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轨当时还真的没有趁势而攻。
否则,现在的局面还真不好说,李氏还有不能得了天下就是另一种结果了。
这件事,最后的结果也算如意。
不管怎么说,唐朝的天下,总是李氏打下来的。
因为他们虽然在陇右一时没有挽回脸面,却在山东和河北诸部挽回了脸面。
然而这是历史。
后世之人本也是有争论的,但多以这个结果而论,便当成了真实的历史。
但是,就在二人说罢此事之后。
杨珪媚却在旁边叹息一声,道,“陛下有所不知,其实是我杨氏出于关陇杨氏支持的结果!”
司马衷听后疑惑不解,扭头问道,“你不要胡说。”
杨珪媚却坚定地笑了笑,“这是有证据的,因为我先祖留下一书,现在仍在杨氏后人手里,当初就是说我关陇民氏无论如何也要保李氏,所以才有了天下大局。”
司马衷一听不信,道,“当今之世,天下有五姓七望,是为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他顿了顿又道,“可是,你关陇杨氏虽也是望族,但却并不能影响天下大势。”
杨珪媚笑了笑,“陛下,你可是好记性,竟然忘记了刚刚亡国的杨氏,难道不是出自于关陇?杨氏不是七望,就不能影响天下大势了?”
司马衷一听哑口无言。
是啊!
杨氏立国为隋,当然也是天下大族,就算不能左右华夏数千年,至少可以左右当下数百年。
他也是醉了,苦笑一声,“是了,朕给疏忽了。”
于是一行人说着话,竟也是顺利地过了河洛。
一个月之后。
他们便到了扬州。
到了这里。
萧后的精气神突然一变,似乎是焕发了青春一样。
她这个年纪了,竟露出了少女般的情怀,盯着烟花三月的扬州,她的脸泛起了红晕。
哎呀呀!
司马衷一看不得了。
怪不得后世之人称其为妖后。
他不由地想起了后世的影视名星,为了保持容颜不老,每年要花费好多钱去打这个素那个脂的。
这何须用打?
看这萧后的容颜,别说是七老八十了,就是再活她个一百年,恐怕也比后世影星们打羊胎素保养的好。
司马衷看着就醉了。
这可真是祸国殃民的女人啊!
他也不由地赞叹一声。
怪不得自已的原身,一代雄主李世民,最后也被她所倾倒。
李世民啊!
你何苦啊!
你污了名声啊!
你说你当初干嘛要把她收纳到后宫中来?
她可是隋朝的皇后。
司马衷正感叹着,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的萧后,却伸手一戮他,“陛下想什么来,既然来了,不如让臣妾陪你去看一下故帝吧?”
这怎么可能?
让一个新立的皇帝,去看望一个故去的亡国之君。
这是闻所未闻之事。
萧后微微一眯眼,笑道,“不是让陛下去看,是让你陪我去,到了那里,我自已过去就是了。”
司马衷想了想,心说如果是这样,那却也是没有什么。
于是到了地方之后,他便让随从护着萧后去了炀帝的坟前。
就在这时。
初唐初定,各路仍有军情报来。
先前。
早在李渊登基不久,便有自称“永乐王”的郭子和宣布降唐,称雄于幽州的罗艺宣布降唐。
罗艺占据幽州,早在杨广三征高句丽之时,各类弓马钱粮都得经过幽州,故而罗艺的幽州军素有“天下强军”的威名。李渊得到如此强势小弟,自是喜上眉梢。
后来,更让李渊想不到的,瓦岗寨的李密也投奔而来。
李密败给了他素来瞧不起的王世充。
邙山一战。
瓦岗军内有叛徒,又刚经历了与宇文化及的生死大战,兵败如山倒。
于是首。
秦叔宝、程知节、罗士信、裴仁基、魏征、刘黑闼等人都成了王世充的阶下囚。
再后来。
这些人当然也都成了李世民的人了。
而李密本人则慌不择路,只能带着王伯当投奔了李渊。
但是,当初追随李密的人太多。
其中势力较强的人中,有一个叫朱粲的,他联合了杨侗之后,受封为“楚王”。不久,朱粲又自立为帝,国号为“楚”。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洛阳城外的一场旷世大战,王世充成了最后的赢家。杜伏威、沈法兴纷纷上表杨侗,表示愿意效忠。
现在。
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山东之乱结束,预示着李氏的唐王朝正式进入了正轨。
要不然,司马衷也不能随意出访山东。
说到这里,话题又回来了。
因为又要说起与陇西相关的事情。
且说当初宇文化与李密,与王世充之间互斗,三方都是输家。
不过三家输后,就在窦建德逮着宇文化及往死里揍的时候,另一边的浅水原之战二度拉开序幕。
薛举是个雄主,但他儿子薛仁杲并不是。
薛仁杲与众将不合,无法服众,以致朝局不稳,将士相互猜忌,西秦的国势瞬时走起了下坡路。
20岁的李世民,此次是二次出征。
但是显然,他是天成之道,他是自然成熟老道,他天生就是一个打仗的雄主。
他一改常态,将前一次的失败早就抛到了脑后。
这一次,他采取了坚壁清野,避而不出,偷袭夜袭和围而不打等战术,在与薛仁杲对峙60余天之后,最终将对方一击即溃。
李世民亲率2000精骑穷追猛打,一路追至高墌城下,薛仁杲无奈出城投降,最后被斩于长安。
说起这个来。
自是有原因的。
因为这正是要说李轨的原因。
薛家完蛋了。
可是李轨却以为自已的机会来了。
于是他在这时,竟然以为李渊会体谅兄弟情谊,会不与他计较,他于是脑袋一短路,竟然也自立为帝。
说到这里。
司马衷笑着看向李轨,“你是真胡涂啊!”
李世民说李轨糊涂,说他当时脑袋抽风。
李轨听得脸色一红,也道,“是啊,要是我当初不立国,而是投靠你们李唐,我也不至于今日之难。”
司马衷脸色一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李公自是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何况天下大势当时已经倾向于我李唐,你不糊涂难道还是聪明?”
李轨也道,“如果我不糊涂,我仍为凉主,听命于李唐王朝,那我必是可以于陇右安享晚年,可是如今我虽没死,想是先皇念我旧情不杀,但我却是以死人行世立足,我不能以真面目示人。”
司马衷也无奈道,“朕也没有好办法,这毕竟是先皇的事,你以后就好自为知吧!”
但他还是将李轨等人安顿在扬州一处安静之处。
从此,李轨在人间便真正的蒸发了。
世人皆知,他当初是被李渊所杀。
凡此诸类之事。
历史上颇多。
李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至少也是发生了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