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朱棣再度吃惊,他都要哭了,先生,不带这样的!

今年招生一千三百多人,就算按照一千个计算,给学堂配属一千匹战马,也不是个小数目。

圈舍、草料、马鞍、缰绳、人工开支,加起来就是个天文数字……朱元璋占领应天之后,竭尽全力,也就练出来一万多精骑。

现在一张口就要朱棣弄一千匹,这不是要把孩子往死路上逼吗?

而且朱棣还知道,赛马和打马球用的马匹,其实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按张希孟的要求,是要给学生配属两匹,甚至三匹马。

光是这些马匹,就能耗光燕王府所有积蓄,甚至让他负债累累。

先生,饶命啊!

张希孟却是没有放手的意思,而是继续道:“除了北平大学堂的学生之外,我希望燕王还要注意到,要有好的生源,才能有好的好生。从今往后,北平等地,要更加注意基础教育,要给各地的蒙学提供支持,要在民间开展扫盲,要多兴办学堂。北平的人少,就更要发掘每一个人的潜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宝贝培养。我希望在几年之内,让北平等地的蒙学入学率,超过七成!”

疯了!

朱棣彻底无言以对。

哪怕公认的教育强省,江西的入学率也就在五成左右,甚至还不到。

张希孟一下子要求提升到七成,这不是开玩笑吗?

先生你说的痛快了,我可怎么办啊?

朱棣满心凄凉,他算是知道了为啥自己父皇害怕张希孟了。

你老朱馋人家孩子,一个皇子的教育问题,就把老朱弄得上天了,现在还天天发愁怎么辅导功课。

朱棣自以为聪明,白嫖了张希孟的书稿,结果让张希孟挖了这么大一个坑,他现在只有一个疑惑。

自己把燕王府卖了,能不能填补这个窟窿?

只怕是不行吧!

要不再去跟父皇哭去?

只可惜父皇也缺钱。

到底要怎么办啊?

朱棣尚在纠结之时,张希孟没有继续开价,而是对所有学生说道:“读书不易,成才艰难。过去供养一个读书人,需要小康之家,倾尽全力,又有穷文富武之说,培养一个武人,花费更大。而你们这些人,是要成为文武全才的,花费自然不必说。燕王镇守北平,兴建学堂,大有功劳,对尔等也有大恩。”

“大家伙再次拜谢燕王恩德!”

其实听完张希孟的这番话,尤其是那些家长,更是感慨。

假如朱棣真的做到了,别说拜谢恩德,就算跪下磕头都行了。

“多谢燕王!”

“燕王大恩,没齿难忘!”

好家伙,这回连拒绝都不能了。

上屋抽梯,还要让你欣然卖命,明着满嘴黄连,依旧要笑容灿烂。

我实在是太难了!

说实话,接下来张希孟说什么,朱棣已经完全没有心思听了。

他现在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怎么搞钱!

像李景隆、花炜这种程度的卧龙凤雏,已经帮不上他了。黄子澄的能力还算不错,方孝孺就有点迂腐。

张先生倒是生财有道,只可惜张先生不能一直在北平,而且张先生办事这么坑,随时可能把自己埋了,朱棣还有些犹豫,最好少跟他打交道。

还有谁能帮自己呢?

朱棣苦思冥想,也没有结论。

可就在这时候,应天学部发出了一道命令,为了大兴教化,支持北平办学,特别从各地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北平大学堂。

而济民学堂天下闻名,肩负救济斯民的使命,当仁不让。因此抽调齐泰、练子宁等名师十人,前往北平!

学部居然帮朱棣一把!

不用问,自然是李善长的功劳。

人家老李比张希孟还是够意思的,你帮我渡过难关,买了不少债券,俺老李投桃报李,把人才给你送过去,而且还是合情合理,冠冕堂皇。

燕王殿下,这回知道了左相的厉害吧!

别看张希孟满世界讲学,好像多了不起,朝堂之上,还要看咱老李的。

齐泰,练子宁,黄子澄,还有方孝孺……如果过些年头,再把景清和黄观弄来,朱允炆手下的六大金刚就凑齐了。

即便是现在,四大天王齐聚,要解决北平缺钱的问题,那也是相当值得期待……

黄子澄在济民学堂的时候,是旁听生,算起来还要管齐泰和练子宁叫老师,方孝孺更是刚刚毕业的学生。

不过眼下这两位老师也没有那个心思了,更何况他们年纪相差不大,齐泰率先道:“我承蒙皇恩,陛下赐名。又在济民学堂,得张相教诲,何其幸甚!如今到了北平学堂,就是要豁出性命,闯出一番天地,无论如何,我们也要筹到钱财,把学堂办好!”

他的表态得到了练子宁的认可,确实如此。

黄子澄也松了口气,“既然咱们同心同德,就没有什么不好办的,殿下已经从高丽那里弄到了一笔钱,现在就该放出辛旽,继续压榨,还有女真诸部,朵颜蒙古……总而言之,咱们无论如何,也要狠下心才行!”

齐泰沉吟少许,无奈道:“虽然未必合适,但为今之计,只有苦一苦这些蛮夷了。”

他们刚说完,一直沉默不语的方孝孺突然开口了,“我不同意!北疆本就不安,你们又这么干,万一兵连祸结,倒霉的不还是老百姓!”

黄子澄道:“那学堂办起来,学生们得到好处,收益的也是老百姓!更何况越国公他们都是这个意思,方兄,你是不是太迂阔了!”

方孝孺哼了一声,“黄师兄,你这话似乎有理,但到底不是正理。说折腾外人,聚敛钱财,我不反对。但是现在明明有唾手可得的钱财,为什么不去取?这又是什么道理?”

方孝孺义正词严,质问黄子澄。

弄得黄子澄大吃一惊,“方兄,伱莫要胡说啊!北平有钱,何至于我们如此窘迫?”

方孝孺冷笑,“怎么就没有?只不过是你没有胆量罢了!”

“胆量?”

黄子澄忍不住发笑,“方兄,你这是激将法不成?我现在已经和北平大学堂是一体的,一心办学,绝无二意!你有话直说就是!”

方孝孺点了点头,“好,既然这么说了,我也不绕圈子了……北平商贸繁荣,我看了好些日子,木材,药材,南边的丝绸,茶叶,北边的牲口,矿石,什么都在北平汇聚。结果我查了一下,北平的商税却是不多,这又是什么道理?”

这话把黄子澄问住了,他愣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北平一向贫瘠,为了休养生息,恢复民力,商税征收不高。而且北平官吏似乎也不多,只有留守司而已,就算想收税,也没有那么多人啊!”

方孝孺呵呵冷笑,“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忌惮权贵,不敢动手呢!”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9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9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