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孟十分感叹,随即道:“咱们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其实实不相瞒,我把朱英扔去岭南,是为了日后图谋云南等地,我也让他妥善处理黎族的事情。到了你这里,就是苗民,彝民,你们俩要经略好西南啊!”
汤和微微皱眉,“张相,你的意思是?”
“是稳固住之后,要大举南下……冯国用他们日后是要往西域打的……但是在西南这一片,地域辽阔,可以进取的范围,远超西域!”
张希孟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地图,摊在了汤和面前。
从云南出发,有一大堆小国,随后向西,是一大片更零碎的犹如恒河沙数的神奇国度……只是在地图上粗略估算,这么大的地方,也不比中原差多少。
汤和微皱眉头,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张相要把朱英扔去岭南,原来是有这么大的一片天地等着他呢!
张相虽然不至于偏心自家兄弟,但也绝不可能坑朱英啊!唯有如此,才能说得通。
“张相,你是让我辅佐朱英?”
“不!”张希孟断然道:“他就是在前面冲锋陷阵的,你性格沉稳,作风扎实,朱英只能在前面冲锋陷阵。你要把治理苗民的心得,用在其他民众身上,要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支持咱们,大举开拓,推得越远越好!”
说到了这里,张希孟竟然起身踱步,微微轻叹。
“汤将军,我是个喜欢讲古的人,动不动就把前人的事迹拿出来,就连给诸将上结业课,也跑去了岳阳楼。我们也喜欢说祖宗庇护,但是我想问你,祖宗能保佑咱们什么?还有,咱们为什么热衷于记录历史,要把那些英雄人物都写在史册里?”
汤和悚然,“我,我不知……”
张希孟笑道:“人死如灯灭,哪里还有什么英灵庇佑?祖宗能留给后人的,无非是两样东西,其一就是庞大的遗产,在国家来说,就是疆土……广土巨族,人口亿万,幅员万里。没有哪个国家能长盛不衰,一旦到了衰败的时候,这些疆域,这些百姓,就是后世子孙的资本。疆域越广阔,就越能保留希望。人口越多,就越是能冒出来一群英雄好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如果国家太小,人口太少,固然可以兴旺一时,但是衰败之后,就一落千丈,再也没法挽回。契丹,金人,西夏,大理……皆是如此。”
“除了这份遗产之外,祖宗还能留给后人的,就是遇到问题时候,解题的办法!我们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什么风雨没有见过,什么糟糕的局面没有经历过……只要翻开史册,潜心研究,就能从前人的得失之中,获得启发,寻找到解题办法,从而破解难题,保全国家。就拿咱们的均田来说,这也是承袭两汉南北朝,以至于隋唐的成熟经验,推陈出新,才有了今天的方略。”
“我们这些前人子孙,也在不断丰富着史册,填写上我们的解题办法。我们创造的均田令,兴学令,我们祭祀先贤,阐发历史,我们身体力行,开疆拓土,广纳苗民,改土归流……这一切的一切,在百年之后,都会变成史册上的文字。倘若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不肖,国势衰微,天下板荡,甚至是又有蛮夷入寇,山河沦陷。到了那时候,我们留给子孙的不是崖山悲歌,不是文武相争,内斗不休。我们给他们的是团结一心,知行合一,扎扎实实,和百姓站在一起,从万民身上,获取最强大的力量。”
“或许他们还能延续我们的道路,再度喊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去勇敢战斗。到了那时候,庙宇之中,人们口中,念叨的就不只是岳飞,文天祥,还有主公,有徐达,有冯国用,有我张希孟,也有你汤和!他们会从咱们的做法之中,汲取营养,推陈出新,重新兴旺中华……而这,就是我们能留给后人的最好财富!”
张希孟手按着史册,娓娓道来,一字一句,直击心头……汤和这个读书不多的大老粗,此刻都是浑身震颤,气血上涌,难以控制。
前人能给子孙留下什么?
这道题真是太大了,是金银珠宝,田产土地,还是世袭罔替的爵位?
或许都没有错,但是毕竟不够长久。
三五百年之后,就算是血亲,又有多亲?
刘邦看着刘备,还真能把他当成至亲骨肉吗?
反过来说,刘邦又给刘备留下了什么呢?
大约只有曾经的辉煌,还有一颗恢复汉室,重现荣光的不死之心。东西奔走,矢志不渝,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同样的,后人看刘备,又得到了什么?
百折不挠,永不言弃,对兄弟义,对百姓仁,对臣子信……织席贩履,亦能独霸一方。他给后人留下了一道男儿至死是少年的豪杰身影,等待后人追逐。
我们有五千年的史册,但没有一页是多余的。
假如你的史册里,记载的不是五千年的生生不息,不是无数英雄,奋勇向前,披荆斩棘,前赴后继……如果换成一种画风,中原出现个新的王朝,赶快去认爸爸,拿着点土特产,换点赏赐回来,然后兴高采烈,争抢着明年的名额,想办法从爸爸手里多要一点东西。
又或者,你的史书记载着,某某势力杀进来,你的祖先就跪了,一次又一次跪下来,一直跪了几千年。
然后作为“跪族”的子孙,面对危机的时候,你又会怎么办?
如果觉得这样很惨,其实还有更惨的,那就是连史册都没有,根本不知道祖宗做了什么,先人发生了什么……一旦失败了,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只能靠着别人史书的只言片语,编织一个破碎的故事……
“汤将军,我们在书写史册啊!”
张希孟一句话,做了最后的点题。
汤和豁然站起,神情激动,紧握着拳头,“张相,我懂了,不管是北伐,还是经略西南,改土归流……这些事情都是要落在史册上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做好做不好的差别……我汤和读书虽少,道理懂得也不多。但我知道一件事,不做就半点希望没有。既然天降大任,我责无旁贷!”
张希孟用力颔首,脸上充满了感激,他不过是思而想之的那个人,不管是朱元璋,冯国用,还是汤和,才是起而行之的人。
难得张希孟遇到了这些愿意辛苦付出的人,这是他的运气。
“面对西南土司,要灵活,也要有原则……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办学。”张希孟道:“汤将军,你务必要记住一点,不能为了数量,为了面子好看,就随便大开门户,这是糊弄事情,是行不通的。咱们可以派遣最好的教师,可以加大投入,唯独不能在学生质量这块打折扣。品学兼优,这是必须要推崇的。如果程度稍微差一些,也可以接受,态度必须端正,人一定要可靠。我希望你能亲自把关,挑选出合适的人,进入济民学堂,还有其他的学堂,我会亲自教导,一个人才,胜过一百个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