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光复燕云,一战灭元廷。
得益于最近的宣传工作,应天的商民百姓,已经知道了文天祥,知道了这几百年的耻辱。
终于要给文丞相报仇了!
要洗雪耻辱,恢复华夏了。
人们奔走相告,不断说着好消息。
令人诧异的是,在这群人当中,竟然还有不少蒙古人,而且他们要比一般人还兴奋喜悦热情。
“终于到了这一天了!终于要光复大都了!我和元廷皇帝不光有国仇,还有家恨!这個昏君,早就该死了!”
能这么说话的,毫无疑问,就是也先帖木儿了。
自从上次朱元璋登基,请他们参加观礼,从此之后,应天城中,蒙古百姓和汉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小。
双方熟悉之后,很快发现大家伙其实差距没有那么大,谁还不是一日三餐,妻儿老小。
像也先帖木儿这种,靠着自己的本事,开兽医馆,建立自己的马场,救治牲口,出售牛马,用来耕田。
干得都是好事,挣的也是辛苦钱。
纵然以前他是元廷高官,又能怎么样?
而且从事实效果来讲,也先帖木儿对大元的伤害,只怕还在一般将领之上。毕竟不论是当初一口气送三十万人,还是如今他积极帮着联络元廷贵胄,发展内线。这些举动,都是狠挖大元朝祖坟的。
顺便说一句,老朱能弄清楚元朝皇帝和皇太子之间的争斗,并且猜对察罕帖木儿的想法,还要多亏了也先帖木儿的牵线搭桥。
有这位在,顺利帮着大明把眼线安插到了元大都,甚至是皇宫里面,都有老朱的人。
为了快点灭亡大元,也先帖木儿可谓是不遗余力。
就在不久前,他又拿出了手上积累的钱,买了大明的国债不说,还挑选了二百青壮,准备了牛马车辆。
早在朱元璋登基的时候,他就说过了,等到北伐大都的时候,他一定要帮帮场子。
现在机会来了,又岂能错过!
长生天待我不薄,总算让我等到了大元亡国的时候!
“太好了,咱要多喝几杯!”
也先帖木儿四处拜访,又成功聚拢起一大帮的蒙古贵胄。
大家伙积极出钱出力,协助北伐。
别看他们数量不多,但确实点燃了百姓的热情。
就连蒙古人都出钱帮忙了,咱们可不能落在后面!
更何况这一次是咱们的战斗,是为了给文丞相报仇,哪能落于人后?
因此应天的大小商贾,全都站出来,不遗余力购买国债,支持北伐。
只不过在众多商贾之中,最让人惊讶的还是苏州,一家名为巾帼的纺织作坊,愣是拿出了二十万贯购买债券,除此之外,她们还捐赠了五百匹丝绸。
这一出手,就震撼了整个苏州城。
好家伙,这帮女人不光在商场上狠,在这种事情上,也这么玩命!
你们是想逼死我们吗?
没有法子,苏州的商贾纷纷站出来,慷慨解囊。
由于买得太过凶残,一度弄得国债不够卖。
有心支援北伐的,显然不只是商贾。
就在大家伙关心谁出了多少钱之时,以吴大头为首的戏班子,代表江湖艺人,总计捐了三万五千贯。
他们可是说了,这笔钱是用来造火炮的。
因为他们听说,造一门火炮,需要三千多贯,他们捐这笔钱,是希望朝廷能多十门火炮,到时候轰开大都,灭了元廷!
戏子从来都是下九流,只有大明朝,给了他们脸面,让他们有了新生的机会。
现在他们就盼着大明蒸蒸日上,赶快灭了元廷,干干净净,不留任何后患。
除此之外,吴大头又挑选了五百名各种艺人,让他们随军北上,为北伐将士,表演节目,舒缓情绪。
为了争取这个名额,足有两三千艺人站出来报名,甚至是师兄弟为了抢名额,都闹翻了。
女人,艺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站出来,支持北伐。
大明朝还真是得人心啊!
就在大家伙以为差不多的时候,又有一份捐赠,送到了应天。
这是靖州等地,苗部百姓送来的三千张生牛皮,另有牛角,牛筋,生漆,猪鬃等物,足足装了五艘船只,用来供应军需,支援朝廷,灭亡逆元!
商民百姓,各种助力,齐聚应天。
此刻的大明,已经是热血喷涌,豪情万丈,只待一个出口。
而这个出口正是誓师北伐的大典。
作为这一次的主角,张希孟都没法平静……上次这么大的场面,还是老朱登基。可问题是朱元璋登基,那是老朱的,张希孟只要调动安排就行。
可这一次,他却是三军统帅,是要领兵打入大都的那个男人!
没有办法,张希孟也换上了戎装,穿着铠甲,跨上宝剑。
江楠仔细端详了张希孟半天,忍不住笑道:“原来老爷穿上戎装,也是这般英气勃勃啊!”
张希孟笑道:“自家男人有多帅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还用得着怀疑吗?”
江楠脸色微红,随即竟然摇了摇头,“不成,老爷,你太单薄了,肩膀上,腰上,必须裹上丝绸,这样才显得威武雄壮,是统兵的大将。”
说话之间,江楠转身跑出去,不一会儿回来,怀里抱着朱元璋赏赐给张庶宁的绸缎,江楠也不客气,就跟张希孟裹上了。
一刻钟之中,江楠看着足足大了一圈的丈夫,忍不住伸出大拇指。
“可以了,绝对能压住场子了!”
张希孟额头冒汗,“我怎么觉得自己成了粽子!”
“快别胡说了,赶快走吧!别耽误了吉时。”
就这样,张希孟被推了出来,骑上骏马,由二百名骑兵开路,直奔校军场,参加这场有史以来,,最为宏大的出征仪式!
张希孟一度以为,自己已经见惯了大场面,哪怕是几十万人的决战,洪武皇帝登基,他都能坦然面对,不就是一个出师典礼吗?
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他想错了,这是一场凝聚所有人信念的战争,天下苍生,无数的百姓,都盼着这一天……张希孟以骑兵开道,从府邸出来,一条用黄土铺就的新路,直通校军场。
在路上,竟然撒上了鲜花香草。
马蹄踏过,足底生香。
“马蹄香草过,人随凯歌还!”
两旁的百姓齐声大吼,祝愿将士,能够顺利归来。
马背上的张希孟心中振动,忍不住勒住战马,向两旁看去。
顿时密匝匝的人群中发出呼喊之声,“张相公凯旋而归啊!”
“张相公打个漂亮的大胜仗。”
“灭了鞑子,重兴华夏啊!”
声声呼喊,殷切期盼,悉数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张希孟当真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他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代表着千千万万的百姓,代表着天下军民。
此战,必胜!
张希孟到底没有说出什么,只是朝着两旁的百姓抱拳,随即打马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