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一次张希孟直接讲了,是由户部替天下人执掌,等于把户部的权柄扩到了无限大。
这么干,陛下能答应吗?
“咱志在均田,意在百姓。户部捍卫均田,理所当然。如果做得不好,敢破坏田制,户部上下,只怕要千刀万剐!”
罗复仁听到这话,竟然激动地跪倒在地。
“回陛下的话,户部不敢有负皇恩,请陛下放心!均田那是天理人心,臣秉持天理,顺应人心,一往无前,百死不悔!”
好家伙,谁也没有料到,这次的桉子,首先得利的竟然是户部,这下子他们可掌了大权。
随后朱元章又道:“历来破坏田制的,都是有权有势的豪强。勋贵武臣,士绅文官,自然也包括……皇室宗亲,亲王勋贵!”
老朱说到了这里,目光自然而然落到了几位皇子身上。
朱棣似乎感觉到了老爹的目光,忍不住抬起头,果然朱元章再看他,朱棣还挤出一个笑容,回应老朱。
这个小小举动,让老朱心情好了不少。
“文官士绅侵占土地,咱不留情面,武将勋贵,咱也不会客气。但是到了宗室皇子这里,又该怎么办?却是需要有个办法。”老朱将目光转向了张希孟。
这下子众人才明白过来,怪不得这事情这么紧要,原来牵涉到了皇子啊!
张希孟缓缓道:“日后皇子就藩,封地若是在刚刚划定的范围,有王府一座,田庄五百亩,种植瓜果蔬菜,供应王府日常之用,除此之外,不许额外兼并一亩土地!若是查实,超过的田亩,立刻没收,还要严惩。如果超过一百亩以上,就要削去王爵,交宗正寺圈禁!”
众人听到这里,已经不只是目瞪口呆了,简直惊掉了下巴。
这一刀砍得够狠啊!
谁都知道,皇子犯事,不可能真的跟老百姓一样,说杀就杀了,毕竟人家的老子还是皇帝呢!
只要能适当约束皇子,不让他们胡作非为也就是了。
可谁也没有料到,一个王府的土地上限就是五百亩,如果超出一百亩,就要革除爵位。
光是这一条,就让人领教了朱元章的决心!
大家伙也很疑惑,张希孟到底是怎么劝说老朱的?皇帝陛下又是怎么答应的?
这背后的事情,似乎更有故事啊!
张希孟继续道:“除土地之外,皇子就藩,另有些产业分配,需要从皇家财产之中拨付,这一点日后会有相应的公布。另外在土地一项上,如果超出了划定范围,也就是说,开疆拓土之后,皇子享有的土地数额,就不用受限制。但是身为皇子,需要向宫中缴纳一定比例的收入,这个细节,也要以后再公布。”
众臣这下子听明白了,皇子还是皇子,土地限制了,但是有别的方面优待。就藩类似分家,皇宫里要出钱财产业的。
不过只要不是分封国土,赏个几万亩田产,其他的都可以接受。
能得到这个结果,自然离不开马皇后的帮忙,毕竟她手上才掌握在皇家的产业。
朱元章看了看几个儿子,问道:“张先生的话你们听懂了吗?”
“听懂了!”朱棣抢着道:“父皇放心吧,我会多多给你交钱,让你和母后安心养老的!”
朱元章愣住了,咱是这个意思吗?
不管老朱怎么想,朱棣觉得他领会了朱元璋的意思,还不是让大家伙往外打,打下了地盘,和朝廷分账,然后不管怎么折腾,都没人管。
前提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别祸害中原百姓就行了。
懂了,这不就是蓝玉讲的梁山泊吗,敢情咱爹就是个大号的黑三郎,张先生就属于军师那个角色,不过比无用强多了,叫有用吧!
这兔崽子挺美的,可是朱樉和朱棡却不是那么满意。很显然,按照这个规划方案,他们就藩之后,也就能拿到五百亩田,只能给府里供应些蔬菜杂粮,剩下的全都要看宫里分出来的产业。
这一点就要看马皇后了,她手上的纺织厂,被服厂,还有各种各样的作坊,如果分给几个皇子,倒是够他们衣食无忧了。
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设计,张希孟不方便说,老朱也不想当群臣一一讲清楚。
毕竟要劝说天子,砍自己儿子们一刀,尤其是老朱这种,堪称溺爱的皇帝,是多么艰难!
一个弄不好,就是离间天家骨肉之情,大逆不道,居心叵测,简直比乱臣贼子还可怕……这也就是张希孟,他不但能劝得了朱元璋,还能跟马皇后说上话。
费了好大力气,才把这两口子说服了。
其实这个玄机就在拨给皇子们的产业上面,田地限制在了五百亩,但是林地可不可以多一点,水域能不能划给皇子,另外还有矿场,这个更是大头儿。
还是那句话,到底是天家血脉,还真能让他们吃不上,喝不上?
这是不可能的。
只要尽量不让他们祸害老百姓就是了。
要知道劝说老朱,接受这套方案,就花费了张希孟很大的心思。
他早上进去,跟朱元璋最后敲定的,也是这一部分内容。
因为在老朱看来,土地是一切的根本,他工商只是附属品。张希孟说的好听,给皇子们产业,可问题是子孙后代,万一有谁不争气,把祖宗的产业败坏了,那该怎么办?
在老朱看来,给皇子们田产,不管出什么事,土地还在,没有哪个胆大包天的,敢侵夺朱家的田产。
这样一来,朱家子孙永远不至于饿死。
但是换成了别的产业,那就不好说了,万一中途亏光了,又该怎么办?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子孙繁衍,人口越来越多,如果产业只是给一个人,其他人怎么办?
作为一个连起名字都想的那么周全的爹,朱元璋替他们家后代考虑的那叫一个周全!
就连马皇后都瞠目结舌,险些说不下去。
在这个时候,就只剩下张希孟一人力挽狂澜了。
他给出了一整套方案,首先,分给每个藩王的产业,宗正寺要有掌握,每一年藩王府的账目,都要宗正寺审核。
假使朱家子孙,经过几代繁衍之后,人数众多,甚至活不下去,就要宗正寺想办法按照每个王府的情况,协调财力,救济宗人。
张希孟这一下子,又给了宗正寺足够的权柄,让这个衙门不再是摆设。
除此之外,针对朱家子孙,要多给点发展的空间,给予每个王府产业,也是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一个机会。
能学点什么东西,自食其力,甚至发财,考科举,都是可以的……三代之后,就准许宗人考试,入朝为官,和普通人待遇一样,没有什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