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想着想着,他觉得自已如果把她治好了,肯定自已的脑子是出毛病了。
他想到这里就乐了。
可也就正在这时。
祭祀现场画风一转。
人声一片鼎沸。
呜……呜……呜……
呜咉呜咉……
呼呼啦啦……
人群中也出现了些许的骚动,但是接下来却马上又平复了下来。
司马衷再看时,却发现一个年老的男性长者,手里持一根奇怪的拐杖般的物件,然后拿着一只金铃,他一边向前走,一边嘴里念念有词。
旁观的族众却紧紧地尾随在他身后,又极力地与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直到他走到了一个宽大的祭台之前,人群才在远处的台阶下站定。
这时再看,人群中走出来十个头戴各类面具的人,长得是五大三粗。
看身材,司马衷感觉其中还有几个女人。
这些人上来后,便开始了左右摇晃式的跳舞。
伴随着他们的身体晃动,祭祀台前的鼓手们敲打得更有力气了。
沉重的鼓声,将整修山顶笼罩在里边,似有一种恐怖的氛围。
司马衷此时突然想起来什么,他意识到这是什么仪式了。
傩?
难道这就是古老的傩祭?
是啊!
老子怎么竟连这种祭祀的仪式都忘记了。
司马衷于是拍了拍脑袋不由地苦笑起来。
要是这真是傩,那就好理解了。
怪不得巴人的行为如此怪异。
他当然也懂得各民族和部族的祭祀习惯,虽然掌握地不是太全面,但是也是多少知晓一些。
傩,是一种自古流行于华夏南方的祭祀和驱逐魔鬼的原始祭礼。
其作用不止是祭祀,也可以在平时达到驱瘟逐疫的效果。
在困难时期可以使用,在庆祝和娱乐的时候也可以使用。
那个时候,便成了一种安庆的娱神舞蹈。
司马衷据后世历史资料记忆可知,这种傩祭后世逐渐演变出很多分类。
甚至有些演变出傩舞,就是由眼前这些跳舞的的人演化而来。
还演变出了傩戏,这是一种复杂而具有情节的舞蹈,与汉人讲究的戏曲有异曲同工这妙,可以说也是讲究傩的地区的人类,在古代的时候的民间自娱自乐的方式之一。
司马衷想到这里,他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仍为巴人的这种极端的傩祭而愤愤不平。
虽然他不反对傩,但是他看不惯巴人用活人祭。
至于牲口祭和粮食祭还算平常。
活人祭,太反人类了。
这有违人的生存法则。
首领,巫师,土司和巫医们,他们高高在上,生活在巴人的顶端上层,他们就可以不顾下层的巴人部众的生死了。
他们怎么不拿自已的身体去祭祀,去喂大江的大鱼。
司马衷想到这里的时候。
祭祀现场突然又出现了其他的音乐声音。
但见几个人捧着几根长长的竹子制作的乐器,也不知是什么名字,还有几个人手里拿着几只类似于汉人使用的唢呐乐器,更有几个人手持汉人使用的竽,笙和箫之类的乐器。
现场顿时一片欢腾。
司马衷一看便知,这是大戏马上要上场了。
接下来,傩祭要正式开始了。
果然。
司马哀再也忍耐不住,他带着众人继续接近巴人,因为他知道越是这个时候,巴人越容易放松。
在一片欢乐和欢腾的场面下。
现场一片人声鼎沸,似乎还真没有注意到司马衷这边的动静。
这时。
在一片欢腾声中,声流一阵比一阵高。
最后,人群一闪,从中走出来一个高大威猛的人。
此人头顶竖插三只又长又尖的羽毛,看那样子貌似是孔雀之类鸟类的羽毛。
再看此人,肯定也是首领级别的人物。
他的出现,得到了在场的每个人的顶礼膜拜,就像司马衷在中原出现时,各地百姓的跪拜迎接一样。
那判定无疑,此人就是巴人的最高首领了。
他一个纵越跳上了祭祀台,然后亲手将身前手持奇异拐杖的人拉了上去。
那人上去后,立马挥舞着手中的法杖,这里且说是法杖吧。
“嗷嗷乌拉!”
此人一叫,现场立马安静下来。
然后先前带头跳舞的那三个女人,这时也走上了祭祀台。
人群再次发出欢呼声。
声浪再次沸腾。
司马衷于是又断定,这三个女人正是巴人中地位最高的三个人。
否则她们的打扮和气质不会如此与众不同。
那个年纪大的,不停地摇摆着腰间的兽群,然后嘴里发出一一阵唏里咕噜的声音。
便有一群壮汉抬着一头又一头的牲口走上了祭祀台。
司马衷一看,心里一捉摸,心想此人必定是女巫了。
不过由于巴人父系地位的提高,现在女巫在巴族里的地位要比男巫师低了不少。
看他们在台上的站位就知道了。
首领拉上去那个手持法杖的人,不用再说了,肯定就是巴人的巫师首领,可以说他才是巴人真正的领袖。
不过由于巴人也进入了奴隶时代的末期,开始接纳封建王朝的洗礼,他们与汉人的交往逐渐频繁,也预示着他们的巫师从此以后只能作为精神领袖。
这一点,在前边已经提过了。
其实在司马衷平定羌人的过程中,他与可拉和扎叶之间,还有巴图朵之间,就是建立起的这种关系。
羌人等原始部落,有些分支甚至是直接由原始社会进入到了封建社会,他们所经历的奴隶社会少之又少。
在整修人类的演变历史长河里,人类经过奴隶社会的洗礼是不要少的。
但是这些民族由于长期困于荒蛮之地,接受不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还有自身不能迅速的发展先进文化,所以导致他们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只能硬生生地全体照抄华夏中原的先进文化模式,从而直接从一个时期完成向更高层次的跳跃。
现在的巴人正是如此。
秦汉以来,他们开始接受封建王朝的统治,于是汉人的王朝虽然没有完全控制他们,但是却开始帮助他们建立类似于后世王朝才出现的土司制度。
在汉人王朝的影响下,周边的部族的统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像眼前的巴人一样,大多数部族开始出现了不同的统治体系,每个部族不只是再有巫师和巫医统治,也不只是有部族首领,还出现了受命于汉人政府的土司。
当然当时的称呼不叫土司,至于叫什么,各个部族的称呼各异。
说到底,西晋之时,边远部族的这种统治方式,还不能称之为土司制度。
不过这种模式的皱形,却也可以说正是政教合一的模式的前身。
当然,华夏封建王朝有一个厉害之处,就是没有让华夏中原周边的部族,真正地出现过政教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