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李善长更加认真思索,张希孟这话有些深了,良久,他才道:“张相的意思,是说有些太过偏远荒凉的地方,鸟不拉屎,没有什么产出,我们要了也没用?”

张希孟含笑,大差不差,就是这个意思了。

历代中原王朝的核心统治区,就那么大,这里面涉及了几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首先就是要地形合适,便于耕种,而且要方便联络,能够通畅下达命令,也要气候适宜,水源充足……这一圈算下来,适合中原王朝立国的,就那么大的地方,向北基本推到长城一线,向南,推到岭南,想继续扩大,就困难了。

其实有人也说过,诸如安南,占城……这些地方,不也适宜耕种,而且粮食产量还不错吗?

为什么就不能长时间统治呢?

原因就是距离核心区域太遥远了,为了维持秩序,需要派兵进驻,安排官吏,统治成本比起中原地区贵太多了。

而随着文武官员,越发贪婪无能,文恬武嬉,将士失去战斗力,就更控制不住了,采取收缩战略,也就理所当然了。

还有另外一些地方,距离倒是很近,无奈太过贫瘠,产出有限,你要是吞并了,等于救了他,信不信,他们会死吃你一口,成为王朝的包袱……没错,说的就是高丽!

尽管他们已经那么跪舔了,一心要当中原的好大儿,但也仅仅如此了。实在是没办法,地方太穷,吞并他们,能把户部弄破产了。

所以说一个王朝,有多大疆土,是要看控制这些疆土的方法,经济模式的选择,还有国家财力……在这中间,找个平衡。

毕竟六百年前的人,没必要为了六百年后的孙子爽,就勒断裤腰带,去开疆拓土,苦心维持吧!

你也太为难祖宗了。

庞大的疆土,并不好维持。

元朝版图看起来那么大,其实有很多统治真空,而且元朝在行省之外,也采取了分封制度。

比如陕甘地区,就有许多蒙古诸王,云南也是归属把匝剌瓦尔密……元朝真正捏在手里的面积,远没有那么庞大。

另外众所周知,带英在变成日不过帝国之前,曾经是日不落帝国。维系庞大帝国的,不只是蒸汽机的轰鸣,还跟带英的统治手段有关系。

他们以精通搅屎著称,可要想把屎搅得妙不可言,就需要深厚的功力。很凑巧,带英就是个能够俯下身,仔细研究殖民地文化背景,寻找搅屎之机的国家。谷伽

如果把带英看成一个殖民帝国,下面一堆殖民地,那就把带英看得太简单了,要知道在带英下面,还有许多殖民大管家呢!

比如三哥,就是那个贡献最大,出力最多的。

带英是靠着印度的财力,甚至是兵力,发动战争,敲开东方的门户……

张希孟曾经和朱元璋畅想,要建立起超过元朝庞大疆土,唯有如此,才对得起华夏第三次崛起……话是说出去了,可到了落实的时候,如果就靠着对外用兵,攻城略地,那么对不起,就算拼了老命,该做不到还是做不到。

如果没有体系的创新,上限就是汉唐明初,不会有任何意外。

“李兄,依我之见,其实很多化外蛮夷之地,看似荒凉,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既然当地有人还能维持统治,就代表是可以纳入版图的……问题是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顺利把这些地方控制住。如果还只是中原的这一套东西,肯定不行的。我希望朱英能在岭南试验,就是要找到一种新的模式。而有了岭南经验之后,我们在西域,在漠北,甚至更远的地方,就可以寻找出合适的办法,将当地顺利纳入版图。总而言之,这是需要我们努力探索的地方。”

李善长皱着眉头,困惑道:“张相,你这番道理,我是听懂了。可我不明白,既然你是这么想的,那为什么在上位治下,不能这么干?非要坚持均田,就不能顺应下面的意思,寻找不同的办法?”

“不能!”张希孟道:“中原之地,人就这么多,地也这么多……几千年了,什么能兴国,什么会亡国,写得明明白白!不抑兼并就是死路一条。任何新的方式,都会带来很可怕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天下大乱!其实我还是很赞同士大夫的智慧的,他们讲究以本守家,以商致富,也就是说,耕田读书是根本。我想的是,中原之地的均田模式是根本,是咱们的基本盘。”

“守住了这一套体系,就保证了国家的下限,不会太糟糕。在此之上,我们探索别的道路,每走成一条路,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至于失败……也不会影响太大,还能很好收拾。李兄以为如何?”

李善长久久无言,心潮澎湃。

张希孟勾勒的大局,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他的做法堪称谋国典范,心服口服。李善长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张相,你说在岭南,要验证新的方式,能不能跟我透露一二,伱打算怎么办?”

张希孟一笑,“这有什么不能说的!还正要李兄帮忙。我是琢磨着,在岭南可以多发展工商,有空闲的土地,也可以种植粮食之外东西,还有对外贸易……反正只要合适,没什么不能做的。”

李善长眼神闪烁,很快变成了圆形方孔状……他已经听懂了,张希孟这是打算在岭南大发利市啊!

再想想,为什么要派朱英过去?

李善长似乎懂了……这事也就是朱英去办,才不会有误会,才能够放手施为,换成其他人,全都做不到!

因为这就是开天辟地的事情!

只有朱英这种,背后同时站着朱元璋,马皇后,还有张希孟,有这三清天尊在,朱英才可以放心大胆折腾,少一位都不行!

而很大概率,岭南之行,既能发财,又能博一个前程出来。

李善长突然心怦怦乱跳起来。

老李现在功成名就,世袭罔替的爵位,位列名义上的百官之首。他已经别无所求。

什么青史留名,李善长不太在乎这些事情。

他比较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李善长很希望孩子能有点出息,过得好一些。他也清楚,如果儿子仅仅能靠着自己的余荫,当个国公,也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至少出将入相就不用想了。

所以还要让儿子有出息,至少能够结识一群朋友,未来可以互相帮衬,延续李家的辉煌……很凑巧,岭南之行,就是名利双收的好事情。

“张相……”李善长迫不及待道:“西平侯身为上位养子,尚且能不避艰险,统兵前往岭南,我也有意让犬子过去,不知道张相意下如何?”

果然是聪明人,老李还真上道。

张希孟笑道:“李兄,还是让咱侄子去考一下刑法特科吧?你说是不是?”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56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56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