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华夏历史泱泱上万年,岂止是五千年。

这是前提。

然后。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一个民族向前不停地发展,又不停地侵占和吞并其他民族的地盘,抢占了其他民族的族众,肯定是要与其融合的。

如此一来。

经过了上万年的融合,华夏民族肯定早就不纯正了。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时间限制。

要说华夏民族,这是一个概念。

要说是汉民族,这又是一个概念。

华夏民族不纯正,不再是一万年前的初始华夏。

这个后人基本上可以接受。

但是要说汉人不纯正,后人之中有些较真的可就不干了。

首先,他们反对说汉人在南北朝时期就纯正了。

其次,他们说汉人在隋唐时期就不纯正了。

最后,更要命的是,他们会说汉人在蒙古大军灭了南宋之际就纯正了。

尤其是最后一点,总有一个说法,就是崖山之后再无华夏。

这是明清两代史学者的说法,也是司衷所生存的时代向前推几百年的时代的前身的学者的说法。

那时候的人,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

所以现在司马衷又拿出这个问题。

这一下子解决了两个时代的疑问。

如果说拓跋氏和慕容氏代表的鲜卑政权,曾经在北方华夏的腹地,确实给汉人的正统血脉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那么可以说自汉武大帝以来的汉人地位,从那个时候,确实已经不在了。

后世面对汉人立国的问题,对待汉人在华夏中原的地位,虽然一直是非常高的,但也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对汉人是否曾经灭亡过这个重大问题。

说到底这个问题,就是融合问题。

司马衷的思绪万千,正在脑海里思索着这些问题,他的目光却放在了正从外边进来的杨珪媚身上。

他的心一下子变得忽高忽低的。

他既爱死了这个妖娆的狐媚子,又担心地要死。

他真担心,如果自已作为这一世的李世民,确实真的爱上了这个狐媚子,那自已以后将何去何从。

何况,她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这都是要面对的问题。

现在李唐王朝在李世民手里,终于完全稳定下来了。

眼前又面临着另一个蕀手的问题。

李世民登基称帝,就必须要册立皇后。

那么要立谁为皇。

这本来是不用争的。

可是自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之后,他为了感激杨珪媚的付出,这件事还真的被提了出来,也成了最大的争论,一时引得朝野上下轰动不安。

可是矛盾是掩饰不住的。

杨珪媚虽然原来就与李世民一往情深。

可是她在帮助李世民杀了李元吉之后,李元吉的子嗣,又全被李渊所杀。

但是由于这个消息完全被封锁,她是不知道这个实情的,而李世民又愿意将老爹身上的罪责背到自已身上,所以她便误会了李世民,以为李世民如此心狠手辣,竟然连李元吉的幼子都不放过,也就是说不给李元吉留一个后代。

她顿时就伤心欲绝,她甚至认为自已爱错了人。

李世民在她的眼里,再也不是那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她于是放荡了自已,每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并且,她向李世民提了一个过份的要求,她想让李世民恢复李元吉和李建成的爵位。

对李世民而言,这样做无疑相当于否定自己过去的行为,等于自己打上自己一巴掌。

但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一口答应下来,并立即付之于行动。

所有人不知道。

李世民这样做,这一半是为了取悦于杨珪媚,一半也是为了追念兄弟骨肉之情。

但是虽然如此,杨珪媚对待他的态度却没有恢复。

纵然李世民继续对她施好,但她的内心仍如冰山一般冰冷。

外表上,她却放浪形骸,整日整夜陪着他歌舞宴饮,轻歌曼舞,媚态勾人,或吟诵着南朝的艳曲,撩拨得他是心摇神迷。

与此同时。

李世民身边的另一个女人却不同了。

她仍是一如既往地爱着李世民,并为了大唐默默地付出。

她当然就是李世民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

她可了不得了。

她是一个十分质朴正直的女性,面对李世民时,永远是以礼相待,将儒家思想要求的好妻子做得淋漓尽致。

她在夫妻之间保持着淡雅如水的互敬互尊关系。

可是现在好了。

李世民身边有了杨珪媚这个千娇百媚的狐媚子,你说她能不伤心和紧张。

她于是傍敲侧击,她采取迂回战术,她懂得男人心,她知道如果采取过激的手段,定会将自已的男人主动推向对手的怀抱。

司马衷作为李世民,此时的心情也是如过山车。

他既不能做得太过,他又不能示弱。

他要在两个女人之间,采取中和的手段。

这种关系,一直维持了一段时间。

司马衷也逐渐适应了李世民这个身份。

可是画风突然又是一转。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间。

已经到了贞观十年。

这一年。

杨珪媚为他生下了一子,取名叫李明。

李世民高兴坏了,立马册立杨珪媚为贵妃,并为他们母子建了一座豪华的宫殿,自己一有时间就腻在那里,与杨珪媚母子一同取乐。

这件事,当然看在贤淑温婉的长孙皇后眼里。

她更是担心坏了,她每每看到自已的丈夫,一代雄主唐太宗,竟然不理朝政,日日泡在杨珪媚身边,已经淡忘了兴业大志,整日迷恋于酒色之中。

她再也强忍不住,于是只好亲自出面劝阻他要稍事收敛;别被杨珪媚迷惑了双眼。

唐太宗一时哪里听得进这些,他一怒之下,甚至准备废掉长孙皇后和太子李承乾,从而改立杨珪媚与李明。

这件事是导火索,差点点燃了整个大唐朝野。

不过李世民善于点火作案,他的身边也不缺乏灭火队长。

这个人便是魏征。

当他把打算向谏议大夫魏征提起后,耿直中正的魏征自然是极力反对,他几次三番地跑到李世民身前劝谏。

这可难为坏了司马衷。

其实,本来的李世民可能做得不会这么过。

至少不会把情况搞得如此复杂和为难。

但是司马衷是有需求的,他就是想要将这滩水搞浑,他想混水摸鱼,他想从初唐时代,想从李世民身上寻求到更多的想要得到的东西。

他要验证鲜卑人在南北朝时代,汉化制度改革是否成功,他更要知道鲜卑人到底对华夏后世有多深远。

最最重要的一环。

司马衷更是想要从这些事里,得到自已返回西晋后,他在理国治政时,他可以从中借鉴到什么道理。

面对着刚正不阿的魏征,原来的李世民都头痛之极,何况是穿越而来的司马衷。

魏征不依不饶,看着不说话的李世,他继续劝道:“长孙皇后贤德可风,不可无过废立;况且长孙家族为大唐之兴立下了汗马功劳,怎能无故遭受打击?杨氏曾为齐王妃,人尽皆知,立为贵妃尚且不妥,岂可立为皇后!倘若陛下一意孤行,必受天下之人非议。”

傻帝》小说在线阅读_第5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未知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傻帝第5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