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就比如素来被称颂的楚霸王项羽,提到了就说破釜沉舟,鸿门宴,霸王别姬,自刎乌江……这些都不错,果然是个悲剧英雄……但是能不能顺便提一下他的几次屠城呢?

襄城被项羽攻克,军民皆屠;城阳屠杀,杀光了所有协助秦军守城的百姓;新安,咸阳屠戮,不但活人被杀,就连死人的坟墓也难逃毒手。

如此一路杀下来,和约法三章的人争天下,结果如何,似乎也不难猜。

天日照尔不照我!

这是张士诚的狡辩,也是他自欺欺人的最后一层面皮。

很显然,张希孟就是要撕下来这层脸皮,把张士诚失败的原因真正展现出来。

同样的事情,在攻灭陈汉,俘虏陈友谅的时候,也做过一次。只不过那是姚广孝主持的,张希孟觉得还不够深刻。

到了今日,正好由张希孟亲自支持,从上到下,彻彻底底,清算张士诚这群人。

杀不杀人无所谓,关键是要诛心。

而且还要把张士诚这群人的罪行,刻成石碑,写成册子,向所有的苏州百姓宣讲,一代一代,务必要说清楚,讲明白。

从根子上杜绝反复,坚决不能允许,借着替张士诚招魂,明里暗里,反对大明的行为。

张希孟之所以亲自来苏州,处理这事情,就是因为他很清楚,这事情处理不好,就会留下无休无止的后患……两百多年后,文人聚集无锡,重建东林书院,天启年间,苏州抗税,打伤锦衣卫,无法无天……

一个小问题,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延续,竟然变成了亡国大患。虽然张希孟不奢望大明万年,也知道许多策略几十年就天翻地覆,不要奢求百年之后,还有作用。

但是对于苏州,东林,大明财税,这几样很明显的事情,张希孟还是希望能够彻底理顺,至少消除一个隐患。

张士诚被拿下,他的两个兄弟,还有他的残党,部下,就在昨夜到今晨,一共被拿下的人员,何止数千。

而且整个抓捕行动,还在继续,追随张士诚的那些大户,也一个接着一个落网,谁也别想逃跑,长江之上,水师行动。方国珍的船队从松江登陆,天罗地网张开,法网恢恢疏而不失。

谁都以为张希孟来苏州,是担心朱元璋杀心太重,失去了民心。

可到了今天,人们才意识到,或许是想错了,张希孟过来,是怕朱元璋杀得不干净……没有办法,老朱这人干活太糙。

远不如张希孟细致。

“逆子啊,当年就不让你造反,你偏不听,现在祸及满门,你还有什么说的,真是想气死为娘啊!”

张士诚的老娘曹氏唉声叹气,不停抱怨。

张士诚咬着牙,“您老也是糊涂了,我现在是落到了姓朱的手里,又不是大元朝廷,这不一样!”

老太太怔了一下,随即道:“有什么不一样,还不都是身败名裂?连累我们全家受苦?”

张士诚气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您老人家这些年吃穿花用,享受了别人几辈子都享受不到的东西,如今事败,理该认命,你这么埋怨孩儿,是什么道理?”

曹氏也没想到张士诚敢顶撞自己,气得哭了起来,“我是该认命,我摊上了你这么个忤逆子!死到了阴曹地府,还要被人戳脊梁骨,死了都不安生。你忤逆不孝,让人咒骂,你对不起百姓,对不起良心!”

老太太不停咒骂,一旁的张士德咳嗽了一声,“母亲,兄长执掌吴地这些年,轻徭薄赋,鼓励蚕桑,又兴修水利,疏浚白茆河,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无愧于心,如今事败,张希孟想要污蔑兄长之德,苏州百姓,心里都有一本账。用不着害怕!”

听到兄弟的话,张士诚微微松了口气。

没错,我张士诚还是有功的,天下人自然知道怎么回事,姓张的想要污蔑我,他做不到!

几乎与此同时,周蕙娘也来拜见张希孟。

“我奉命了解民情……我发现有个老妪的话,很有代表性。她说张士诚知道没有天命在身,所以先归附元廷,随后又接受大明册封,所作所为,不过是保境安民而已,他对苏州百姓有功,哪怕到了今天,他依旧没有大兴刀兵,苏州百姓,全都感念张士诚的恩德。”

张希孟无奈苦笑,对着周蕙娘道:“你现在知道了吧,苏州之战的关键在哪里!”

周蕙娘同样面色深沉,“张相,我也是万万没有料到,明明张士诚所作所为,天怒人怨,怎么还有人愿意替张士诚说话?”

“这就是事情的麻烦所在,就算张士诚再烂,也有人在他手下捞到了好处,如果不把这个根子彻底拔除,正本清源,就会像扎进肉里的刺,不断腐烂化脓。”张希孟道:“这样吧,你去把那个老妪找来,顺便多找些苏州百姓,这次的审讯,我亲自主持!”

“你们都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张士诚在苏州差不多十年,从最初归附元廷,到后来接受大明册封……他到底做得如何,他手下人如何,到底该怎么盖棺定论,如何评断这十年光阴!”

张希孟一边说着,一边目视全场的众人……这里面有钱用勤,有不少倾向大明的豪门大户,也有施伯仁这种曾经被张士诚害得家破人亡的,另外也有高启等为首的苏州才子,再加上被周蕙娘带来的一些老百姓。

这些人坐在一起,大约是可以给张士诚一个评价了。

但这个话题是如此沉重,谁也不敢开口。

成王败寇,此刻张士诚已经被明军拿下,替他说话,那不是为匪歌功颂德吗?

还想不想好了?

当然了,过去他们都是张士诚治下的人,如果只是痛骂,那为什么过去不曾有什么动作?

这个问题大约就是你怎么不戴帽子,谁让你戴帽子了?

不管怎么回答,只要想找你麻烦,就别想跑。

因此众人都选择沉默以对。

张希孟笑道:“大家伙有什么顾虑,我心知肚明,其实大可以不用担心什么。不管是对韩山童,还是彭莹玉,刘福通,陈友谅,我们大明都有個定论,或褒或贬,为的就是让人心服口服。”

“诸位,我们身处乱世,天下分崩离析,战乱不断,豪杰并起,能成为一方霸主,至少都是做对了一些事情的。至少是得到了相当力量的支持,不然没法雄踞一方,尤其是能占据富庶的苏州,足足十年之久,张士诚这个人,还有他麾下的这一支力量,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十八条扁担,到雄踞一方,从一方霸主,到无人响应,起落之间,不能只归结为天命。唯有把道理说清楚,才能给后人提供参考,引以为戒。”

张希孟又语重心长道:“我们这些人,是要替子孙后代负责,要把事情讲清楚,所以我想请大家伙对千秋青史负责,为天下万民说话,来公平论断张士诚。请大家放心,此番说话,绝不会因言获罪,更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7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7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