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大宋顾不得以文御武的祖制了,只能派狄青出战,让武夫统军。

可偏偏就是这一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狄青领兵,顺利平定侬智高,德胜凯旋。

平定了岭南之乱,狄青携着战功,回到开封,荣升枢密使,执掌军务。

到了这一刻,狄青也就无可避免地成了所有文臣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一些所谓名臣不光彩的历史。

他的战功,又在说明,让文人领军,压抑武人的荒唐。

他坐镇枢密院,如果真的再次建立功勋,灭了西夏,那就天塌了,地陷了,士大夫的文明都要终结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狄青必须被毁灭了。

因为毁灭狄青,后果很可怕,大宋朝可能完蛋。

但是不毁灭狄青,后果更何怕,士大夫的好日子就没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看着狄青被消灭了。

然后六一居士欧阳修就出手了,作为十处打锣九处到的士林领袖,欧阳修还算厚道,说狄青没什么大的过错,只是不合适留在枢密使的位置上而已。

这个事情的荒唐程度,几乎就是岳飞莫须有的提前预演。

未有显过和莫须有,又是何等一脉相承,何其相似乃尔!

张希孟在修宋史的时候,有关狄青的这段公案,是他着笔非常重的地方,甚至跟文彦博那句与士大夫共天下,非与百姓共天下放在了一起。

张希孟直言不讳,赵宋士人,不是想和天子共天下,而是把自己看得比天下更重。

为了自己的名声,罗织罪名,陷害无辜。

自毁长城,毁掉名将。

这背后不是愚蠢,而是自私自利,是祸国殃民,是居心叵测……是把士人凌驾于百姓之上。

狄青一案,同风波遗恨放在一起,就是他立论的基础,自秦汉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条天子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路,走绝了,没法继续下去了。

原因就是士人不再把自己视作天下的一员,不再替天下苍生考虑。而是把自己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宋亡于士人,正是这个原因。

如果继续纵容士人,不过是重复大宋三百年的悲剧罢了。

朱标看着这一段,只觉得汗流浃背,浑身颤栗。

他闭目思量,那些翰林名臣,当世名家,没有一个人,能像张希孟这么书写史册,解读历史……看得人心冰凉,不寒而栗!

尽管朱标很喜欢欧阳修的文章,也崇敬这位的文采,可是到了此时此刻,他的心中,欧阳修的印象,终究变成了一个刽子手!

“先生,您这些日子修史,只怕还不知道吧!在应天的茶楼,有一出戏正在上演。”

“戏?”

“对,就是狸猫换太子,先生要不要看看!”朱标站起身,脸上含着怒色。

张希孟微微一怔,轻笑道:“也好,我也好长时间,没有看戏了,就当是放松一下吧!”

张希孟过了而立之年,不似头些时候的白面俏书生,整个人越发庄重起来,尤其是开始蓄须,短而整齐的黑须,成熟而大气,当真诠释了什么叫做君子如玉。

一身淡灰色的长袍,加上一顶狼皮帽子,更无多余的装饰。

朱标算是吸收了老朱和马皇后的特长,也十分高挑,五官也不差,但是跟张希孟比起来,只能说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这俩人刚要走,正好碰到了江楠匆匆回来。

这位江尚书刚刚执掌商业部,百废待兴,一切从头开始,忙得不可开交。

好容易回来,发现张希孟要走,她转身回屋,等回来的时候,手里已经多了一贴狗皮膏药,直接摔在了张希孟的太阳穴上。

“别让人认出来。”

张希孟点头,“多谢夫人心细,我看完戏就回来。”

交代之后,张希孟才跟着朱标离开府邸。

等到了外面,朱标看着太阳穴上贴着狗皮膏药,和流氓有的一拼的张希孟,忍不住笑道:“先生,我看不是怕人家认出您,是怕有哪家的大姑娘小媳妇,把您老人家抢走了!”

张希孟给他一个大白眼,“不要浑说,谁敢抢我,江尚书会带兵杀过去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啊!”

朱标意味深长看了看张希孟,心说您这是夸啊,还是损啊!

算了,还是看戏要紧吧!

他们两个出来,张希孟还顺手从路边买了一包炒蚕豆,然后跟着朱标去看戏了。

这个戏很有意思,需要事先买竹签,最少可以买四分之一段。

如果先进去了,看个开头,没到精彩的地方,就让人请出来了。

这么干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一种是老戏迷,只捡最精彩的地方看。

再有就是买半截,看半场。

这种情况通常是时间很紧,看不了全场,只是捡自己有时间的看。

朱标当然选择了第三种,是完整一根,能够看全场。

张希孟倒是觉得后世的电影票可以参考这个模式,卖四分之一票,半场票,可以先试试水,如果不好看,果断跑路。

如果好看,就在线续费,增加时长。

到时候看完整观看率,一部电影的好坏就清清楚楚了。

张希孟觉得自己这个主意都绝了,绝对值得投两张票,顺便再打赏一点。

他正在想着,戏台上已经开锣演出了。

狸猫换太子,最早的版本,能追溯到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而自此之后,这出戏不断被演绎,成功和包公案结合,成为民间传说中,包拯最亮眼的高光时刻。

哪怕到了后世,依旧能在一些电视剧中,看到端倪,比如少年包青天……

张希孟对整个狸猫换太子的过程,还算熟悉,他这次过来,除了看戏,更是看戏外的人,看三教九流,看种种故事。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吴大头率领着一批人,前往凉州,慰劳前方将士,整个应天的戏曲界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朝廷主导的那些戏,越来越少,其他的内容越来越多,而且官方的戏班子也越来越少,民间的戏班子越来越多。

种种变化,虽然无声无息,但不可谓不迅速。

张希孟坐在这里,思忖之际,离着他不远的地方,挤进来一个文人,他低着头,十分小心,好像生怕惹出什么麻烦,因此也不敢抬头看,只是挤进来,一屁股坐下。

然后从袖子里抽出几张纸,从另一边拿出一支笔。

由于这种戏园子,是不准记录的,你要是有本事,能过耳不忘,全都记去了,那没有什么好说。

你要是想抄写偷师,是要挨打的。

来这个人,他也不是需要全篇记录,只是想捡些紧要的地方记下来。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8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8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