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要怎么做到,还有待发掘……朱棣思前想后,决定给朱元璋写信。
朱老四抓着毛笔,给他爹诉苦。
北平太穷了,小伙伴们跟着他混,三天饿九顿,蒙古骑兵无耻偷袭,黄沙漫天,一碗饭半碗沙,他的日子太难了。
但不管怎么难,他都想着父皇,洪武十年,正是父皇御极十年的大好日子。如论如何,他都要孝敬父皇,哪怕掏空家底儿,榨干百姓,也在所不惜。
不过这么干,可能会激起民变……为了保证北平的安全,这种事情,还是放在高丽比较稳妥。只求父皇派几个确实大缺大德的无耻之徒过来。
只要人才到位,等到时候发了财,他愿意上缴七成,自己只要一点辛苦钱就行!
这封朱棣挖空心思的信,送去了应天。
儿子送来了家书,朱元璋还是很高兴的。
正巧赶上晚饭的时候,一边吃着,一边看信,朱标和马皇后都在旁边陪着。
老朱才看了几眼,就气得拍桌子。
“逆子!这个逆子!他把朝廷当成了什么?山贼土匪不成?咱又不是山大王!”他看了眼马皇后,“你,你也不是压寨夫人,这个兔崽子,这么写,他到底是要干什么?”
马皇后瞪了他一眼,“人家孩子一片好心,给你写信。再说了,人家才十岁,你跟孩子耍什么威风?”
马皇后说着,把信抢过来,朱标也跟着凑到了近前,母子俩一起看……渐渐的,他们也有点皱眉头。
这个老四,用词的确不是那么妥当。
不过情真意切,也有让人感动的地方啊!
“父皇,四弟可是要给你庆贺御极十年,您老人家都当了十年的皇帝了,咱们大明朝,也过了十年生日了。”
朱标低声说道。
老朱略怔了怔,怒火也消失了不少,毕竟他又不是真的生气。
“十年了,这龙椅坐的,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咱也想过,似乎该庆祝一下才是。”老朱感叹道:“只是大动干戈,耗费太大,又失去了庆贺的本意。”
这时候朱标就道:“父皇,这事我听张先生说过,他确实有意为父皇庆贺,不花太多钱,场面宏大,气氛热闹,让您高兴!”
朱元璋怔了怔,下意识道:“能如此,自然是最好!”
正在他们说话之际,突然有消息送来,朱英从云南回来,给父皇带来了大礼。
朱元璋大喜,立刻把朱英叫进来。
“没吃饭吧?快去拿一副碗筷!”
朱标应声而去,转头给朱英拿了个大碗,里面盛了一大碗饭。
朱英也不客气,就坐在老朱对面,大口大口往嘴里扒拉,一边吃还一边说,“父皇,你这日子也没啥改变,怎么一顿还四个菜啊!”
马皇后从清蒸鲥鱼的肚子上,挖下来肥肥的一块肉,塞到了朱英的碗里,笑道:“四个菜还少啊?你现在怎么样?过得可好?”
“好!”朱英笑嘻嘻道:“母后,我在云南的时候,什么好吃的都有!寻常的鸡鸭都吃腻了,我吃烤孔雀!对了,我送回来好些孔雀,应该下蛋孵崽了吧?父皇和母后也能尝尝!”
朱标轻咳道:“那个怕是不行了。”
“怎么?养死了?”朱英惊问。
朱标道:“那倒没有,毕竟害怕养死,老四就给吃了!”
“朱棣!”
朱英一怔,随后也只能低着头,赶快扒拉了一碗饭,随后对老朱道:“这一次孩儿从云南送回来一百万斤铜,还有三万两黄金,其余各种土产,有二十船,都是给父皇庆贺用的!”
朱元璋微微一愣,随即笑道:“难为你的孝心,父皇记下了。只是身为天子,财货到底不算什么,咱登基十年,天下尚未一统,尤其是巴蜀一地,拖延不得。你在云南,可有什么办法?”
朱英嘿嘿一笑,“父皇,巴山蜀水,自古难打。父皇又不愿意生灵涂炭,其实如何拿下巴蜀,已经有了确当办法……汤国公准备自湖广佯攻巴蜀,吸引敌兵,随后傅友德率众自汉中突袭巴蜀腹地,一战成功!不出一两个月,巴蜀自溃!”
就在朱英说话之际,罗贯中已经动身,星夜兼程,直奔汉中。他的心中盘算着,自己的三国演义也到了最后的部分,就差灭蜀汉了,或许这一次就能得到一点灵感……
朱英从宫里出来,就溜达着返回了府邸,等他在府邸转了一圈,就哀嚎着冲去了张希孟的府邸。
见面朱英就惊呼道:“大哥,我送来的东西呢?我的孔雀,孔雀呢?”
“朱棣吃了。”
“那,那金丝猴呢?”
“吃了,据说是撬开了脑壳,吃的脑子……不过这吃法太残忍了,我已经要求中书省下令,不许这么干了。”
“那,那野牛呢?吃了吗?”
“也吃了,主要是这个野牛不能耕田,朱棣就领着一帮同学给烤了吃,据说肉不错。”
朱英声音都颤抖了,最后问道:“我弄到的那头白虎呢?也给吃了?”
张希孟道:“这个要问陛下了,据说他收到了一瓶虎骨酒!”
“虎骨酒?那,那就是说,肉都给吃了呗?”朱英四周看了看,突然发现张希孟屁股下面坐着一张皮垫,有点像白虎皮。
“大哥……你,你也跟他们分赃了!”朱英这个气啊,“你可是堂堂右相,夫子在世,我大明的圣贤啊!伱怎么能干夺人所好的事情?我不管,你也赔给我!”
张希孟两手一摊,“这个皮垫是庶宁送给我的,至于是不是朱棣送给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孩子孝敬我的东西,你要想要回去,那你就去找他,看看怎么说能行!”
朱英眨巴眨巴眼睛,让他去找张庶宁,管他讨回虎皮?
你怎么想的?
那是我的侄子!
亲的!
管他要东西,我张得开这张嘴吗?
朱英从地上爬起来,咬牙切齿,他算是看明白了。朱棣这个混账玩意,他是惹不起了,只是张庶宁,这个大侄子别让朱棣带坏就行了。
“大哥,你把庶宁送去济民学堂,他还那么小,你不心疼啊?”
张希孟无奈道:“心疼也没办法,他在应天,很难找到好学校。朱棣还鼓动他去北平,我自然不会答应。所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想当老师,又想学医。我就让他去济民学堂了,让岳父岳母照顾。好在他还算争气,考试成绩不错,会读书,这点像我!”
张希孟嘴角上翘,不自觉露出满意的笑容,“其实他把白虎皮送给我,主要是他不想要朱棣的东西……你知道不,朱棣这个混小子,总算拐走庶宁,跟他胡闹。庶宁懒得搭理他,凡是朱棣送的礼物,最后都会转到我这里,要是别的东西,我也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