岛一带和华夏的东北地区紧密相联。

那个时代,高句丽占据可不只是半岛地区的北部地区,相当大的国土面积是落在华夏东北地区的南部。

而且经常袭击华夏历代执政政权的势力范围。

这便是隋唐二朝,历经四帝十数次出征高句丽的原因。

李世民到了燕山,他亲自将李绩,契茹何力,庞同善和薛仁贵召至帐内。

这一次出征,他作为皇帝亲自出征,李绩被任命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配合李绩出征的将军,正是他这次召集而来的数位。

其实这些将军,在唐太宗初定天下的前些年,这些人是不出名的,有几个甚至是从来没有风光过,他们没有立下什么战功,更甚至是没打过几次仗。

李世民使用这些人的唯一的原因,与使用苏定方一样,是因为他不想改变历史太多,这些人是原来的李世民出征时所使用的将军,那他也必须使用。

而且他将数次出征的将军悉数召来了,他既然要一次性解决半岛局势,那就要将五次出征的人全部召集齐全,这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他走的路线也没有变,他本人就是从李世民原来走的路线,从华北进辽东,然后一举攻入高句丽王城。

水路那边,也是依苏定方的原则,他先灭百济,再挥师北上,与李世民一起合攻高句丽。

李绩等人进账后,李绩却退了一步,反而是让长孙无忌站在了最前边。

长孙无忌,李世民的这个大舅哥也是非常尴尬。

他虽然是李世民老婆长孙无垢的哥哥,也是追随李世民起兵的重要人物,但是终其一生,他就不是一个行军打仗的料,他做的最多的工作是后勤和人事联络等方面的工作。

当然他也不是不能打仗,但与李绩相比较起来就逊色多了。

傻帝》小说在线阅读_第61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未知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傻帝第61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