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雄有大志之人。
他后边的话更体现了这一点,他还说,“今应同心尽力,占据河右,以观天下变化,岂能束手让妻子儿女为人所掠呢!"
追随他的人都同意了这个计划,于是大家议定要共同举兵攻击薛举。
曹珍这时又说:"我闻知谶书说,李氏当称王于天下。如今李轨有贤能,这不是天意吗!"
于是大家便都共同听命于李轨。
于是他便建立起了河西政权,也当上了大凉王。
可是这些事,不足以让李世民印象深刻。
李世民对李轨的印象深刻,并不只是来自于李轨自身的事迹。
前边。
这只是说了李轨的往事和旧迹,是在说这个人的重要性。
要说他如何让李世民都引起了重视,还要说他后边发生的事情。
与李轨一起的人里,李世民也看到了安氏兄弟。
当初,正是这些辅助李轨,这才牵制了薛氏在陇西的发展。
说起来,李世民还是要感谢李轨和这些人的,要不然初唐之初,仍是无法解决后顾之忧,也就没有精力去对付华夏东部的诸多山东豪杰。
看到安氏兄弟,他也想起来,当初正是他们前往凉州说服的李轨。
可是后来,李轨不听劝,结果安氏兄弟联合了异部,最后突击了李轨。
等李轨被抓到长安后,李渊却杀了他。
所以,今天李世民见到此人,内心是惊恐万分的。
这才是最重要的好吧?
那有人死可以复生的?
他是人是鬼?
李世民最想弄明白自然是这个问题。
这时。
萧后从车上下来,她盯着李轨看了一会,幽然道,“陛下,他是人。”
李世民听后扭头看了她一眼,疑惑道,“萧后如此一说,不知是何道理?”
萧后看了看李轨,让人上前伸手试他,手下人回来道,“此人身上有温度,并不冰凉,而且他说话是有气的。”
李世民当然不信,他虽是千古一帝,却是信鬼神的,这是封建帝王的通病。
但是司马衷不是啊!
所以了,本来是不信的,这件事本来也是史上没有的,现在却有了,司马衷却也就信了。
他便让人将李轨召至身前,问道,“你来见朕有何事?”
李轨一听赶紧倒地便拜,口呼万岁,“陛下,万岁,万万岁,罪臣降将死不足惜,奈何当初高祖名言杀我,却私下里交我放了,我回去之后窝居地陇右本部,可是后来你又派兵数次攻击陇右,我再无藏身之地,便举家迁移进了关中,然后本想着去东部看看,却不想在这里与陛下相遇,这可能也是天意吧!”
李世民一听觉得有点意思了。
哦!
弄了半天,他确实是活的,而且是父亲李渊放的。
也就是说当初李渊没有真的杀了李轨。
那就好说了。
这件事既然是李渊做的,那与他这个现任的皇帝没什么关系的了。
他就算是皇帝了,也不好推翻了前任皇帝的作为。
他于是脸色一变,态度温和起来,“如此来说,那不如与朕同行,怎么说咱们也是很久没见了。”
李轨也很高兴。
于是二君臣二人同路,大家便一起出发向东而进。
不过司马衷改变了行军路线,他并没有急着先去洛阳,他要将洛阳当成最后一站,他要在洛阳终究这次穿越。
他走的是河洛地区,他先要领略一下河洛地区,在当下的风光和变化。
不过还真不错。
此时又是一春风和丽的季节,春风拂面,让人有说不出的舒服。
众人心情也随之大好。
在这一路上。
故旧之人相遇,自然也是有说不完的话。
于是司马衷便引导着李轨说了当年的一些事。
毕竟他虽是穿越到李世民身上,可是不是本身,终究有些事是要模糊一些的。
现在好了,有了李轨,司马衷自然对当年之事更加一清二楚了。
要说。
当年,李世民正好20岁。
那个时候,李渊刚刚登基为帝,他也刚从“赵公”进封为“秦王”。
李渊的屁股还没在龙椅上坐稳,薛举便亲自率军入侵安定郡,中军主力朝着高墌方向而来,两翼的机动骑兵分别袭扰北地、扶风两郡。
薛举骁勇善战,且财大气粗。
大有将李轨也一举吞并的气概。
早在大业十三年,薛举便已举兵反隋,并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举兵不久后于兰州正式称帝,后迁都秦州。
然而,可以说天命不归。
天下大势,虽说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隋末唐初时代,天下混乱不堪,各地出现了数十家反王,全是割地为王。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谁要是能突破而出,终究成了统一天下的雄主,那自然就是千古一帝。
可以说,当初的李世民就做到了。
而现在要说的,便是他当初的经典战役的一幕。
当年,就在七月初,李世民领军4万大军抵达高墌。
他与薛举之间的大战一促即发。
这也是唐朝开国之后的第一场大战。
然而不巧的是,可能也是天意使然。
李世民初到高墌,他便身染疟疾,无奈之下,他只好让刘文静和殷开山代他指挥大军。
最后。
可想而知。
没了主将的唐军,在没有得力的支援下,没有得力的谋士的策划下,大军败得一塌糊涂。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带去的8位总管全都被按在地上暴打,唐军过半数的士兵阵亡。
最终,以唐军大将慕容罗睺和刘弘基等被俘结束。
事已至此,神仙难救。
说到这里,李轨的眼睛里似有一丝光芒,他有些所悟道,“要是当初我归降大唐,或许现在陇右仍是我的,唐主仍会册封我为大凉王,我就给唐王朝看守西边门户,也不至于当初雄主被薛举那货欺负。”
他这是后话。
司马衷也只是听听,反正也不管他的事,这是李世民的事。
他于是笑道,“是啊,要是那样的话,朕早就平了山东,也会令天下少死若干人。”
李轨却苦笑一声,“我与先皇是旧相识,感情向来也是好的,可是各为其利,最后却因心不各,没有能达成协议和平共处,这是我的罪过。”
李世民疑惑道,“你与先兵旧识,朕是知道的,可是李公为何这样自责?”
李轨摇了摇头道,“哎!一言难尽啊!想当初,你父皇派人来与我修好,示意我不要趁机而来,而我当时虽然做到了,可是我仍不甘心俯首称臣!”
李世民听他一说,立马也想起了往事。
他知道李轨所说是何事了。
原来。
当初。
薛举浅水原大败李世民之后,他本欲乘势直取长安,不料一场暴病,直接要了他的老命。
薛举想要一举攻破长安。
李渊得知这个结果之后,他在长安惴惴不安,他期盼李轨念着哥们情谊,一定不要在这时也一起攻打长安。
结果还真如了李渊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