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前一把就要抢过郭玉腰间的佩剑,想要刺杀了付少月。
郭玉赶紧劝道,“陛下,使不得,就算要杀他,也不有脏了陛下的手,这种事必须有斩令官来执行。”
他说完一招呼,身后立马过来四个斩令官,然后提上了付少月就扔到了殿外的台阶之下。
他一个翻滚,在长达数十阶的台阶上翻滚之后,等落到了阶下,脑袋上已经撞得稀烂,留下了数处大窟隆。
鲜血不停地向外直冒。
付钱想死的心真的都有了。
他扭送看向谢光华,“兄台,你们的情,老朽领了,可惜我教子无方,导致我付氏招惹下大祸,咱们以后再也没有闲情雅致一起喝酒饮茶,那就来生再会吧!”
他说完扭头便撞向旁边的华表石柱。
四个执令官当下阻拦,这才让他没有得逞。
司马衷冷笑一声,“杀立威,你的生死,朕说的对算,朕让你死,你就得死,朕不让你死,你就是成了猪狗,也得给朕活着。”
他说完,执令官便将其押了起来。
“叛官付钱,勾结李氏父子,造乱成都,为祸一方,论罪当诛,留作一时之用,暂且收押在监,但其子藐视上方,以大不敬之罪斩立决。”
他的话刚落,便听到殿外传来一声短暂的惨叫。
过了一会。
执令官捧着一颗碗大的人头进来了。
人头已经摔得面目全非,上边一片血淋淋的。
付钱只看了一眼便晕过去了。
司马衷令执令官面向众臣,“此子为证,朕在巴蜀,行仁义之师,仁明之君,但也绝对不会姑息养奸,以自乱巴蜀国域。”
“羊篇为我巴蜀诸候,自今日起,一切巴蜀绝决,全由国王进行,朕不再干涉巴蜀内政,此事朕的意思,就是以敬效尤,向巴蜀士族和百姓表明朕之心意,朕不踏平巴蜀绝不返回洛阳。”
成都诸臣此时早全都吓得面无血色,谢光华之类也闭口不敢言,只好缓慢地退回。
司马衷见状,将羊篇召至身前,并举其一手示之。
“篇为巴蜀国诸候王,替朕行大义之道,为我大晋藩国属民……”
司马衷在太安殿,在成都的文武百官面前,以帝王之令,在众人面前给羊篇加冕诸候国王。
他以礼制,在人前进行了一番演讲陈词。
羊篇算是正式加冕了国王之位。
等司马衷的话一落,羊篇便以国王之仪,率众行了周天大礼。
直此。
成都文武百官诸将,再也无人敢有不臣之心。
谢光华之类再有狠话反言,也是不敢公然再讲,而是悄悄地与各地的士族联络,只能暗中进行。
司马衷自然是知道的,他就是想留谢光华之类作为引线,否则巴蜀心存反叛的各大士族,他是一时无法全部清查出来的。
有了谢光华这些人作引,等他将巴蜀反叛的士族清查一空,他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除。
羊篇这个巴蜀国王便坐地稳当了。
他便可以替自已坐镇巴蜀之地,然后四周协顾,以令自已返回中原后,再也无后顾之忧。
再说,羊篇稳居成都,又可以协助他开发石油。
司马衷还有一计划,就是在巴东建立石油研究机构。
这都是在秘密中进行的。
巴蜀之地石油虽然贫乏,但是地理优势巨大,此地又民蜀地和巴南不同,绝对是一处权力真空地带。
这对于西晋王朝的控制来说,也是一件利大地弊的好事。
现在只看李雄父子了。
司马衷收拾了成都文武百官,将心思便投向了西南蜀地。
就在他居于成都之际。
川西高地的羌民,现在已经将远走青藏高原的大部羌民召回。
现在羌部的实力大增,而且在得到了司马衷的支持后,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生产物资,并且在高地周边地区进行了巩固加强。
羌族的实力大增,有利于支持羊篇。
这也是司马衷入蜀计划的第一步终于实现了。
他保证了蜀西,蜀中,蜀北和巴东,巴中,巴北,这六外地域的统一。
现在来看,他只须举兵南犯,便可以将李氏家丢一举击溃,从而解决了巴蜀内乱。
汉人和巴氐部族的内乱解决,对于那些南方蛮夷来说,无疑是重重的敲打。
这些蛮夷,本也是无力反抗朝庭。
他们从来是谁来了谁说了算。
当然对他们进行统治的朝庭,一定要善待他们,不能以欺压和凌辱的态势。
当初,诸葛亮南征,便是七擒七纵孟获,目的就是要从心理上让蛮夷臣服。
司马衷这一点学得不错。
他于是率军离开成都南下。
羊篇则率领自已的军队留在成都。
巴蜀之地,从此开始了羊篇治理的时代。
某日。
司马衷率领三军直扑大渡河。
到了这里。
他听闻李氏父子已经率军向东而去。
他便立马派出斥候多方打探,结果得到的消息,却是李雄已经离开汉嘉,向东进到资阳一带。
司马衷回顾历史,知道如果真实历史中,李雄曾经拿下成都以南地区,并且得到了今天重庆一带的一些地区,涪陵一带当时就是重庆一带的士族世家的聚居地。
远至重庆的巴地,当时也有不少地区臣服于李雄。
当时的巴蜀之地,半数已经臣服于他。
这是何等的气魄。
司马衷也不得不佩服李雄。
不过此一时,那是彼一时。
当时的李雄气贯如虹。
今日之李雄却似丧家之犬,他已经再无安身立命之地。
他东进资阳,多半是想向东联络涪陵的世家豪族。
司马衷可不会令这么做,如果李雄真地联合了成都以南的各大世家,他还是有可能东山再起。
这却成了司马衷的一大难以解决的难题。
幸好。
李雄不敢南下蜀南,因为那里全是蛮夷之地。
自古至今,就是说到了西晋之前,汉人对于巴蜀的征服,仅限于蜀中以北,蜀东,巴中和巴东地区,而且也多半是因为中原王朝后继无力,从而在多年以后,基本上再失巴蜀的管治之权。
所以巴蜀自古便是难以归化之地。
司马衷这才有了令羊篇作为诸候国,进而对巴蜀进行长期归化统治的想法。
这个诸候国,可不同于汉蜀魏时代的诸候国,司马衷是真的在这里设置,完全听命于中原王朝的诸候国。
这是真的教化和归化,以防巴蜀之地,以后再出现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