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之时。
中原的铁矿都极度稀缺,就不用说异族之类的荒漠地区。
这个消息让阮平极度兴奋,他于是顾不上再返回中原,便与这些人一起前往了西域一带。
铁矿就是在西域乌孙国以东地区发现的。
这个地区是一个无人区,也就是说没有一只势力占据此地。
唯一可以说拥有这个地区的,匈奴人凭借长期在这一带行走,算是拥有实际掌控权。
匈奴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因为如果拥有了铁矿,他们便可以打造出世上最锋利的腰刀,他们的马鞭也将会是最结实的马鞭。
他们也可以拥有廉价的铁制品,尤其是生活上必须品。
这是天大的好处。
匈奴人知道,可是其他民族也知道。
所以西域诸国在天大的利益诱惑下,便全部倒向了匈奴人。
说到这里。
司马衷就释然了,他已经明白了,西域诸国不是被匈奴人臣服的,也不是被收卖的,他们是为了获得铁矿而投靠了匈奴人。
好吧。
既然知道了原因,司马哀便想如果可以将这些铁矿占为已有,那么西域诸国便会背叛匈奴人。
说到底,他们之间本也是仇敌。
这种因为某种特殊利益勾起来的联盟,在利益转换的驱使之下,恐怕经不起任何考验。
如果自已拥有了铁矿石,西域诸国肯定立马掉转马头,将枪口对准了匈奴人。
司马衷心里便一时思索起来,前往西域抢夺铁矿显然是不明知,也是不现实的。
那么只有在中原一带寻找到产量巨大的铁矿石,然后用铁矿进行诱惑,西域诸国便会瓦解与匈奴人结成的联盟。
从而,述延和北羌首领也会在西部轻而易举地站稳脚根。
他于是回想起后世的铁矿分布图。
幸好他不仅地理学得好,系统也总有提示,所以他对华夏地区的金属分布还是了如指掌的。
华夏的铁矿在后世大概分布在五个区域。
其中的东北地区的铁矿,还有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铁矿,在这个时代根本不要考虑。
前边,阮平的信里提及的铁矿,就是西北地区位于后世新疆和甘肃一带的铁矿,其实这些铁矿产量不高,质量也是极其一般。
那么可以考虑的,只剩下华北地区,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铁矿。
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地区,属于贫磁式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还有就是大量的赤铁矿和磁铁矿,品性较高。
华东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一带。其中的芜宁铁矿石主要是赤铁矿,其次是磁铁矿,也有部分硫化矿如黄铜矿和黄铁矿,铁矿石品位较高,一部分富矿可直接入炉冶炼。
司马衷立马就否定了这两大地区的铁矿开采。
他是这么考虑的,因为河北地区为主的铁矿,地处北境边缘,距离北部的鲜卑人太近。
危险系数极大。
他首先排除了河北的铁矿。
至于华东的铁矿,被他排除的原因,反而正是这些铁矿太过于优秀。
好吧。
优秀也是错。
当然是啊。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炼铁是非常崇拜的,人们对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是心存崇拜的。
如果开采出来的铁矿过于优秀,他们会极度不适应。
另外,因为开采铁矿过于容易,冶炼铁的流程过于简单,将会加速当世之人对于金属制作技艺的提升。
这个提升可是非常巨大的。
司马衷做任何事情不想一促而就,他就想平缓地发展,否则他的穿越带来的社会效应过快,必定将会将自已过快地致于灭亡的境界。
这是有血的教训的,他思考过历史上曾经穿越过的人的命运的。
无论这些人是否真的穿越,那也是他必须借鉴的。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中南地区的铁矿。
这里的铁矿有三大优势,是他做出决定的原因。
一是这里距离北部和西部较远。
二是这里距离金墉城较近,也是处于自已势力可以完全掌控范围之内。
三是这里的铁矿虽然丰富,但是却极不容易冶炼,技术难度较大。
他指的是地处当时汉水流域的大冶铁矿区。
并非是中南地区南部的湘楚和两广地区的铁矿。
他选择的是大冶地区。
这里有丰富的水上交通,他已经让赵渊前往南军,正是帮助刘醉打通了南方的水上要道。
这都是司马衷考虑的原因之一。
地点选择下来,于是他立马派人前往金墉城,并以书信的形式与刘醉商讨此事。
刘醉得信之后立马和卫庄并赵渊一起,三人商量出一套完整的方案,于是回送于司马衷。
后者觉得计划可行,于是三人立马派人前往大冶一带勘探。
其实司马衷当然知道地矿的详细地点,他提供的数据,让刘醉的人立马就找到了矿脉所在之地。
这些铁矿的埋藏深度又不大,于是矿藏发现之后,刘醉全亲自出了一趟,并凭借着司马衷从后世交易来的工具,将第一批铁矿开采出来。
之后,他亲自试验了一下,将第一批铁冶炼出来,并制作成了第一批兵器。
要知道,当世之时的铁,人们的冶炼技术相差甚远。
所以当时的人,通过特有的风箱和煤炭锻烧冶炼,经过无数次锤打才能制造出兵器来。
不要以为古代人所说的神兵利器,是如何吹毛立断,什么是削铁如泥。
那些兵器根本不是普通钢铁制造出来的,其中都是加入了特殊的金属元素,或者是使用了特殊的锻造之法。‘
古代也有弄工异人,主要是隐藏于民间的墨家人,或者是其他擅长科技的门派的子弟。
这些人不出世,于是也不会将技艺传于世人。
所以就算有人掌握了先进的科技,也不会面向整个社会流传。
当然再是先进,这些人掌握的技术也比不上后世的技术。
所以司马衷制作出来第一批金属铁制品后,他便立马派人送到述延部,让述延联系上西域诸国。
这个过程说短则短,说长也是需要一估时间的。
在完成这个段故事的过程中,司马衷在与刘醉执定好铸铁计划后,他便修书一封让隐世的好友带回给阮平。
至于阮平那边,接下来要干什么,司马衷暂时不去想了。
既然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他也理解了阮平的苦衷,他就是想掩护自已不被暴露,从而可以接近异族上层,获得第一手情报资料。
现在这件事完成了,他相信阮平会寻找适合的机会回来的。
他于是将心思放在了与卫不离见面上了。
时间过得其实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