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只不过这一次要固定下来,有个专门的刊物,刊登各种消息,定期发行罢了。

李善长听完张希孟的设想,立刻来了兴趣。

“张相,你看最近户部出了这么大事情,尚书侍郎,全都被杀了,民间舆情荡漾,人多议论……你说咱们能不能靠这个东西,正本清源,压制那些乱七八糟的猜想?诚如是,功莫大焉啊!”

张希孟哈哈大笑,“李兄果然敏捷……这话语权是极为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捏在手里。不能任由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左右。”

李善长深以为然,“张相,这事还是请你上奏陛下吧!”

张希孟摆手,“李兄,主意是你想出来的,理当由你挑头儿,至于该怎么落实,也要你一肩扛起来才是。如果李兄不嫌弃,我愿意写个创刊文章。”

李善长抚掌大笑,“有张相的文章,必定是开门大吉,生意兴隆!”

和岭南的事情比起来,这两位宰相更重视报纸这种东西,上下沟通,传递消息,丰富民生……这玩意简直好处多多。

光是这一点,就该重重嘉奖朱英才是。

只不过此刻的朱英已经无瑕顾及这些了,他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踢破门槛。

过去朱英也不知道,原来应天居然有这么多有钱人!

五万贯的抵押金,根本不是问题。

哪怕再多一倍,也没有问题,只要让我们参与岭南的生意,再多的代价我们都愿意。此刻的朱英,只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

这么多的好韭菜,一把镰刀怎么够啊?

好在正如张希孟所说,朱英这小子还有点敬畏之心,凭什么这么多人趋之若鹜,总要有个道理吧!

朱英暗中下令,让群贤们出动,去探查原因。

很快卢秋云就把消息送了回来。

一直以来,张希孟主张均田,主张打击豪强,还建立了粮食银行,提供低息贷款……这么一整套操作下来,原本用来购买土地,放贷吃息钱财,都没有了去处。

偌大的应天城,乃至朱元璋的治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堰塞湖。

“侯爷,这几年均田下来,百姓手里都有些积蓄,想要过更好的日子。应天的作坊生意相当热闹。商人们也不傻,现在要是能弄到海外的木材,珠宝,香料,闭着眼睛赚钱!”卢秋云感叹道:“咱们这回真的要发财了!”

朱英咬了咬牙,“好!既然如此,咱们就把保证金提高到二十万!而且还要加上名额限制,第一批只准二十家一同南下!”

消息传出去之后,来的人竟然更多了,朱英没黑天白天地忙活,十天之后,他拿着一张清单,站在了张希孟的面前,规规矩矩道:“大哥,你的故事,价值四百万贯!请验收。”

张希孟盯着清单,看了又看,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四百万贯宝钞,对他来说,还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钱。

但是朱英能干出这个成绩,足以让张希孟满心欢喜了。

他伸出手,用力拍了拍朱英不算宽厚的肩头。

“小子,你知道大哥对你这次岭南之行,抱了多大的希望吗?”

朱英浑身一振,他想说什么,但是滑倒了舌尖,竟然只是颔首,微微嗯了一声,一如当年蜷缩着张希孟身边的小可怜。

臭弟弟变乖巧了。

张希孟感叹道:“朱英,我前面给你说的那些,差不多是术的范畴,现在再给你说点大道理吧!你说我为什么不愿意在江南等地,发展工商业?”

朱英依旧没有回答,只是低着头,默默听着。

“因为工商和农业的模式是天然冲突的。农民求稳,讲究自种自吃,自给自足。而商人则是四处逐利,借鸡生蛋,靠着差价赚钱。农业一年收夏秋两税,商业要天天征税,要有无数的管理,和商人勾心斗角,才能把钱收上来。而且工商业往往以农业为原料来源,工商大兴,就要从农业抢夺劳力,而且还是十五六岁往上,三十岁往下的最优质劳动力。”

“蚕丝、棉花、茶园、矿山……如果真的放开了,钱倒是赚到了,可粮食的缺口怎么办,这一两千万人怎么办?在这个世道,是有钱就能买到粮食吗?就算买到了粮食,又如何确保能顺利发下去?如果在江南不种水稻,种上了桑树,多产丝绸,充实国库,结果会是什么?只怕还没等国库充盈,先流民遍地,百姓造反了!”

“所以在人口稠密的地方,断然不能大举鼓励商业发展,甚至必须打压工商,才能保持天下的安稳。儒家历来讲究重农抑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或者干脆说,他们就是基于对现实的认识,拿出来的最稳妥办法!”

朱英大惊失色,忍不住抬起头,傻傻看着张希孟。

大哥自成一家,阐释历史,重定纲常……为什么会认可儒家?

这完全说不通啊!

“朱英,最稳妥的办法,却不一定是最好的主意。从秦汉到现在,经历了多少次轮回?儒家士人一再碰壁,

却不肯另外寻找新路,这就是我鄙夷他们的原因所在!”

“中原之地行不通,别的地方也不行吗?均田这条路,只能让百姓们吃饱,想要国富民强,还差得太多。而且一旦天下太平之后,人丁繁衍滋生,要不了几十年,两三代人,就能把土地悉数霸占,产出的粮食,只怕连填饱肚子都不能够!我推行均田的时候,不是没人说过这些,我也不是不清楚。但是又能怎么办?几十年后的事情,总还有时间解决。如果不推行均田,就连当下都过不去了。”

“再有,朱英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要推行教化?让学童上学?”

朱英愕然,“是读书明理吗?”

“也对!但是可以从别的角度来看。上学是需要成本的,是生一堆孩子,在土里刨食,还是少生几个,把他们培养成才?这是可以商讨选择的。兴学的直接效果自然是培养人才,却也能缓解一些人和土地的压力。不过这些还不够,我们需要寻找到更好的办法才行。”

朱英目瞪口呆,他越发感觉到大哥的思虑深邃,用心良苦。

“这個办法就是岭南吗?”

“差不多吧!工商业纵然有不少后患冲击……但是有一样是谁也不能回避的,工商业是真的赚钱!哪怕是最保守的士大夫,他们也懂得靠着工商致富的道理。咱们想要富国强兵,肯定是离不开工商业的。”

“既要利用工商的优势,又要避免带来的冲击……伱说该怎么办?”张希孟笑呵呵问道。

朱英呆呆目视,良久握紧了拳头,“我懂了,所以要把心思放在岭南。”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5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5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