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位,臣以为让将士们去村社之中,协助百姓开垦田亩,自然是好事,也是德政。只是如今察罕新丧,元廷大伤元气,能不能趁机挥军大都,灭了元廷?要是可以的话,此时似乎不宜让将士们解甲归田!”
徐达不愧是帅才,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找出了冠名堂皇的理由,确实比一般人厉害多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半点不意外,脸上含笑,“咱早就知道了,有好些人都说过,为什么不趁热打铁,进军大都。趁机灭了元廷?咱想跟大家伙说,灭陈友谅,咱们拖不得。可要北伐,却也急不得。”
“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大家伙都知道,船破了还有三千大钉,元廷在脱脱死后,靠的就是两个人,答失八都鲁和察罕帖木儿……答失八都鲁早死,势力归了儿子孛罗帖木儿。察罕帖木儿实力更强,但是却死在了我们手里。”
“现在这个光景,王保保逃到了山西,还有十几万察罕帖木儿的旧部,这伙人不可小觑。但是论起实力,他们尚且不如未受损失的孛罗帖木儿,尤其是缺少主心骨,凝聚不起来。我们要是趁机北伐,逼急了元廷,反而是帮着孛罗帖木儿收拾察罕旧部,得不偿失。”
“况且元主父子两个,并不是一条心,察罕一死,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孤掌难鸣,孛罗帖木儿很可能进入大都,窃取大权,执掌朝政。”
朱元璋含笑道:“你们说,这时候,该不该北伐?”
在场诸将,包括徐达在内,都只是帅才而已。
可朱元璋不光有帅才,更是能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审视全局,把握整体。这点在张希孟的指点之下,越发明显,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元廷到底是立国近百年的朝廷,重压之下,殊死一搏,不可小觑。而且还有一件事,以咱们如今的兵力,骤然北伐,就算能拿回大都,却也不能全歼元军,只是暂时将蒙古人赶到大漠,久后必为大明心腹之患。”
老朱这一番分析,竟然大大超出了张希孟的预计。
其实张希孟习惯于稳扎稳打,拿下了中原之地,就要先经营好,至少能够自给自足,不再拖累其他地方,然后才能放手北伐。
可是朱元璋并不完全这么想。
如果有机会拿下大都,提前结束大战,他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问题现在和历史上不一样……在历史上,先是太子讨伐孛罗帖木儿,然后又是一堆人围攻王保保,前后打了好几年。
即刘福通北伐之后,元廷内斗,又把自己折腾得山穷水尽,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对付的只是残血大元。
正因为如此,才好高歌猛进,直捣黄龙。
可是由于大明发展太快,元军还没来得及内斗,中原决战就来了。
此时北伐,至少要面对完整的孛罗帖木儿所部。
即便能赢,也仅仅是把元军推到长城一线而已。
偏巧大宋没出息,没能收复燕云,前后几百年时间,长城一线早就千疮百孔,无法维持,想要防守住,那是难上加难。
更要命的是,一旦把几十万元军赶到了大漠,接下来为了消灭这些人,那要动用的兵力就太多了。
除非一次次北伐,才有机会彻底消灭元军残部。
倘若不急着北伐,给元廷内斗,留下一些时间。
大明或许可以从另外方向出动。
比如进去关中,挥师北上,又或者从高丽出发,进军辽东……敞开怀抱,把大元朝给包了饺子,那接下来的事情就会方便太多了。
不一样的筹码,做不一样的安排,随机应变,才是出色统帅的本色。
跟张希孟在一起这么多年,朱元璋也改变了不少,或者说,老朱比起历史上更加全面了。
否定了徐达关于立刻北伐的说辞,其余诸将没有更好的理由,但是却不妨碍大家继续沉默以对。
朱元璋又看了看众人,突然哈哈一笑,“瞧咱的记性,光顾着说话,忘了今天是请大家伙过来赴宴……来人,给大家伙准备上。”
伴随着老朱的旨意,御宴很快就送了上来。
刹那间,香气四溢,一道道珍馐美味,被送了上来。
其中最出彩的就是那一道鲤鱼焙面。
至少五斤重的黄河鲤鱼,横亘在硕大的盘子上面。
酸甜的糖醋汁浇在上面,还有一匝油炸过的焙面,细如发丝,安如给鲤鱼覆上了一层纱衣。
这还是朱元璋从张希孟府上学来的做法,谁说张府只有面条的?
信不信拿鲤鱼焙面,泼你一脸!
诸将分列两边,大家伙都低着头,不敢动一下筷子……老朱沉吟片刻,突然伸筷子,照着鱼腹,最肥美的地方,狠狠插了一筷子,叨下一大块肉,又沾满了汤汁,放在了盘子里。亲自端着,走到了徐达的面前。
这下子可把徐达吓坏了,上位啊,你别吓唬我啊!
他垂手侍立,鬓角都是冷汗。
老朱把盘子放在了徐达面前,轻笑道:“你说吧,咱听着,你打算派多少精兵强将下去?”
这哪是询问,分明是要命。
徐达也不知道多少才行,急得直冒汗,正巧他向旁边看去,发现张希孟站在朱元璋身后不远,伸出巴掌,冲着他晃了晃。
徐达顿时有底儿了,“臣,臣愿意先挑出五百,要是,要是不够,还能挑选一批!”
朱元璋绷着脸,瞧着他半晌,不出意外,徐达冒汗,就在他几乎扛不住的时候,老朱颔首道:“快吃吧,别凉了。”
徐达这下子如蒙大赦,死里逃生。
老朱转身,又照着鱼尾来了一筷子,扭头扫视众人,寻找下一个幸运儿……
朱元璋端着鱼尾,迈步走向了常遇春,这位横勇无敌的常十万,直接骨头都软了,上位啊,你别难为俺啊!你想要多少,俺都答应还不行吗?
貌似确实不行,朱元璋依旧走到了常遇春面前,并且问出了要命的问题,你出多少?
“臣,臣愿意也,也出五百人,和,和徐大都督一样。”
老朱笑了,“你也吃吧!”
“臣,臣遵旨!”
常遇春哆哆嗦嗦,接过了鱼尾,三口两口吃下去,连鱼刺都忘了,幸好他喉咙够粗,不然卡住可就热闹了。
老朱转身之际,又一筷子挖下了鱼眼睛。
这下子更不得了,叫高看一眼啊!
当老朱走向冯国用的时候,这位毫不犹豫,也出了五百之数……
就这样,老朱转了一圈,几位大都督出了五百之数,诸如花云、吴祯、陆仲亨、唐胜宗等大将,出了三百,其余众人,各自出了一百。
朱元璋粗略算了一下,应该还差一万出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