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张希孟点头,“确实如此,只是为何还有十几位官吏认为驱逐胡虏,就是要赶走蒙古人?”

“什么?”

李善长大吃一惊,他着实不敢相信张希孟所说,就连这种基本常识,也会有人弄错了?

不会吧!

张希孟怕他不相信,随手将几份卷子递给了李善长,顺便着,朱元璋和朱升也都拿了过来,各自查验。

等大家伙一看,全都玉玉了。

张希孟所说的半点没有夸张,就这种纲领性的东西,居然还有人答错!

别的就不用说了,里面询问关于为什么要对男女一视同仁的问题……竟然有人回答说男为父,女为母,为子当孝顺父母。

看着倒这个答案,朱元璋气得闷哼出来。

天可怜见,这个问题张希孟早就说过了,他认为是因为劳动,不论男女,都为了丰富世界做出了贡献,缺一不可,故此男女同样重要。

其实只要去寻找张希孟这些年的主张,苏州的问题并不难解决。

实际上答案就摆在那里。

但是对不起了,就是有那么一些人,视而不见。

李善长偷偷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自己有这么一群废物手下,难怪总是被张希孟压制,不是我李善长不行,奈何猪队友太多了。

而朱升那边却是另有一番思忖。

这些年来,大明算是不遗余力培养人才,但是由于需要的官吏太多,培养的又跟不上。

好多人只要识字,会算术,临时背几篇文章,就能通过考试,成为官吏。

可问题是为官之后,这帮人早就把这点东西忘记了,能记住的也只是从小到大,念的那些东西了。

朱升长长叹息,“上位,要是不能彻底整顿,只怕若干年后,这些蠢材掌权,这些年辛苦做得事情,都要付诸东风流水了!”

老朱的脸色格外难看,“这些考核不合格的,错误众多的,立刻革除官位,发回老家,永不叙用!至于其他官吏,选择时间,让他们入学,好好读书,明白道理。要是再连驱逐胡虏是什么都说不清楚,咱只有剥了他的皮!”

一场不算太大的考试,却是把大明官场的面目撕扯下来,那些所谓的饱学之士,满腹经纶的儒臣,竟然连最简单的国策都说不清楚,想要指望这帮人澄清宇内,重兴华夏,这个难度着实有那么亿点大!

“李先生,你是百官之首,吏部执掌百官升迁考察,莫非就给咱推荐这种糊涂官吏?靠着他们,能治理天下吗?”

李善长汗流浃背,事情就不需要多说了,只是这时候干嘛还提我这个百官之首,我情愿意让给张希孟啊!

只求陛下恩准就好,我愿意退位让贤。

很可惜李善长不敢说,朱元璋也不会放过他。

“考核结果出来了,那些不合格的官吏,立刻给咱逐出朝堂,剩下的还要怎么处置,再酌量详细的办法。”

李善长慌忙答应,又是得罪人的活儿,但是却没有办法,只能告辞下去,硬着头皮去办。

朱元璋依旧怒气不息,他让朱升和张希孟留下,一起商议这事。

朱升的老脸通红,虽然他通过了考试,也认同张希孟的主张,但确实没有把这套东西融入骨子深处。

在想问题的时候,不免要受到昔日所学影响。

这事情几乎没法避免,他活了这么大岁数,好些东西已经根深蒂固,等闲挥之不去!

“上位,老臣以为当请张相主持讲课,教导百官。尽快让官吏体会朝廷国策,身体力行。否则的话,就算等着新人进入官场,他们也不免受到这些老人的影响。”

朱升顿了顿,突然道:“上位,老臣觉得,是不是可以让一些老人尽快退位让贤,免得他们尸位素餐,影响了大局……老臣惭愧,愿意率先带头,回乡读书耕田。”

说着,朱升撩起袍子,跪在了地上。

女诫修成这样,他虽然没有参与,但到底无所作为,逃不了渎职的罪名,辞官回乡,也是应该。

可朱元璋却不想放走朱升。

“无论如何,朱卿不能走,本来老臣就不多,该何去何从,还离不开你们辅佐。”朱元璋挽留了朱升,但他他也说道:“确实有些尸位素餐的东西,必须逐出朝堂。过去咱是没有合适的官吏,到了现在,那么多读书人,应该足够了。”

老朱看了一眼张希孟,问道:“先生,当下咱们还能有多少人才可用?”

张希孟想了想之后,就摇头道:“主公,咱们大举兴学是在渡江之后。陆续培养学童,直到现在,全面接受教化的,只怕还不到二十岁,多数刚刚毕业不久,学问也不精深,办事能力还欠缺太多。想要指望他们发挥作用,只怕还要十年之功。”

朱元璋一听这话,心情大坏,直接道:“咱等不起了,立刻开恩科……告诉下去,凡是十五岁以上的,都可以参加。学校之中的青年才俊,确实优秀,可以降到十三岁。总而言之,要尽快吸纳新人。”

朱元璋态度坚决,甚至朱升也赞同,张希孟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只是即便如此,等这些年轻人成长起来,也需要时间。

可以想见,朝中相当长时间,还都是这种一只脚踏进新时代,一只脚挣扎在旧时代泥潭的老人。

针对这些人,必须一面严厉督促,一面进行教化。

当然了,更重要的还是让不合格的滚蛋!

李善长首先就来到了礼部,前些时候,在朱元璋手下,户部尚书成天倒霉,主要是亏空贪墨,老朱几乎杀了好几茬儿。

现在又轮到了礼部。

前不久就因为反对设立复旦学堂,钱用壬被赶去了山东。

钱用壬之后,就是崔亮,他现在负责礼部的日常事务。

女诫的修订,他也有参与。

事到如今,崔亮情知无可挽回,只能说道:“李相,下官无能,只是因为修书不成,没能领会张相的意思,就不得不辞官回家。我,我确实冤枉!女诫是早就有的书籍,我们也不能由着性子胡来啊!”

李善长冷哼连声,都到了这时候,还想让老夫替你说话不成?

而且你的问题可不只是修书不行啊!

“崔亮,你管的是礼部,你知道这一次礼部有多少人不合格吗?”

崔亮怔了怔,李善长干脆道:“一共有二十七人,乃是各部之冠,你可真是了不起啊!”

崔亮大惊失色,“怎么会这么多?下官,下官可是没有回答错啊!”

李善长干脆冷笑,就没见过这么愚蠢的东西?

“你堂堂礼部尚书,要是连大明的国策都不知道,你就该死了!难道你还挺高兴的?礼部这么多废物,你到底是怎么当的?”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7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7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