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从什么都能管,到什么都无从下手。

张希孟发现自己还真就只剩下喝茶看书了……要不自己琢磨一下,挖空心思,再弄出点文章来?

又或者,自己弄個大锅,烧水制造蒸汽机?

要不就是缝个热气球,或者研究下煅烧水泥?

张希孟竟然有点迷茫了,他能干什么呢?

又是一个无聊的日子,泡了一壶枣茶,翻开淮南子,正好看到做豆腐的部分,要不中午弄个文思豆腐?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有人登门拜访了。

一个小小的人儿,还穿着开裆裤,在怀里捧着一包茶叶。

后面跟着两个女人,一个是吴王妃马氏,一个是第一位女官,江楠!

“张先生,没有打扰你奋笔疾书吧?”

张希孟连忙迎上来,跟马氏施礼,笑道:“王妃客气了,整个应天,怕是我这里最清闲了。”

马氏坐下,把朱标抱在怀里,笑呵呵道:“我都知道,这不,我给你找事做了。”

“有事情?”张希孟好奇。

马氏抓着儿子的手,把怀里的茶叶正式送到了张希孟面前。

“先生收下吧,这是标儿拜师的见面礼。”

张希孟接过来,熟悉的包装,熟悉的味道,仔细看了看,纸上缺口还是他不小心撕扯出来的……咱的西湖龙井回来了!

张希孟略思索,也就明白了,这玩意被李善长当成罪证,上呈给了朱元璋,老朱会在乎田契当票,不会管区区二斤茶叶。

马氏许是看见,觉得不错,就当成礼物,给自己送来了。

兜兜转转,一圈,总算是物归本主了。

这是老天爷赐给自己的龙井啊!

张希孟显得很高兴,眼睛都冒光了。

马氏还觉得他是喜欢自己的宝贝儿子朱标,心情大好,贴着朱标的脸蛋,柔声道:“快,快叫师父!”

了两三遍,朱标终于鼓足勇气,仰着头,脆生生叫了一声。

“师父!”

张希孟放下茶叶,用带着茶香的手,拍了拍朱标,微微一笑,“世子殿下,从今往后,师父教你读书好不好?”

小家伙认真看了看眼前的人,歪着小脑瓜,吐出两个字,“骑马!”

张希孟笑了,“没看出来,殿下还是个好武的,行,回头师父安排。”

马氏见他们师徒和睦,也是心情不错,随后对张希孟道:“张先生,标儿的事情完了,轮到这个丫头了。”

马氏把江楠拉到了自己身边,笑道:“我和吴王商量了,让她过来,帮着你监察各部衙门,总算财税,如果出了差错,用不着客气,严惩不贷!”

随后马氏又道;“张先生,你可别小看江楠,她虽然是女流之辈,但是帮着我打理那么多作坊,从来没有出过错。如果不是吴王跟我讨人,我可是舍不得让给你的,知道吗?你可不许让她受委屈了!”

马氏叮咛嘱托,张希孟的心思却在另一件事上。

他终于想通了,为什么会有种无事可做的感觉……归根到底,张希孟管得事情虽然多,但是手上缺少一个强有力的衙门,就跟老虎没了爪牙。

比如李善长,他不管被张希孟弄得多惨,他直接统领六部御史台,就是直接做事的衙门。

朱元璋手里也有拱卫司,还有兵权,他要做事,只管下令就是。

张希孟手下,除了翰林院就是太,哪怕他能插手刑部,也仅仅是制定法律条文罢了。

所以张希孟要做事,必须借助别人配合,他自己没有一柄利剑在手,没法直接施加影响力。

一旦其他人忙碌起来,把手上的资源发挥到极致,他自然就没什么事情好做了。

朱元璋把统计财税,监察衙署的权力给了自己,等于让张希孟有了直接干预所有衙门的权柄,而且以此为突破口,他掌握的其他力量也都可以配合起来。

一句话,张希孟总算能搞事情了。

他的心都热了起来,只是一扭头,注意到了文静贤淑的江楠,张希孟有点泄气了。

她行吗?

朱元璋虽然成天忙碌,但是对张希孟的承诺还不敢怠慢,因此跟李善长商议之后,决定城里度支局,并且任命江楠为提举。

在度支局下面分设四个清吏司,分别计算户部、地方、军、商四处钱粮赋税情况。

这个衙门刚刚设立,就透漏出凛然杀机。

哪怕是中书省,都管不到军中情况,但是度支局就可以,从朝廷到地方,从军到民,尤其是商税也在监督之下。

整个吴国,全都涵盖其中,宛如一张大网,遮天蔽日。

“李相,我看这样不妥吧!”说话的人是李梦庚,他刚刚接替李习出任刑部尚书……按照李善长的习惯,他觉得不能让手下人的权力过大,也不能疏远任何有影响力的人。

所谓有影响力的人,自然是跟着老朱起家的这批老乡兼心腹。

地位如张希孟,李善长摆布不了,甚至是徐达等将领,也不是李善长能干涉的。

他能操控的就是各部尚书和侍郎。

就以杨元杲为例,他干过礼部,也负责过兵部,最近被调到了吏部。原本陶安负责礼部,他下去之后,李习从刑部接替礼部,李梦庚又从户部调任刑部……

每隔一段时间,李善长都会进行一下调整,以防止有人独占一个部,不听调遣。

好在这些人的本事还都过得去,因此老李虽然折腾,但是行政效率却还是在那里,甚至由于适当的调动,还能让这帮人保持战战兢兢,如临大敌的状态,也相当程度保证了清廉。

就连张希孟都只能感叹一声,不愧是微操达人!

李梦庚是李善长的同乡,此番调任刑部,在立法问题上,又接受张希孟的统领,算起来和江楠也是同僚。

在张希孟手下,第一位的就是刑部,第二位是翰林院,第三就是度支局……假如张希孟召开回忆,李梦庚大概率就要和江楠同坐一个屋檐下。

跟一个黄毛丫头在一起办公,李梦庚能痛快就怪了。

“李相,度支局管得也太宽了,往后不说户部,工部,刑部,兵部,全都在掌控之中,到时候置中书省于何地啊?李相,你如何能答应啊!”

李善长心中冷笑,我不答应?

我不答应,自己的老命就没了!

这个度支局能够成立,绝不是简单增加一个衙门那么简单,背后的权力游戏至少有三层,包括朱元璋和中书省,包括李善长和张希孟,也包括李善长和手下百官……多方博弈,加上大势所趋,才促成了度支局的出现。

李善长在老朱那里失分严重,如果不是张希孟拉着他,老李就可能翻车……那样一来,张希孟就要接替李善长的位置,失去了超然的地位。

而朱元璋怀疑中书省,就不能不安排人管着中书省,不然的话,没准就废了中书省。

另外李善长被下面人坑怕了,他也希望有人能从外面约束这帮东西。

所以说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机缘巧合,才促使度支局出现。

否则的话,想随便安排一个衙门,监察百官,那不是笑话一样吗?别说中书省不答应,都察院那边也要闹腾,从上到下,都不会消停的。

明臣》小说在线阅读_第4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木七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臣第4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