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消费观、审美观、工商业发展规划,工艺技能,工匠的思想观念……要让生产面向大众,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

张希孟粗略估算,这又是好几篇文章,抽空写出来,发表了,稿费不就来了!

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张希孟觉得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瞬间人生就有了奋斗的目标。

只不过还没等张希孟挥动大笔,老朱的旨意就到了,天子要御驾亲征,张相公随军出征。

没办法了,只能立刻收拾行囊,随着老朱离京。

君臣不是第一次一起统军,相比起以往,如今的老朱,更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而张希孟经过一番挣扎之后,也更加纯粹了许多。

没有谁是生来了不起的,但是通过不断修炼,明心见性,却是可以距离圣贤越来越近。

从某种角度上讲,张希孟也挺认可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还是那句话,作为超越王朝的存在,儒家自然是有可取之处,包括理学,也不是全都是错的。

只不顾在原始参数上,出现了偏差,方法越是正确,得出的结论就越离谱罢了。

跟老朱刚出京不久,常遇春就传来了捷报,大军已经攻克兴国路!

朱元璋忍不住赞叹,“常遇春果然是猛将,让他当这个先锋,恰如其分!”

张希孟自然也不怀疑常遇春的战斗力。只是在常遇春的捷报里,却有几句话,吸引了张希孟的目光。

“常遇春俘虏了一批矿工,想要询问主公的意思,是打入战俘营,还是就地放了?”张希孟眉头紧皱,兴国路还有什么主要矿场吗?

沉吟了少许,张希孟立刻抓过来地图,仔细看了又看,一个地名赫然出现在眼前。

“是大冶!大冶铁矿!”

老朱微微皱眉头,“张先生,这地方很重要?”

张希孟还能说什么,大冶铁矿,岂止是重要,简直就是个聚宝盆!

“主公,臣如果没记错,这里从三国年间,就有人开采了!”

“什么?这,这有一千多年了!”老朱惊。

张希孟叹道:“不只是开采一千多年那么简单,这里还是露天矿场,开采十分便捷……而且这里面还有金,银,铜,这里可是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

朱元璋也傻了,“这,这么厉害?”

张希孟点头,“只要把大冶铁矿弄到手里,简直是如虎添翼!”

老朱狠狠一挥拳头,“好!太好了!常遇春这个首功,是跑不了了。”

张希孟却急忙道:“主公,这些矿工可不能随便放走了,一定要留下来,他们可是宝贝啊!”

这话还用张希孟讲!

老朱立刻叫来了手下,赶快给常遇春下令,务必照顾好这些矿工,不许死了,也不许跑了,更不许欺凌打骂。

一句话,当祖宗供着,不许怠慢了。

“大家伙务必听清楚,我们是大明的士兵,不是土匪强盗,我们从家乡杀出来,不是为了抢掠,不是为了杀人……我们是来救人的,只有每个人都不受欺负,我们才能安居乐业。”

汤和站在数万名苗部士兵面前,大声叮嘱。

几年的时间,给汤和带来了太多的变化。

曾经的他,只能算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员悍将,而论起领兵能力,尚在徐达等人之下,论起文采,也远不如冯国用。

唯一值得称道的,或许就是资历够老了。

汤和也是憋着一口气,才决定带兵前往五溪,给朱家军开疆拓土,收服苗部,打下一块基业,同时也大大提升他的地位。

可以说汤和是怀着许多心思来的。

但是当他到达五溪这一带,首先就遭到了重创。

当初一共有大几千的苗兵返回家乡,汤和带过去了三千多朱家军精锐。

按理说这么多人马,足以做很多事情了。

但是让汤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返回家乡的苗兵,竟然有不少偷偷回到了部落。他们虽然觉得朱家军讲的有道理。但毕竟家人还在,他们也不愿意给朱家军做事,掉过头打自己人。

正因为他们走漏了消息,让苗部头人做好了准备……他们调动手下人马,利用地形优势,埋伏汤和的兵马,经过几次交战,汤和损失了超过一千人。

另外还有不少士兵水土不服,丢了性命……带过去的人马,损失了一半,就连汤和都受了伤。

如果按照常理,几乎可以宣布行动失败,要是运气好,只身逃回应天,就已经烧高香了。

这就是汤和初到五溪的经历。

哪怕过去了好几年,汤和依旧清楚记得。

就在那一夜,他找来了刘伯温,还有几个心腹,大家伙凑在一起,商议着该怎么办?

是放弃行动,各奔生路,还是留下来,争取本就不多的胜算?

“一将无能,

累死三军。我汤和要对死去的弟兄们负责,我对不起大伙,也对不起上位。该是什么罪名,我都领了。现在最紧要的,就是商议出一个出路,大家畅所欲言,你们就算要指着鼻子骂我,也是可以的!”

汤和说完之后,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包括刘伯温在内,都没有说出什么来。

而良久之后,人群中有个叫蒋英的士兵,挺身而出。

“汤将军,俺觉得你没什么错,咱们也没有错!错的就是初来乍到,苗部百姓不清楚咱们的主张,他们怀有排外之心。而那些返回的苗兵俘虏,意志不坚定,摇摆反复。俺觉得这就是张相讲的,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汤和眼前一亮,刘伯温也颇为动容。

这个小兵竟然说出了这番道理,是个人才啊!

“蒋英,你有什么办法吗?”

蒋英沉默了半晌,才道:“俺,俺觉得咱们应该先活下来。那些主张可以收起来,当务之急,是找个落脚的地方,先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这几句话提醒了汤和和刘伯温,他们满怀希望前来,谁不想立刻建功立业!

可问题是这里是苗部,不是淮西,环境不同,人文也不同,根本不具备顷刻之间,燃起遍地烽火的条件。

当务之急,就是先生存下来,保住火种,然后才能谈别的事情。

经过一夜的商讨,他们终于做出了艰难的改变。

首先第一步,上山!

先占山为王,弄一块落脚之地。

改变了思路的汤和,并没有一下子就走出困境,他足足组织了三次攻击,才顺利拿下青萝山的一处寨子,消灭了三百多土匪。

而此刻的朱家军,却也只有八百多人了。

汤和连旗号都收了起来,只是在山上种田,打猎,他一度以为自己要落草为寇,再也没法打出朱家军的旗帜了。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5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5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