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是一首歌唱的好。
《爱江山更爱美人》。
其中,司马衷在后世就最爱听前边的三句。
道不尽红尘奢恋,诉不完人间恩怨,世世代代都是缘。
其实这句歌词,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这世上的人基本上都不是帝王,能做成帝王的只有少得可怜的屈指可数的。
可是这世上的人却能体会到做帝王辛酸。
这又是多么奇妙而又难以理解的事情啊。
不过从这其中可以看得出来,这世上的人基本也都有一颗想当帝王的心,要不然又怎么会那么明白其中的要义。
李世民明白,司马衷更明白。
他们可是切切实实的帝王,而且是两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
爱江山。
这也是当初司马衷穿越到了西晋之后,他曾经发誓要做到的,他要拯救西晋于水火之中,他要力挽狂澜拯救华夏大地,他对自已的江山一生不离不弃。
爱美人。
他爱得更是刻骨铭心。
他这一生,他成为了司马衷之后,可以说他与羊献容的相识,完全就是一个崭新的故事。
但是他们相遇之后,二人一起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坎坷。
多少次羊献容也是陷入困境,而他又让她化险为夷。
多少次,敌人拿羊献容来要挟他,他都把这些人打得满地找牙,从而将羊献容紧紧地护在怀里。
爱江山,江山不离。
爱美人,美人不弃。
这是当初他的豪言壮语。
他到今天算是做到了,他要极力地维护着西晋的江山,并不惜拿自已的答冒险,他进入了系统之中做任务,就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治世之道。
道。
道不尽红尘奢恋。
诉。
诉不完人间恩怨。
但是永不离弃的,却是世世代代的爱,更是那一份上苍赋予的缘份。
司马衷悟了。
他仰面朝天,看着天边的彩虹,还有那一抹的红霞。
扬州春末初雨,刚刚下过一阵雷雨。
面积附着不大,他来的路上不曾遇到。
可是城里却是雨后初晴。
大街上到处都要以看到出售扬州纸伞的人。
李世民收拾了一下心情,于是下了龙舟,然后迈步走向了一个售伞的小女孩。
为什么又是一个女孩?
好奇怪啊!
其实此时的李世民根本不想这个。
他只盯着雨伞去看。
那个时代的雨伞是用硬一点的纸浸泡在油里,然后经过特殊处理制成。
还别说,据说比后世的雨伞好用。
雨伞的支撑是用竹子,细木条诸物制成。
后世只从视频上得知,说是古代人的智慧如何超群,说古代人可以将雨伞制造的如何美妙而又实用。
现在看来,古人诚不欺我。
李世民看罢,伸手捏了数枚铜板递到小女孩手里,然后挑了一只紫面青花的雨伞,他撑起来走在大街上,抬头看了上去。
现在已经是太阳西下,但阳光却似更盛,但是他躲在雨伞之下,却丝毫不受阳光的侵扰。
真的好啊!
他感叹一声,然后回头看向跟上来的杨佳媚等人,伸手将雨伞递于她手上。
宫女们看罢,赶紧掏钱,给随从的人每人购买了一只雨伞。
萧后接过雨伞走了过来,众人于是全站在了雨伞之下。
这个场景特别安逸舒适。
如果从空中看去,真是一幅好的美术作品,如果有人可以画得出来,恐怕就没有《清明上河图》什么事了。
这里也是扬州最繁华的地带。
此时的画家真应该画一幅《端午上江图》。
噗!
李世民想到这里差点笑喷了,幸亏他的忍耐力极强,于是一改脸色,道,“此景只应天上有啊!”
这又是借用。
但这一次却不是借用唐朝本朝诗人的,而是宋朝大文人的诗词。
杨佳媚本就已经爱慕菜致,此时听到此句,已经疯狂地不得了了,偎着手脚便向他身边蹭。
李世民干咳一声,“咳咳,此处众人多,不可造次,爱妃要爱惜名声啊!”
杨佳媚在人前竟然撒娇卖荫。
李世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才经历了漫长的缠绵,她怎么又激情大发了。
他不得不说说她了。
可是那知。
杨佳媚听后不但不改,反而是拿眼扫视一圈,突然就笑了,“嘻嘻……陛下你好胆小,听闻你在战场上杀人可从来不眨眼呢!”
李世民一听也笑了,不过他已经更大了,只好捂着头道,“那是打仗,这能一样吗,别混淆是非!”
“哧——”萧后听了走过来取笑道,“哎,毕竟比某家年轻啊!”
“姐姐好坏,真是老不正经。”杨佳媚已经与她混熟了,二人感情也是极好的,于是回头悄悄掐了她一下。
萧后吃痛,但却知并不太痛,但也回了一手,于是二人便在李世民身边扭捏起来。
二人正闹着,李世民也乐得看热闹。
可是不巧。
就在这个时候。
扬州的北门突然传来一声炮响。
轰——
这一声炮响,打破了扬州城的宁静。
更打破了李世民的好心情。
他来这里,其实一路都是秘马探报。
大唐初定,天下却并不稳。
高丽那边又乱了。
什么?
高丽?
李世民得了线报后,他的头顿时是一个变两个的大。
他可是知道这个高丽并不好打,最终真正把高丽打服的一次战役,可以说只能推到了自已的儿子时期,也就是唐高宗在位的时候。
不过那一次战役,似乎也是巧合,否则也不能将高丽国彻底打趴下。
他更知道,当初隋炀帝曾经东征过高丽三次。
其实,隋唐时期真正第一次出征高句丽的人,不是隋炀帝,而是隋文帝杨坚。
从此,拉开了出征高句丽的维幕。
李世民此时的心情极是复杂,他甚至在想,如果现在就出兵高句丽,那么比原来的历史要提前了好几年。
难道说这又是系统将历史进程推进了?
如果是这样?
那自已的第二次穿越任务,则真的成了一次不折不扣的试验。
不过试验就试验吧,就算现在不立即出兵,也要立马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他是后世穿越而来的,对隋唐时期的数次出征高丽的战争,他比现在的任何人都清楚。
他不想再耗费国力,他不想让更多的士兵死亡,更不想让所过之地的百姓遭殃。
他是一个仁义爱民的君王,他是有一颗仁义之心的。
他当初打下大唐天下,正是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可是他也不畏惧战争,更不会对四方夷族低头,他是一个伟大的有血性有骨气的君王,如果敌人胆敢来犯,他必定会将敌人杀死于国门之外,根本不会让他们踏入国门一步。
之前是这样,现在更是如此。
他这一生经历的战争太多了,他消灭了无数个对手,他才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可以说,华夏历史上,如果说能数得出来几个从来不怕打仗的帝王,那么所有的开国皇帝肯定都算,因为他们都是凭借自已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从无数敌人手里将天下打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