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孟回答道:“主公,所谓千年变局,臣最早以为是君王和百姓共天下,后来臣以为要分封海外疆土,建立前所未有的辽阔疆域。后来臣又想着建立新学,教化苍生。但是臣现在有个感觉,这个千年变局,需要天下有识之士,
一起来完成!需要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一起给一个完美的答案!”
老朱紧皱眉头,今天张希孟谈得这些,已经明显过于深入,格局之大,老朱都有点招架不住了。
“先生,只怕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不愿意给咱做事啊!”
张希孟一笑,“这就是臣反对推翻孔孟之道的另外原因,也是臣不想说什么张子之道的原因。这道题必须天下人一起来做,唯有如此,才能交出一个不错的答案。“
朱元璋终于无奈长叹,“人力有穷尽之时,咱必须广揽英才,先生的意思咱是明白了,可咱要怎么办才行呢?”
张希孟想了想,笑道:“主公,若是愿意的话,臣提议重开白鹿洞书院。”
老朱立刻点头,“这事咱早就同意了,培养人才,咱当然没话可说啊!”
张希孟笑道:“但是臣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老朱问道。
“臣的想法,就是借着重开白鹿洞书院的名义,把孔孟和先秦诸子百家放在一起…学堂以后也要讲授所有课程,博览群书,不必拘泥门户之见,只要是好的想法,全都兼容并蓄,融为一炉,最终总结出一套适合咱们的东朱元璋大吃一惊,“先生,这能行吗?你不怕诸子百家在一起打架?”
张希孟微微一笑,“主公,其实我这些日子钻研朱熹的学规,早就发现,他的理学,早就和儒家主张大相径庭,
包括董仲舒,也都是如此。他们不是从儒家学到了什么,而是先有了定见,然后拿圣贤的话语,注释佐证自己的想法罢了。他们能脱颖而出,不过是比其他人更能自圆其说罢了。
我非圣贤,圣贤不过是我的工具人!
当真是豁然开朗,一下子境界就上来了。
朱元璋勉强咀嚼思索,过了许久,这才长出一口气,感叹道:“先生,你可要给咱准备几本书,咱要好好读书。
过去些时候,咱一心要跟陈友谅决战,结果耽误了读书,弄得都要跟不上先生的脚步了,真是惭愧啊!”
张希孟哭笑不得,当初可是你说要把经历放在军事上面的,而且要是打输了,我说的这些不都是空中楼阁,梦幻泡影吗?
“主公,臣以为看书的事情,还是能稍微推迟几天,眼下处理俘虏,给大战善后,奖励有功将士,均分田亩,开启新学…诸般事情,都要主公亲自操持才行!”
朱元璋猛吸一口气,缓缓道:“这些事情,怕是都要在白鹿洞一并解决吧?”
“嗯!”张希孟笑道:“上一次臣过去是探探路罢了,主公才是一战定乾坤的那个人!”
朱元璋心中凛然,挥拳怒道:“好,咱就去白鹿洞!”
朱元璋为了前往白鹿洞书院,调动骑兵三千,由花云率领,在前面开路,随后由常遇春诸将,统领一万士卒跟而朱元璋则是和张希等文武,连同有功之臣,一起进发。
后面还有冯国用统兵断后,前前后后,一共拿出了三万五千人,浩浩荡荡,气势如虹朱英混在队伍里,前后观察,看得他心惊肉跳知道的是去白鹿洞书院,不知道的还以为全军出击,要去大战陈友谅呢!
干爹这一次是真的下了血本。
看这个架势,难不成要把白鹿洞书院给扬了?
按理说这就是个学问之备一来一回罢了,甚至连一个人都不会死……但偏偏有那么一股子杀气纵横缭绕,直入心肺,竟让人觉得比起真正的战场,还要凶险三分之多不久前张定边携三万大军,猛攻浮梁,朱英虽然也怕,但到底还能应付,可是今天的杀机却是曾经的十倍,百倍真是奇了怪了!
明明陈友谅都败了,江州落到了干爹手里,大局已定,怎么还让人心里头毛毛的?
朱英驱赶着战马,偷偷凑到了张希孟身边,想要问问大哥。
但他却发展张希孟正低垂着眼眸,仿佛要睡着似的。
朱英抓心挠肝,倒也没有敢打扰张希孟。
就在他们继续顽强,距离书院越来越近的时候,突然前方传来了消息。
“上位,有近百位江西名流鸿儒,一起前来拜会,求见上位。。”
听手下人这么一说,朱元璋猛然勒住战马,神色凛然。他下意识回头看去,张希孟也缓缓睁开了眼睛,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该来的还是会来。
而且一下子还来了一百来人,着实有些让人惊讶,看起来这些书生还挺有骨气的,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
“主公,既然人家找上门了,也不能怠慢啊!”
老朱点了点头,“那好,就让他们过来,找一块开阔的场所,咱也要听听,这些鸿儒大才,能有什么高明教诲!”
手下人答应,连忙去了。不多时一群穿着深衣,飘飘洒洒的大头巾,鱼贯而来,为首有两个人,一起拜倒,深深施礼
“草民钱唐,拜见吴王!”
“草民揭文安,给吴王施礼。”
生:
咱打跑了陈友谅,就想着见见江西英才同商议治理地方,富国裕钱唐立刻躬身,“回吴王殿下的话,此地青天在上,厚土在下,有五老之峰,有鄱阳湖水钟灵毓秀地,良辰美景时,如何能算简陋?
老朱眼前一亮,“好一个大才子…听你的口音,不像是江西人?”
钱唐躬身,“好教吴王得知,草民是象山人。
朱元璋一怔,象山在后世的宁波,如今隶属于庆元路,虽然名义上在方国珍的治下,但实际上象山等地,有许多读书人都到了朱家军做事,反正方国珍也管不了一个象山人,不给吴王效力,却跑到了江西,而且还在这個关头,领着一群读书人来拜见老朱,着实有点意思。
“钱唐,你以为咱治理如何?为何要来江西之地?”朱元璋缓缓问道,这话等于是责怪钱唐,为什么不归附朱家军2
钱唐也毫不畏惧,振振有词,“家师仙去,无意功名,只是读书,修身明理而已。”
“令师何人?”老朱追问了一句。
“恩师,理学鸿儒,姓黄,名,字晋卿。”
黄溍!
提到了这人,朱家军这边都不由得一怔,随后了然。
黄潘就是那位在张希孟建议立完颜构跪像,站出来维护纲常,痛斥张希孟为奸贼的士林鸿儒。
没想到这位已经死了!
这么好的人,怎么就死了?再来一次,好好辩论,该多是美事啊!
如今钱唐过来,难不成是给他老师鸣不平的?
大家伙心中思忖,另个士林领袖名叫揭文安,他倒是没什么,但是他的叔父叫揭傒斯,和黄齐名,号称儒林四杰,生前俨然江西士林领袖,还曾经参与修订三史,是龚伯遂的上司。
揭文安或许才名并不显达,但是靠着叔父的余荫,足以代表江西士林…在他们身后,就是一些硕儒才子,不一而足这些人谁也没有拿兵器,个个都是弱不禁风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