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要设置奇门遁甲阵法时,还需要设置多层方位,并且让其中的方位置换不断。
进入阵中,有些地方,你明明看着是西北方位,以为是开门,实际上设阵者,在阵中已经设置了障眼机关的,用迷惑破阵者,从而让其误判方位。
这才是其中的精妙之处。
现在,法然所指的西北方位,却是实实在在的西北,这是八阵的外围,是真正的出入之门,并不是转换之后的开门。
开门所在,破阵者出入自由。
当然在这里仅指行军打仗使用的八门,不是将其利用到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八门。
在行军打仗里,八门的转换,是可以利用地理优势的。
比如说,一块看似巨大的石头,其实是由若干块小石头组成,破阵者以为当真,最后从这里突破时,石头会随意改变形状,将原本组成的八门方位改变。
此时,生门变惊门,生门变死门,休门变杜门,景门变开门,死门变休门……
等等,凡此不一一例举。
反正是发生了无穷的变化。
这种变化,借用的就是地上的石头。
可以借用的不只有石头,当然还有植物,动物和其他的东西,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组成阵局。
再比如说,你从生门进入,却发现对面跑过来一头野兽,你以为是真的,其实就是幻象,你当时慌了,真的与这只野兽发生了争斗。
其实,这只是障眼法的作用。
最后,让你失去了对方位的判断,从而导致误入迷途。
你当初进入的生门,可能也就改变了,就算你最后在阵中寻找到了破阵之法,想从原来的生门退出,可能原来的生门,已经变成了死法。
你正好陷入了敌人的死局。
一人进,则一人亡。
万人进入,万人覆灭。
这便是误入死门的下场。
战场上瞬间万变,何况在这种阵法之中。
司马衷虽不是太懂这方面的内容,但他至少是懂得基本的道理,他看得出来八门的方位,这便是了不起的。
法然看他盯着西北的生门看得津津有味,于是道,“陛下请进。”
司马衷看他一眼,也没有思索,带头便闯进了生门。
外围最初的生门,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
进时生门,出时未必。
司马衷进了生门后,却发现对面是一条宽阔的大道。
他感觉到非常奇怪,他仔细向地面上查看了一番。
发现其中有数道旧时的痕迹,其中一道年代久远,应该是当初诸葛亮的老仗人黄承彦在阵中设计暗害东吴大都督陆逊时,留下的战斗痕迹。
当时,陆逊进得阵中,却被迷雾迷惑,从而误入惊门,最终差点死在阵中,他折折转转又误入了数次惊死之门,依然没有破了此阵。
或许是当年诸葛武候有未卜先知之功,他在入蜀之前设下此阵,又叮嘱黄承彦,说以后可能会有某个东吴重要将领进得此阵,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你可以将他放生。
说起来还真是,按诸葛亮的安排,最后黄承彦真的把走投无路的陆逊放走了。
司马衷回想起这段历史,这是一段真实历史加演义小说综合而成的故事。
至于其中的真伪成份各占多少,他当然是不知道的。
不过,此时他到了八阵图的现场,他亲眼所见,还是为眼前所看到的景象震撼到了。
他发现果然是,在这石兵八阵里,组建阵法的几乎全是石头。
其中开休生伤杜景死惊八门俱在。
不过他是说历史的,他更知道这八卦阵,当初并不是诸葛亮首创的。
据说,其实是战国时孙膑创造的,他是受了《易经》八卦图的启发,所以又称八卦阵。
这个阵法的阵眼,以一名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
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六十四阵。
这六十四阵,正是符合后天八卦之数。
六十四种变化,然后以后世的数学排列计算来看,便要组成数量惊人的变化战法。
因为这六十四种变化,最后还要落实到八八六十四种宫位变化上。
前边提到了,八卦方位有八个,分别是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
宫位也是有八个,分别是乾坤坎离震兑艮巽。
阵法变化与方位变化排列之后,便是一个强大的排列组合。
再然后,设阵者,在其中设置层次不等,利用之物不同,改变方法不同,设置地点不同。
等等。
各种变化。
现在再来说,大家便可以理解了吧。
如此三番。
所以这个阵法,再经过数代人的发展,最后到了诸葛亮的时代,得到了更大的进步。
当时之世,还有同样厉害的人物,其实也会使用八阵图,而且实力强大,这其中便以曹魏集团的曹仁为代表,他将此阵研究发展成有独自特点的阵法,起了一个较好的名字:八门金锁阵。
当然,诸葛亮的八卦阵比曹仁的八门金锁阵更近一步,凶险万分,实力更加强大。
不过他没有给自已的加强版阵法起个响亮的名字。
但实力是用实事说话的,据说司马懿都吃过诸葛亮这个八卦阵的亏。
所以由此看来,诸葛亮改良过的阵法,应该比同为曹魏集团的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后更胜一筹,否则是锁不住司马懿的。
再据说,诸葛亮改良版的八阵图,后世流传下来的,人们可知的包含其中的小阵,分别有洞当阵,中黄阵,龙腾阵,鸟飞阵,折冲阵,虎翼阵,握机阵和连衡阵等。
这是比较可信的,何况在《兵略纂闻》一书中,明确记载了此阵之后,还这八阵分别是“天地风云龙虎鸟蛇”。
后世记载的如此明白,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司马衷回想至此,于是扭头看向法然,“道长仙姿神骨,想来要破此阵,恐怕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吧!”
他用的是肯定的语气,说的法然有些飘飘然,但内心的狂喜却掩盖在平静的脸皮底下,于是他正色道,“陛下,臣之见,断然不能完全击破此阵,但臣会尽力而为,但依臣所想,陛下之功恐怕比臣更胜。”
司马衷一听为难了,他是从后世得到了一些破阵的方法,因为他曾经专门研究过此类的书籍。
他虽然不懂设阵,也不懂如此破阵,但是他却是学会了其中的基本理论。
现在只剩下要临阵实践了。
他于是一皱眉头,苦笑一声,“罢了,朕就试试吧,如果不行,道长必须助朕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